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FormosaMBA 傷心咖啡店 • 檢視主題 - [問題] 推薦人的煩惱

[問題] 推薦人的煩惱

留學美洲的各種資訊交流

版主: raist, Opeman

[問題] 推薦人的煩惱

文章kate321 » 2006-07-31 22:11

大家好,我想問一個可能有點笨的問題.
我想要升請學校,需要兩位推薦人. 我可以找上份工作的直屬上司當其中一人,但另一人卻因種種理由找不到.
這時有一位私交認識也對我相當瞭解的長輩,算是政府高級官員,願意幫我推薦.
可是我們在工作上其實是沒有任何交集的.
我該怎麼辦呢?
我真的有努力找其他的推薦人,當然包括現在的老闆,但真的沒什麼辦法...
希望大家給我一些建議. 謝謝大家.
kate321
新手會員
新手會員
 
文章: 12
註冊時間: 2006-05-02 19:10

文章bettychen » 2006-07-31 22:44

若工作上沒有交集的話,推薦人要如何推薦您呢?
這是問題所在。

除非,他打算從個性、日常生活來描述對您的感覺,但這很薄弱。
來自職場直屬主管的推薦信是最有說服力的,若真的沒法子可以找同事或大學/研所的老師來寫。
bettychen
新手會員
新手會員
 
文章: 15
註冊時間: 2006-03-23 04:18

Re: [問題] 推薦人的煩惱

文章bull » 2006-08-01 00:32

kate321 \$m[1]:大家好,我想問一個可能有點笨的問題.
我想要升請學校,需要兩位推薦人. 我可以找上份工作的直屬上司當其中一人,但另一人卻因種種理由找不到.
這時有一位私交認識也對我相當瞭解的長輩,算是政府高級官員,願意幫我推薦.
可是我們在工作上其實是沒有任何交集的.
我該怎麼辦呢?
我真的有努力找其他的推薦人,當然包括現在的老闆,但真的沒什麼辦法...
希望大家給我一些建議. 謝謝大家.


就說你曾經任過該推薦人部門短期助理或参與某項活動的協辦
細節可以你自己"發揮" , 但最好不要扯太多言不及意的東西
內容最好要和你所想學領域有沾上邊,不然至少也要能突顯你的人格特質
不然隨便虎爛一看就知道是一封人情信
頭像
bull
中級會員
中級會員
 
文章: 164
註冊時間: 2005-12-26 13:17
來自: 屠宰場

文章kate321 » 2006-08-01 10:22

我有想過請同事寫.
可是感覺同事似乎比較沒公信力.
跟此長輩比較,長輩學歷相當好,社會地位也比較高.
跟我的認識也相當深,大概有7,8年了.
雖然聽過很多人說推薦人的背景不那麼重要,但我覺得好像比找個跟自己不熟識的教授寫來的好.

如果說這位長輩是在慈濟活動認識的呢 (也是事實)? 這樣會不會對 admin 來說仍然沒有說服力呢?

覺得推薦人是我最弱的一環.. 好苦惱..
kate321
新手會員
新手會員
 
文章: 12
註冊時間: 2006-05-02 19:10

文章bull » 2006-08-01 12:57

同事不會比較沒公信力....長輩也不是要去比他們的學歷和社會地位
去精華區翻一翻前人的討論吧
誰要當 GMAT MATH 考區 版主請PM我
頭像
bull
中級會員
中級會員
 
文章: 164
註冊時間: 2005-12-26 13:17
來自: 屠宰場

文章bensoninbal » 2006-08-02 05:42

嘿 我目前也遇到相同的問題 我不太想讓我老闆知道我明年暑假要去念書
如果可以的話 我想至少可以工作到明年六七月

我今天在想不知有沒有人找自己會接觸的客戶來作為自己的推薦人
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順便建議樓主或許這也是一個方法
bensoninbal
初級會員
初級會員
 
文章: 48
註冊時間: 2006-01-25 12:18

文章rays » 2006-08-02 15:43

建議能找直屬主管(只要有打過您考績,或者更高層級打過您主管的考績)是最好,
有的學校會要求其中一封要學校的老師,也就是一封是professional,一封是academic,有此情況就從其規定。

