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卓明】當我們在談論GMAT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GMAT考試各種常識、規定, 考試題型介紹, 報考流程, 掃盲, 入門, 闢謠

版主: shpassion, Traver0818

【黄卓明】當我們在談論GMAT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文章woshishuige » 2015-07-11 12:11

當我們在談論GMAT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一)

本文的最初觸發點來自今年六月初,和每年的同一個時間一樣的大量紀念回憶文章。二十多年過去了,每年我們都在重新把這個話題翻出來,討論種種的假如,寄予各種或虛幻或真實的希望。我想,是否有一個真正具有當下性和操作性的討論角度呢?於是我就想到了一個假設:假如歷史再給中國人一個機會,讓每個人都有參與資格去改變中國的命運,我們可以事先,從現在開始做些什麼,讓盡可能多的人之參與是有效的,並讓這個參與可以導向一個真正對大多數中國人民有利的結果?
這一思考,最終將我與自己過去十多年的人生求索思考連結,我想我需要理清這一步步的轉變,每一次選擇,每個對自己定位的改變,每次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調整。
本文將回答幾個關鍵問題:
1 我們目前從事之教學,和我們希望看到的中國有什麼關係,它是如何,以什麼樣的路徑,與我們的理想連結?
2 這一切如何在GMAT教學中體現?
3 為了體現這一切,我為我的教學設計做了什麼樣的努力?
4 未來為了更好地實現我的教學目標,我還希望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


當我們在談論GMAT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二)

接上篇;本文將首先從第一個問題談起。

說到每個中國人對自己國家命運發展的參與(實際上就是民主),被提及最多的顧慮,恰是國民之民主素質問題。雖然不斷有例證指出,國民素質與是否實現民主之間並非必要性關係,如印度雖然文盲極多,卻沒有妨礙其實行民主制度。然則,能否實現民主是一碼事,民主是否給國家帶來福祉又是另一碼事,在此不作展開論述。我想提出的論點是:國民參與水準必然影響民主互動中的效率與民主決策的結果。

如果讀者贊同我這一觀點,那麼我們可以接著考察一下,目前的國民素質組成中,哪些缺失對於廣泛參與國家決策的影響是最突出的:

(1)人口內部文化素質分佈之懸殊,實不在財富分配懸殊之下。即便是GMAT考生這個按道理已經在13億人裡面處於文化/智力/財富支配等參數上處於金字塔尖的群體,從我所見的樣本,其智力、思維、文化之標準差也非常驚人,用我經常調侃的“物種多樣性”來描述並不過分。考慮到我絕無可能影響13億群體,而且基本上每個國家主要的有影響力的聲音都發自占比例極低的精英群體,以下我將主要討論我能影響的群體可以提高的空間。

(2)即便是中國受過最良好教育的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缺失也非常突出。其直接後果是:易被操縱,決策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從微信/微博等自媒體上無數的根本經不起推敲的資訊被大範圍傳播,便可見一斑。

(3)沒有形成關注公共事件,有效地參與共同討論的習慣和方法論。前者是意識問題,後者是系統訓練缺失的問題,後果是,大量的“精英”格局狹小,逐漸向犬儒主義發展。而僅有的公共事件討論又往往出現情緒化、無關性、程式缺失等問題。誠如溫嶺實驗中證明的那樣,羅伯特議事規則的引入和普及教育,對於達到溫嶺實驗的效果起到了很大作用,並非所有的參與,都是跟著感覺走的,應該有理論框架支持。

當我們在談論GMAT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三)
在第二篇中,我們談到了當前國民素質缺失中,對參與國家決策的水準帶來影響最大的幾個方面。第三篇將討論相關的素質的習得以及其與GMAT的關係。
GMAC官方一直指出,該考試是測試思維的,但具體來說,這個考試對考生的思維鍛煉體現在哪些方面,相關方語焉不詳。我認為,GMAT對人的思維的鍛煉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它希望人們養成謹慎地做出決策和發表或者接受意見的習慣。往大裡說,就是提高決策科學。這是一個讓人終生受益的財富,因為人的一生,其實就是在不斷地做決策,而人的人生走向,其實就是自身無數個決策的累積效果。商學院的教育,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決策水準教育,通過引入大量的科學工具,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穩定性。在GMAT考題設計中,由於對問題考慮不全面而存在的可能推理漏洞被屢屢強調,由於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對而付出的成本高昂,由於在關鍵的選項抉擇節點使用了錯誤的判斷標準而走上不歸路,這些都是對決策意識的潛移默化。比如,看到一個叫做“醫生不會告訴你的XX個事情”之類的文章,訓練有素的GMAT學生會很自然地提出這些疑問:為什麼醫生不會告訴你?你調研了多少醫生證明他們不會告訴你?這些醫生是否有代表性?有什麼證據證明醫生不告訴你是出於非善意?這些不告訴的所謂資訊本身是否值得信賴?
有了這些習慣,人將不容易盲從,被操縱,而這正是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的起點。
(2) 它引導人們有效地進行討論。有效的討論,包括了對討論範圍的界定,對相關和不相關資訊的區分,對一個觀點提出的過程的分解,識別其中的論據和假設,熟悉基本的論證方式。比如,別人問你喜歡什麼樣的女生的時候,能否敏銳地覺察到對方隱含了一個未經驗證的假設?討論過程中,是否總有對涉及定義做出清晰界定的習慣?比如,GMAT從來不會出現“A比B好”此類的結論,因為不知道“好”的定義到底是什麼。相關的題目只會討論”A的成本比B低“或者 “ A計畫能比B計畫更節約時間”等清晰可量化的結論。訓練有素的GMAT學生也從來不會提出諸如“GMAT要準備多久”之類的愚蠢問題,因為這裡面有眾多變數無法被清晰描述。
學會討論,恰是對公共事件有效參與的起點。
(3)它希望人們在分析問題,處理資訊的過程中體現出層次感和結構感。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問題都有主次之分,學會安排優先順序,合理分配資源是非常重要的素質。看待問題,能區分其宏觀面和微觀面,也是極其核心的能力。考題中,考生往往需要通過識別冗長句子的主幹,快速地判斷選項的對錯,並懂得諸如句子完整性的問題與一個固定搭配的對錯問題不是在同一個層次上的。分析文章的過程中,考生往往需要抽離文章的結構於具體的內容,看到哪些是骨架,哪些是血肉。具備這種抽象能力的人,能夠很容易在事物之間找到共性,從具體的事情中找到可推廣的規律。
(4)它能影響職業習慣,鼓勵一些良好的工作或學習方式,提倡專業精神。比如表達的一絲不苟,因為考題經常會讓考生嘗到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教訓。比如良好的時間管理,自我管理和情緒管理,因為整個備考過程就是一個微型的專案管理,大部分沒有工作經歷的考生,需要從中學會自己對結果負責。而這些素質,恰是中國教育體系中沒有任何一門課可以教授的。中國普遍的情緒是不安心於自己從事的工作,總想找到不需要太多沉澱馬上就有回報的崗位,這就使得對自己工作進行鑽研,把看似普通的事情玩出花來的極致專業追求,GMAT的備考過程,給了一個有力的信號,即專業化本身的價值,把一個事情專注做好的意義所在。在嘈雜的中國社會,各個崗位的專業化聲音是非常寶貴的,也需要整個社會去意識到專業精神的重要性。
woshishuige
新手會員
新手會員
 
文章: 14
註冊時間: 2015-02-02 19:36

回到 菜鳥學習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9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