pt2218 \$m[1]:
the sloth hangs from trees by its long rubbery limbs, sleeping fifteen hours a day and moving
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看,一個是the sloth hangs from trees by its long rubbery limbs另一個是分詞構句sleeping fifteen hours a day and moving。
前句說明樹懶如何掛在樹上,後面那句則以一個分詞構句來說明樹懶掛在樹上時做的事情。
或許ETS就是認為後面那一句分詞構句裡的兩個動作是伴隨樹懶掛在樹上而來的。所以才不設計一個清楚明瞭的句子(The sloths hangs.....,sleeps......,and moves....... )來說明樹懶在樹上做了三件獨立事情。
我是自己亂念的新手,請大家用力指導我的錯誤 :D
拍謝 我不知道昨天錄音檔沒傳成功 :-$ ,那就當沒那件是吧
我對文章的想法完全跟pt2218一樣,至於這樣的文意解釋是對是錯. 無所謂吧
莫老師的說法也OK,只要考試能得分就好啦
我是要唸MBA , 又不是要念語言研究(H)
至於,我會持"不是3V簡化而是分辭修飾的原因 " , 一方面是從句意入手 ( pt2218 我也有看到那一集喔 哇哈哈 不過我記得很久以前了耶 為啥你也看過 :o ) 另依方面是因為 我覺得ETS從頭到尾的觀念都很一致的,通常如果是考3個動詞來做並列,考法並不是這樣 , 不是嗎,沒啥可能拿石頭砸自己.
莫老師的解法很OK,我以前遇到絕得老師的解法跟ETS不同時,也曾經問過老師.
老師的出發點正如橘子大哥說的,他的目的,是要讓同學進快了解並進入狀況.
況且 ,由 163 /185 兩題研判 , 這不是ETS所認定的基礎考點,還有許多cue作為解題依據.
不過我依稀記得在GWD裡 ,醬的考點出現率就頻繁多了.但我沒做統計整理,所以也不敢大膽論斷.
以上 ,歡迎指正 .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