除此之外,都是變通的方式,重點是您找的推薦人或者評估者,其身份能夠說服招生委員會,他們的確瞭解您在職場或學術表現。

因此若是朝夕相處且一同合作經辦業務的同事,自然可以擔任推薦人,但是客觀性就較帶過您的主管、教過您的老師要差些,畢竟大家都知道同事太多,要找一兩位交情好的來推薦您是很容易的。就看過的經驗談,一般而言,同事寫的推薦函是放在輔助或補充的地位上,也就是不管學校是不是只要兩封,我一律給三封,並在同事寫的推薦函上註明「optional」。此外,對於曾經創業過的朋友,請創業夥伴寫推薦函也是再自然不過。

客戶當然也可以擔任推薦人,這裡指的是工業品產業,而不是純消費性服務業。業務上有經常往來的客戶熟知您的專業表現,以此立場出發要說服評委自然很容易。歐洲版有位今年申請的夥伴就是請客戶寫推薦函。

至於推薦人的頭銜或所謂社會地位,影響不是說沒有,但比起他夠不夠瞭解您,前者的重要性一般是認為小得多的。常見的問題還包括,推薦人若剛好出身於您要申請的學校有無幫助,這種情況誰都沒辦法說得準是不是真的有幫助。但是可以想想看一個學校「從古至今」畢業多少學生,台灣的頭銜或社會地位(例如對方是某某大學校長、總統府秘書長、立委之類的)被認可的程度會不會超過國際上的(例如對方是聯合國高級官員、某歐美國家部會首長、某國際名校商管院長),就可以推測這些推薦人屬性的重要性是不是如您想像的那麼大。

人同此心,每個人都知道找推薦人是對申請者管理人際關係的考驗,一個大學畢業七、八年的申請者還能找得到當初教他重點科目的教授寫推薦函,談申請者當初在校時如何傑出上進,足見該申請者的確有一套。一個在職場歷練討生活的人可以獲得主管的佳評或者公司大客戶的讚譽,當然也是相當成功。因為相較於同事、朋友寫的推薦函,這些都不太容易。

現在還有時間(若是明年春申請),建議原作者從現在開始定期聯繫過去的主管、老闆、老師,逢年過節打個電話傳個簡訊問候一下,應該會有好的變化。

要找學術上、工作上沒有很大交集的長輩寫推薦函,自然可以,但是能有多大效用,小弟是抱持懷疑的態度。畢竟,交情好的長輩每個人都有一票,您可以想想為什麼他們不去找這些「成功人士」寫推薦函。

以上純針對國外的MBA申請,不適用國內。若要申請國內的學校,大家都心知肚明一般的情況。
rays
中級會員
中級會員
 
文章: 190
註冊時間: 2006-01-14 11:38

文章kate321 » 2006-08-02 18:51

先謝謝大家. 你們的建議我真的覺得都好棒.

其實我跟 bensoninbal 一樣,需要工作到明天7月.
我有想過找客戶,可是我的工作內容客戶就是其他部門的專案管理人員或是業務人員.
這樣寫起來就變得好像跟請同事寫沒兩樣了.
雖然大家都說要跟自己熟識,但是基本上這幾位都會請我自己寫推薦信,他們簽名.

所以如果學校要兩封,一封是前老闆,另一封是:
a) 博士學歷的"總統府秘書長",認識8年,但工作上完全沒接觸.
b) 現在同事,認識半年,工作密切,但年紀只快近30,在公司服務不到一年,台灣碩士.
c) 過去客戶(同公司的專案管理人員),工作認識約1年,外國碩士,但非校友.


