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申請結果也差不多出來了
和大家分享一下結果和心得
背景:
GMAT:740
TOFEL:102
GPA:3.38
IELTS:7 (UCI, UW, Emory, MSU四所是以IELTS申的)
W/E:上市上櫃公司/IT產業/海外業務(日本,韓國) 至入學前約五年
語言:中,英,日(日檢一級合格)
略懂法語,韓語
Under:哲學
申請結果:
Apply: UCI, UW, Emory, MSU, Washington U (Olin), Rice, Boston U, CMU, Darden
Reject: Emory (without interview)
Admission: UCI (with USD$25000/year scholarship)
UW (with USD$12000/first year scholarship)
MSU (with full financial support – instate tuition+GA+scholarship)
Washington U (scholarship notice not released yet) -->半獎,USD$22000/year
Rice (with USD$25000/year scholarship)
Boston U (with USD$25000/year scholarship)
CMU (with USD$8000/year scholarship)
Pending: Darden (Decision will be released on 3/26)
早上收到CMU的offer時其實蠻悲喜交加的
因為經濟因素,其實一開始都是針對20~50的學校在申,內心裡也是想拼全額獎
但是因為希讓自己有選擇的空間 再加上別人的鼓勵
因此後來又多申了CMU和Darden
拿到MSU的全獎對我來說已經是一個dream comes true
但在拿到CMU的offer之後 一切又變成蘇菲的大抉擇了
我畢業後還是會回到產業界
有考慮轉operation/SCM (申請時我一律是寫Marketing/ Brand management)
一路走來深深覺得除了硬體條件之外 (分數/工作資歷)
Essay+和學校的fit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我在第二次考G時就開始常常趁空閒時間看學校的網站
並大量和學校索取Brochure(要了40幾本有)
以此了解自己在申該校時 是否有好的切入點
其實,時間允許的話
尤其是我相信這裡有很多想申請名校的同學
應該要更早就開始參加information section, coffee chat, MBA tour等活動
這樣不但可以更深入了解學校
如果有機會和admission community的人表達你的熱忱
也是大大的加分
詳細的申請過程
我考慮在自己的BLOG上寫下來
如果真的寫下來了 再和大家分享
在這裡也向所有和我一樣
一邊工作一邊準備申請的同學們
加油,打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