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補習、考試、到申請,花了整整一年,終於結束了。中間過程我想經歷過的人都懂,考試的壓力、寫essay的痛苦還有選校的兩難,對我來說,是繼聯考後這輩子最難熬的日子。真的要感謝過程中幫助過我的所有人,也因此認識了不少朋友,希望大家到美國唸書之後還能繼續交流並分享求學的經驗,幫助更多想申請學校的大家。
比起許多牛人們,我的背景很普通,因為不想被代辦賺這筆錢,所以一切都自己弄。在這裡分享申請結果,希望給即將申請學校的朋友們信心,我了解這過程中會得到很多建議和意見,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堅定的走下去。
Background
BS: Mass Communication and Journalism &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GMAT: 680
IBT: 105
W/E: 3 years
Admission: BU IMP, U of Minnesota, Ohio State University ($5,000/year scholarship), U of Rochester ($7,500/year scholarship)
Waiting list: UIUC, Notre Dame
Rejection: NYU, Washington University (St.Luis), Penn State University (Smeal)
GMAT: 準備心得之前已經分享過,就不再重複。
ESSAY: 我也是從商咖上得到很多前輩們的建議,大家可以多搜尋以前的文章。我相信一年有這麼多優秀的申請人,要怎麼讓自己成為獨特的申請者很重要。有很多收錄名校的ESSAY的書可以參考,不過那些都是別人的故事,還是要找出自己獨特的故事。修改ESSAY方面,我很推薦CHINA POST的編輯,費用便宜又改的很好,把我的故事改的很有吸引力,用詞也很精闢。
選校: 花了很多時間才決定學校名單(比寫ESSAY的時間還久),因為我本身耳根子軟,今天這個人說這學校好,明天那個人說那個學校更好,我的FINAL LIST每天都改來改去,就這樣搖擺不定浪費了好多時間。我選校其實都是看感覺和心情(不可取,不要學),像是申請NOTRE DAME是為了賭一口氣,之前有位前輩說我的AT不夠高申請NOTRE DAME一定不會上,至少要690,我心想我偏要申請然後證明他是錯的。建議大家選校還是謹慎一點,想好自己的方向,多參考學校網站,問問當地學生,才不會浪費無謂的時間和精力。
最近會確定最後去的學校,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唸哪一間都一樣,出了學校就要看自己造化了。
最後,我相信有些專業的問題板上很多厲害的前輩都可以請教,一些申請的細節可以問我,我會盡量幫忙,回饋給板上的朋友們。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