如何選擇比較好呢?
我想試試升請美國 top10,但是好怕會敗在推薦人.
kate321
新手會員
新手會員
 
文章: 12
註冊時間: 2006-05-02 19:10

文章rays » 2006-08-03 03:53

說實在的,沒有人能打包票怎麼選擇比較好,畢竟每個人申請的學校不見得相同,就算同一間學校碰到的評委不見得相同,就算碰到相同的評委,不同的時期對不同的申請者背景可能也有不同的「口味」,也許您可以多問問您身邊出國留學的朋友,集思廣益。

小弟再野人獻曝拋磚引玉多說一點好了,順便整理一下申請心得收個尾。
比較常見的看法是這樣的:

1. 先求推薦人夠格評估您的表現,再求推薦人社會地位之類的東西
這點大家都說很多了,邏輯是非常清楚的。推薦人「必須」能夠瞭解您的工作或學術表現,在這個基本條件滿足後,再去追求推薦人的「份量」,而不是本末倒置。

除非您找的推薦人,是您申請的學校、學院、評委會必須要買帳的人,例如他捐了一棟大樓、他是前院長、他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類的,那麼就算他和您沒有什麼工作上的往來,由他和您的私交出發去為您背書,無人曰不宜。這裡舉的例子有點誇張,但基本上您要申請美國前十的學校,您得要有基本概念跟您競爭位子的是那些人:老共高幹子弟、美國人想拉攏的阿拉伯世界王公貴族、巨商富賈、各國專業有成的人(指大部分人)。

在推薦信方面,真的還是回到基本面比較實際,因為推薦人通常一定會在信裡交代「您們是怎麼認識的」、「認識多久」、「他和您在工作/學術上有什麼關係」..等,「因此他很樂意就專業的部分來推薦您進入XXX MBA program」。這是完全避不掉的,因為大部分學校(美國和歐洲都是)甚至還會一條一條問類似上述的問題作為推薦信的起頭。

您覺得學校列出這些問題的用意是什麼呢?

2. 若申請美國前十MBA,您真的不會敗在推薦人上
會讓您敗的原因很多,但是份量最重的是GMAT。小弟非常推薦您移駕PTT留學版去找一篇「中國學生申請美國MBA時的四大常見錯誤 」的post,這篇雖然是老共針對他們的申請人寫的,但是內容極具參考價值(但有些情況不適合台灣,例如GPA作假),您看完了就會瞭解本段上揭第一句話為什麼要那麼武斷。這裡只將該文作者寫的其中兩段比較符合您問題的引過來如下:

「作者:沈建華

致命失誤之三:GMAT到底有多重要
我明確的告訴你GMAT絕對是最重要的!我看到很多人都說 GMAT不重要,700分就可以申請Top10的學校,更重要的是Essays、推薦信和GPA,我告訴你他說的有道理,不過這個不適用於國內的申請者。原因很簡單,國內申請者GPA作假的很多、工作經驗人家早已經不信了,推薦信早就知道都是你們自己寫的,找人簽名而已,記住,別把老美當傻子,否則吃虧的是你自己。我去年咨詢了一位女士,北大畢業進了花旗銀行,做到部門經理,在紐約總部培訓了一年,GMAT700,申請Top20,來找我咨詢。我告訴她,你的其他方面無可挑剔,就是GMAT太低,如果重考個高分,申請Top10絕對有希望。她不聽,結果去年全軍覆沒。今年她重考了GMAT,790,沃頓、哥倫比亞、芝加哥、紐約都錄了她,最後她去了哥倫比亞。今年沃頓去了20多個,GMAT最低分770,平均785分。進Top10的平均分在750分以上,Top20的也在730分以上,700分就是進Top30也是個最低限度。你
說700分有沒有Top10的,有。今年就有一個去Kellogg的,就是700分,不過他是一家美國大公司的大中國區市場總監,香港和台灣都歸他管,這個背景太強了。為什麼GMAT這麼重要?因為GMAT是唯一使你和美國人在同一個尺度上衡量的標準,也是他們唯一確信沒有水分的標準。在加上他們普遍懷疑中國申請者的工作經驗、推薦信和GPA,這時GMAT就更加難等可貴了。有人問TOEFL,這個我認為630即可,因為美國人自己不用考TOEFL,隻是在國際申請者中比較一下。

