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應麥大要把之前問校友/current student的相關資訊post出來,分享給以後申請的同學們!除了可以避免被問的人一再重複類似的內容,也借此希望拋磚引玉:大家也多多分享搜集到的資源吧^^
現在搞定申請之後,一篇一篇整理出來!就從我之前的dream school開始吧~(我後來沒有申請這間啦,但是一直很喜歡這間學校)
Q1. career after MBA:
Ans: 以亞洲學 生來說 畢業後大部分還是選擇留在美國或是回自己的國家 目前為止我還沒聽過留在歐洲的 去年台灣學生internship情形 有兩位在北卡實習 一位在中國的IB 另外兩位在台灣
由於這幾年美國經濟衰退 亞洲新興市場崛起 所以目前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及台灣同學想在畢業後直接回國發展
行業分布的話 大部分集中於Banking/Consulting/Health Care/General Management/Marketing
Duke 的CMC有各式各樣的workshop幫助同學找到工作 symposium, workshop, mock interview, different panels等等 不過因為我沒有唸其他學校 所以無法給一個客觀的比較
以我個人而言 I feel they are very receptive and innovative 例如今年CMC特別新增其他國家的resume book (including China, Singapore, Brazil, Russia, etc)
並增強與這些國家recruiters的聯繫 讓想要回國發展的同學能更容易推銷自己
Q2. alumni networking:
Ans: Fuqua的台灣校友不多 但是感情都很好 我們每年六月都會舉辦聚會 邀請校友 在學學生 及錄取新生一起見面 就我所知 IB及Consulting都有台灣的校友
China的部分 Duke在中國相當 有名 加上Fuqua往年都錄取近30位中國同學 因此儘管Fuqua相對年輕 可是在中國的networking是相當深厚且廣泛
Q3. location:
Ans: Location的問題 如果你不留在美國 大部分需要的是off-campus career search 這部分跟學校的地理位置幾乎沒有關係
如果是留在美國的話 所有的大公司 包含投資銀行及管理顧問都會來Fuqua辦corporate presentation, 即使是first round interview也 是on campus
缺點是如果你過了第一輪 可能就要飛到NY/Chicago等大城市作面試
However, 有時候學校的地理位置不在大城市 你反而可以利用這樣的情形推銷自己
上個月我特地飛到Chicago參加Goldman Sachs的info session 全場都是Chicago和Kellogg的學生
但是在networking的時候 當我們說我們是從Fuqua來的 所有的bankers都忍不住驚嘆一聲 這時候我們就有更多機會增加跟recruiters 的互動
Q4. Taiwanese Students:
Ans: 台灣同學每屆平均有4-5個 不必太擔心這幾年Duke大量招收中國學生的問題 最重要的是在essay和interview展現你為什麼想要申請Duke 以及Duke會如何幫助你完成你的career go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