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茉莉 \$m[1]:dmitri \$m[1]:
通常投資銀行可以用三個面象來看:是什麼產業?做什麼產品?在哪裡?
像你舉的例子EBay併購Skype而言,如果某銀行代表Ebay,則加州辦公室(通常都在Palo Alto or Menlo Park)一定是關係最深互動最多的;但是因為這是一個合併與收購的案子,M&A的專業banker大多都在紐約。最後,因為併購目標在歐洲,很有可能加州與紐約的banker要常常飛歐洲,或著倫敦的同事也會在併購的過程中幫忙。
你提到的Google IPO案,因為是加州(地點)科技業(產業)的IPO(產品),所以其實是加州和紐約的通力合作。IPO是屬於股票資本市場部(Equity Capital Market, ECM)的產品,ECM banker大多都在紐約;而technology team則有可能大部分人在紐約,小部分人在加州。是兩方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的。
所以,如果你是希望作一個industry banker,掌握產業脈動,紐約與加州其實是一樣的重要。在紐約的banker會較偏重產業的動向,而加州的banker則與公司有最密切的互動;而如果你想做product banker(如ECM,M&A),那紐約仍為首選。Insdustry banker? Product banker? Relationship banker? 這和你未來希望建立怎樣的職場生涯規劃就息息相關了。
最後提一點與上例相關的趣事:CSFB是Google IPO這個案子的承銷商,而去年CSFB Technology Team在負責人的率領下蒞臨本校演講,而該負責人更說明有關CSFB如何用不同的策略成功搶下承銷案,以及承銷過程當中的一些困難與有趣的經驗。看著這個在華爾街日報出現的人就在你面前講著華爾街日報出現的新聞,以及一些報紙上沒有的八卦密辛,是我在Stern一次有趣且印象深刻的經驗。
謝謝d兄詳盡的回答
這些八卦秘辛真的很吸引人呢
以前看"pretty moman" 其中李察基爾所演的banker在談deal過程中還交織著他的背景故事 就把我唬的一愣一愣的 害我現在這麼嚮往那個職業![]()
可以再請問
所以 在加州的banker是以掌握客戶動向為主 多屬relationship banker
而在紐約則以product banker 及 industry banker為主囉
那industry banker的主要職責呢? 也是做research 掌握產業脈動嗎??
電影上或著影集裡,都有點太美化這個工作了。事實上做corporate finance是很辛苦的工作,每天都至少要來個9AM-23PM,有案子的時候連董事總經理(managing direcor)都要熬通宵,更何況是我們?從業人必須要真的很有興趣,做起來才能甘之如飴;說真的,banker的生活不是像電影中那樣fancy的。
再回到加州與紐約的差別:雖然說在加州的banker是以掌握客戶動向為主 多屬relationship banker,而在紐約則以product banker 及 industry banker為主,但這只是工作內容比重的差別,在加州的banker比較重視relationship,但是這不代表他不懂產業,有些banker是又懂產業脈動,業界關係又好的。反之亦然。
Industry banker的主要職責,research只是用來幫助他瞭解該產業的一項工具罷了,藉此他可以瞭解產業的結構,在產業中各公司的合縱連橫,各個player的財務狀況,industry supply chain,最後決定公司的valuation,或著是合併及出售的策略。所以Industry banker常常得飛來飛去,因為客戶通常在不同的地方。只有一些特定的產業是有較顯著的聚集經濟,如科技業之於加州,能源石油業之於德州Houston;而像媒體業,那紐約和加州各勝擅場,金融業的banker則非紐約莫屬了。以我暑假工作的經驗,亞洲的industry banker都在香港,所以常要台北,北京,上海,重慶,漢城,到處飛來飛去,但都還是以香港為營運中心。瞭解你的客戶,熟悉客戶所在之產業,幫助客戶制訂適當的投資計畫、資本結構、及股利政策,是一個industry banker主要的職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