致命失誤之四:Essays、推薦信和GPA的重要性

我這裡給你一個排列,重要性GMAT>Essays>推薦信>GPA。國外,Essays和推薦信的重要性都大於GMAT,為什麼國內最重要的是GMAT,其次才是Essays和推薦信?說起來我覺得很悲哀,因為中國申請者缺乏誠信。中國申請者太愛編故事了。有些申請者的材料我看了都覺得吹得實在離譜,美國人怎麼可能相信?沃頓今年特別雇用了一家公司檢查申請者的背景,我知道的哈佛、斯坦福、哥倫比亞、芝加哥、Kellogg也已經或將要這麼做了。哈佛和斯坦福錄的中國學生一定會向大學和推薦人尋証,當然這是他把你列入候選名單後才做的了,如果他對你根本沒興趣,肯定不會花這種精力。我建議大家切勿胡亂吹捧自己,這樣隻會引起評審人的反感。要用可信的事例而不是表面的吹捧來証明自己的優秀。很多人問Essays怎麼寫,這個要分學校。每個學校的Essays問的都不一樣,如果你都照貓畫虎,寫的都一樣,是沒有用的。你一定要針對這個學校的特點寫出Essays。比如,Virginia的綜合管理是和Harvard和Stanford一樣優秀的,你如果說你對金融感興趣,那你是注定要失敗的。再比如,你申請Chicago,說你打算從事市場營銷,那他一定會建議你不如申請同城的Kellogg。所以,認真研究每所學校的特點,有針對性的來寫Essays是非常重要的。

關於推薦信,比較遺憾,美國人都知道你是自己寫好了找老板簽個名而已,他們不太Care這個了,除非你能找到什麼大牛人給你寫推薦信,不過這個一般都不可能,倒也不必強求,很多沒有很強推薦信的人也都去了很好的學校。至於GPA,更是已經沒有用了,作假的太多了,美國人不看這個了,況且不同大學的GPA也沒什麼可比性,清華北大的3.0和山西煤礦學院的3.0怎麼會一樣呢?所以沒什麼用。大家都是改個3.8、3.9,或者年級前三名。我咨詢過一個北航讀計算機工作了幾年今年去MIT的,北航的GPA是出了名的低。他來咨詢的時候,告訴我GPA隻有2.6,問我有沒有希望。我說你盡管放心,考個GMAT高分,然後好好寫Essays,GPA根本不用擔心,最後MIT和卡耐基梅隆都錄了他。所以我告訴你們GPA在申請MBA的時候根本就沒用,老美看重的是你的GMAT和領導潛力。作假了也沒用,可如果被發現了,你可能永遠不能入境美國了,這可是不少人用悲痛經歷得到的教訓。與其自欺欺人,不如發奮考個GMAT高分,比什麼都能証明你的學習能力。」

3. 關於推薦信,您要掌握得更多

很多人或多或少都直接或間接認識念美國前十MBA的朋友,版上就有幾位。

就小弟身邊的經驗來看,也僅是找部門主管寫推薦函而已,他們獲得青睞的原因是他們確實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其中一位除了GMAT有到最低門檻(690),還考了GRE超高分(原本她不打算申請MBA),大學成績優秀,加上是某前部長的小孩子(該部長寫過教科書,也立下了到今天還在施行的財金政策);另一位大學時期念的是很好的美國大學,工作表現傑出,最重要的是她英文「極」好,她也僅是找部門主管寫的推薦信(另一個推薦人我不知道)。

以下是一篇寫得相當不錯的入門文,由於作者和小弟之間的關係,就直接引過來了。請注意裡頭提到推薦人的權威,是指在推薦人和您確實有工作或學術關連的前提下發揮的。

您不妨參考看看。最後,祝福您如願以償!

「作者: cool (無) 看板: studyabroad
標題: 談一談推薦信與一些應該注意的小細節
時間: Tue Feb 15 21:31:48 2005

上次談過了大學成績(GPA)的重要性之後,這次要談一談推薦信的
以及請別人撰寫推薦信時的幾個重點。


一. 推薦信的意義?

我想如果問100位網友關於推薦信的意義,大概有90位網友直覺會
浮現「讚美之詞大匯總」--我過去也是這麼認為。這是因為
台灣打從有推薦信文化(大概是從這些年的推薦甄試開始)以來,
推薦信幾乎都是老師為了提高升學率,用來大力吹捧學生的工具。

事實上,推薦信的英文是什麼呢?常見的有兩種:recommendation
letter,或者evaluation letter。前者還可看出推薦信是「推薦」
,後者更清楚地呈現學校需要這封信的目的是「評價(估)」。推薦
人應該清楚而翔實地去給予這位申請者公允的評價。

簡言之,推薦信的意義是--透過第三人的角度去驗證申請者的表現
是好是壞,是否真如申請者的essay/SOP/CV裡寫得那麼好。換句話說
,推薦信的目的不僅止於「評價」,它同時擔負了客觀檢視申請者是
否「誠實」的功能。

關於評價的功能,容後再說,我打算跟撰寫推薦信的技巧一起談。我先
談關於誠實這項功能。

二. 一致性原則

大家都知道由申請者掌握的申請文件可以分成:
(1)客觀項目(例如GPA,拖福,GRE,GMAT,論文,獎項)
(2)非客觀項目(例如essay,SOP,簡歷)。

客觀項目很好解決,除非申請者謊報GPA或作假,否則一翻兩瞪眼,沒有
什麼好質疑的。非客觀項目卻是一個經過包裝的禮盒,申請者大可以在
SOP裡把自己形容成樂觀上進好青年,每天等在路口要扶老太太過馬路的
新世代模範,也可以在essay裡東抄一點,西抄一點,把別人的想法剪貼
成自己的作品。於是,推薦信擔任了測謊機的功能。

一個最親近的推薦者若對該申請者評價不高或者呈現出來的特質是與申請
者營造的形象不符的時候,申請者的信用(credit)就會打上問號。因此,
許多前輩常會給申請留學新手一個建議:誠實是最好的決策。原因是,你
若是說謊,學校往往可以從推薦信這條線順藤摸瓜去抓到你作假的證據。

但是,絕大多數人在SOP或essay裡一定會美化自己,盡量隱惡揚善,多數
的書籍裡也會告訴你:少提自己的缺陷,多提自己的優點。於是,分寸的
拿捏非常重要,美化過頭就是誇大不實,甚至有說謊之嫌。我不打算繼續
談誇飾法與說謊的分際如何拿捏,因為那是關於文字技巧的議題,扯下去
就講不完了。我要在這裡強調的是:無論你打算如何誇張或美化自己,請
注意在撰寫essay,SOP等非客觀文件裡,所呈現出來的特質或事蹟必須與
推薦者對你的觀察或描繪是「一致的」。

如果你在essay裡說自己多麼外向活潑,投入大量時間參與課外活動,推薦
信裡卻說你很認真,有點害羞,絕大多數時間都在唸書,所以課業表現很好
。推薦者可能無意去批評你,他可能想讚美你,但卻意外呈現了一個截然不
同的形象。或者你在SOP裡寫說自己最渴望的是藉由該校MBA的行銷之類課程
來培養商管知識並與實務經驗結合,但你卻找了一位統計教授寫推薦信,教
授當然在推薦裡大力讚美你對於統計多麼喜愛,他知道你最想要的是繼續提
升計量工具的能力等等。如果跟教授事前溝通不良,推薦信的方向跟你想申
請的方向或你希望強調的個人特色就可能發生「不對盤」的窘境了。

歸結說來,推薦信與個人申請文件應該呈現一個完整豐富而一致的形象。所
以,請別人寫推薦信時,應該與對方懇談:讓他知道你想申請什麼領域,你
想強調什麼特質,以及你有哪些重要的事情是他可能不知道的。

三. 推薦信應該呈現的重點

推薦信不是漫無目標的溢美之詞,也不應該是堆砌華麗形容詞的讚美詩。一
封好的推薦信應該是:條理分明的記敘文+動之以情的抒情文。包含的項目
應該要有:

(1)推薦者的個人簡單資料(推薦者先證明自己的專業權威)
(2)推薦者與申請者的相處經歷(推薦者證明自己確實夠瞭解申請者)
(3)推薦者觀察到申請者的具體表現(替申請者創造更多客觀項目)
(4)推薦者對於申請者的具體表現是給予多高的評價(推薦者以專業替申請
者的表現背書)
(5)推薦者對於申請者的前途目標的瞭解(推薦者替申請者留學的決心背書)
(6)推薦者的結語(毫無保留地推薦,強力推薦,推薦,普通,不推薦)

寫得有點瑣碎,其實不外乎強化推薦者權威-->強化兩人的關係-->申請者
表現與決心。先讓審查委員相信推薦者的權威,然後進而相信他的背書。
於是,好的推薦信切中要點,言簡意賅,如同教授以自己的專業替你加持。
爛的推薦信卻可能華而不實,無關痛癢,審查委員看完就跟沒看一樣。既
然推薦信這麼重要,要怎麼請人寫推薦信呢?

四. 關於推薦信的內容

首先是關於步驟:

(1)先列出自己需要幾封推薦信
(2)列出可以替你撰寫推薦信的人選
(3)考慮你想如何呈現自己的形象,再決定人選,至少要多留一位候補
(4)與推薦者討論:關於申請的學校,領域,你的想法等等。
(5)提供推薦者充分的資料:包括成績單,社團表現,工作表現,特殊專長
,可以列一張表整理出你的重要事蹟。如果推薦者不介意,甚至可以自
己擬好草稿,提供推薦者參考。
(6)確認時間以免耽誤申請時程。

其次是一些注意事項:
(1)將一些申請表上無法呈現的東西(特別是一些軟性的內容)轉由推薦信來
呈現。例如社團經驗或人格特質,甚至你如何克服某某挫折或壓力。第
三者的背書會比自己寫在SOP或essay更有力。
(2)量化你的表現。提供資料給推薦者時,請誠懇地溝通,讓他清楚敘述你
的表現有多好,不要用空泛的good,excellent之類的。盡量以「他的成
績排在全系的10%-15%」,或者「他在哪些課程裡表現很好,而這個課程
需要良好的C++程式設計能力以及Matlab的某某應用」。換言之,讓你的
表現是具有參考指標的,而非形容詞大車拼。
(3)資料提供越詳盡,就越能避免推薦者(尤其是教授或高階主管)使用範本。
推薦者的時間很寶貴,資料越少,他要自己掰的東西越多,花的時間越長
。所以經常會出現推薦者用範本的狀況。這不能全怪推薦者懶惰,有時候
是申請者懶惰,資料給的太少,或者資料雜亂無章,推薦者要花大量心思
去想。於是,不同申請者卻會有一堆長的很像的推薦信。
(4)避免找那些可能使用範本或喜歡做人情幫下屬寫推薦信的人物。因為審查
委員也是會注意推薦者的,如果推薦者的推薦信越浮濫,內容越是一成不
變,他的推薦信就越缺乏可信度。
(5)不要迷信大官/校友/親戚等等,推薦信是用來評估申請者的能力,不是評
估推薦者的官位有多大或跟學校有多深淵源。除非官位大到學校得買他的
帳,或者與學校關係密切到學校得聽他的話,否則,一般的教授或主管的
推薦信就夠了。

ok,談到這兒,希望對一些人有幫助。」
rays
中級會員
中級會員
 
文章: 190
註冊時間: 2006-01-14 11:38

文章kate321 » 2006-08-03 10:12

謝謝 Rays 的分享! 容我細心品嘗一下.
kate321
新手會員
新手會員
 
文章: 12
註冊時間: 2006-05-02 19:10

文章lunar916 » 2006-08-03 13:23

我也有類似的狀況

不過~
Rays 還真是熱心呢~
呵呵~
可是我個人是覺得gmat的部份大陸跟台灣還是有區隔的吧
大陸人那麼多,gmat 750以上的人說不定就比台灣650以上的人多了幾倍
實際上台灣近800也沒幾個人吧 (我猜)
那台灣人都不用讀 top 10 or 20 啦~ :p

看到這篇文章我第一個想法是: 在國外人的眼裡,大陸人道德水準這麼低喔? @@
不過只是我的看法啦
頭像
lunar916
高級會員
高級會員
 
文章: 415
註冊時間: 2005-07-01 13:56

文章rays » 2006-08-03 14:32

lunar916 \$m[1]:
我也有類似的狀況
不過~
Rays 還真是熱心呢~
呵呵~
可是我個人是覺得gmat的部份大陸跟台灣還是有區隔的吧
大陸人那麼多,gmat 750以上的人說不定就比台灣650以上的人多了幾倍
實際上台灣近800也沒幾個人吧 (我猜)
那台灣人都不用讀 top 10 or 20 啦~ :p

看到這篇文章我第一個想法是: 在國外人的眼裡,大陸人道德水準這麼低喔? @@
不過只是我的看法啦


哈! GMAT的部分,對岸和我們當然有分別^_^
全世界不同的地區考出來的分數水準都不一樣,但為了多元化的政策/價值,普遍上是認知各地區仍有大致上固定的名額。

老共他們比較吃虧的地方是:
1.他們人太多,不乏願意且能夠持之以恆投入高量時間在GMAT上的能人異士。
2.在對抗美帝的民族主義大旗下,他們有能力也習慣於搞團體作戰,過去驚動ETS調查並改制GRE一役舉世聞名,「破解」考試鑑別力的聲名遠播。
→因此分數拉得非常高,但分配名額再成長也有個頂,使競爭激烈。

不過我們要注意的其實不是這個^^a,而是他們可能會如何逐年吃掉我們這邊的名額,尤其是當我們的經貿實力、文化差異性若沒有表現出特別的「加值」時。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回來的朋友會說,不要過份計較辦學有一定品質的學校招收的台灣人「太多」,因為更可能發生的情況是,學校今年減收幾個台灣人,改替以多幾個大陸人,一旦「試辦」成效不錯(GMAT衝高、對岸經濟成長使其有必要先培養該校畢業生就業網絡..等),就很難再改弦更張。

至於大陸留學生在國外的評價,這見仁見智,,小弟比較常聽到的說法大致上是這樣:
1.非常習慣個人競爭,在定義成敗時「極為」偏向「結果論」而非「過程論」,很道地的唯物論處世哲學。因此有「部分」人會比較不計較手段的正當性,當然,這樣的人各國都有,只是比例的問題(誰也不曉得真正的比例)。
2.「偶而」會有小組討論時裝不懂的情況,這是間接轉述。我的兩個朋友聽別組的外國同學描述,小組討論時大部分人都習慣於毫無保留投入,但大陸朋友比較「像海綿」,聽得多說得少,但是他們不認為大陸朋友是謙虛(MBA大家都付一樣的學費,也不是來看有人搞謙虛的),比較像是惜言,以省下時間精力去應付個人成績佔分更重的科目。
3.較少正面肯定別人的意見,討論像辯論,喜爭輸贏,會私下吸收「自己對外不肯定的內容」成為自己的東西。
4.長年在國外工作或大學就至國外唸書的大陸人很少有上述的習性。

純個人資訊。
rays
中級會員
中級會員
 
文章: 190
註冊時間: 2006-01-14 11:38

文章Kawaiipin » 2006-08-03 14:51

rays 真是熱心,分享出這麼棒的東東 ; ;yes;
Kawaiipin
中級會員
中級會員
 
文章: 187
註冊時間: 2006-05-04 05:18
來自: 台灣

文章kate321 » 2006-08-06 12:07

真是謝謝 rays 這麼熱心. 也謝謝大家的幫忙.
咖啡店真的是溫暖的好地方.
kate321
新手會員
新手會員
 
文章: 12
註冊時間: 2006-05-02 19:10


回到 美洲MBA留學相談室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7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