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台北 機經分享 大家加油!

二戰和多戰考友探討經驗教訓, 專業分析考生備考誤區, 機經, 臨考叮嚀

版主: shpassion, Traver0818

1/18 台北 機經分享 大家加油!

文章pvdpvdpvd » 2007-01-19 05:50

2. 坐標系裏面, 第一象限, 橫坐標為6,縱坐標為4的面積裏面,x+y小於4的概率
實際上就是三角形和矩形的面積比
(0.5*4*4)/(4*6)=1/3

這是圖形題 答案沒錯 x+y=4是要自己畫的 很簡單 就是面積比

16. 一個正六邊型ABCDEF(A為左上定點,然後各點按逆時針順序標,上下兩邊水平),中間還有連接BE的一條直線,問六邊形面積。
1):六邊形邊長為xxx,具體數字忘了。
2)BE長xxx
我選D

這也是圖形題 題目有說明是正六邊形 可以自己畫線 發現是由六個正三角型組合而成的 知道邊長所以兩個都充分

42、有一塊土地,由一個大的長方形和一個小的長方形並排組成。大長方形在左邊,已知其縱向的寬度是25,面積是500。小長方形在右邊,縱向寬度是10,面積是160。求這塊土地的周長。
答案:122
就是變成L型 重複的地方是10 所以把兩個周長相加減去兩個10就好

45、一組人,10%的人年齡超過65歲的,這其中10%的人獨居。問:年齡超過65歲又獨居的人的比例。
ANS- -1%

1/10 X 1/10=1/100 -1% 注意單位 這是有百分比的 會有混淆選項

54. 936K70,問這個數不能被哪個整除,答案有2,5,3,4,7
ANS - 4
因為70無法被4除

56-1.印象比較深的是一道數學題。大致是說有七個數位,中位數是100。range是50。問如果最小的三個數的中位數是70,最大的三個數的range有哪些是可能的。

I: 0

II: 20

III: 40

答案:I&II

I 50 70 70 100 100 100 100 II 70 70 70 100 100 100 120 III 因為140-50=90 比70大所以不可能

80.另外一道DS題,在剛開始的時候出現,是比較簡單的。
問以下x的值是多少?
1) x^2+x-6=0
2) x^4=16
選C

共同解 2

115. 一條線段 qr, 一個圓在同一平面內,問線段是否intersect這個圓?
條件一:線段經過圓心
條件二:線段比圓的直徑長
我選c .

兩項都要成立

137.問以下三個數的大小關係:r=0.0025開根號的負數,s=1/1600開根號的負數,t=1/100開根號的負數

題目我己經修改 跟機經不同 所以答案是 -0.1<-0.05<-0.025 t<r<s

217.一條直線的斜率是3/4 問是否經過(a,b)
(1) 4b=3a
(2) 第2個條件好象是經過(a-4,b-3)

[color=red]我選B 因為帶進去 剛好 3X-4Y=0 等於斜率

221.6/5+7/6+8/7=?
化簡一下=3+1/5+1/6+1/7=737/210[/color]

閱讀機經

2.關於生物裏面用RNA給生物屬種分類

一篇長文章,講一些研究RNA的學者和一些zoolist就關於動物分類的問題的一系列觀點的比較,涉及無數多不認識的動物名單詞,並且題目也有出到提到的動物。注意:一個是把不同的觀點看清楚,二是要把題目中的動物名到文章中仔細定位。

Version 2

第一段:Phylum是指生物學上“門”的概念。當今分子生物學的最新發展採用RNA細胞來給生物分類,簡言之,就是通過考察不同生物的RNA細胞相似性來判斷它們是否屬於相近的門。這一方法與以前的動物學家zoologist所採用的不同,也帶來了一些不同的結果。第一類:zoologist已有定論,RNA方法給出了印證,例如,人類和大猩猩;第二類,zoologist中僅有極少人贊同,但RNA方法證明這些少數人是對的,例如,人類和海豚雖然在外形上很不相似;第三類,RNA的發現與已有zoologist的觀點截然想法,例如zoologist一直認為某種生物A與B親緣關係很近,但RNA方法發現A其實與C親緣關係更近。 第二段忘了,很短。大多數考題都在第一段,尤其是那三類不同結果,幾乎所有涉及到的動物名都出現了。

Version 3

超長的三段, 關於進化, 很多關於生物分類的生詞, 說有一個理論(好像是molecule theory之類)認為一些看似不沾邊的生物其實是同源的, 舉了一些人和例子, 然後出來一群人叫zoologist, 說他們一直以來的懷疑/想法得到了此理論的證實, 證明兩個表面不相關的東西其實都起源於什麼什麼(這裏有考點, 記不清題了不耽誤大家), 然後又說不過還有一個懷疑, 是極少數zoologist認為的(考點, 取非就是majority不認為), 也得到這個理論的支援. 最後一段延申了一下, 這個理論也是有局限的, 只能說明什麼什麼, 而不能像fossil那樣證明究竟是如何進化的.

Version 4

一個是說molecule technology的出現帶來了哪些變化,有的是和目前的觀點一致,有的是和目前廣泛觀點相反。最後一段指出,molecule technology只能提供現在物種的資訊,不能對過去的東西有幫助。

上面的很齊全 非常長的一道題目 重點在第一段 兩邊觀點互相驗證和互相矛盾的地方 建議動物專有名詞可以先用代號記起來 回文定位比較快

9.市場價格調節

還有一篇是說市場價格所發揮的調節資源的作用,然後第二段距了一個鋁煉製業的例子.

Version 2

還有一篇是講price的問題,說電費上漲,人們節約,電費降低,人們多用。之後有一段講了鋁製品工業的能源消耗,提到電價格高的時候,會有人用效率高的產品。

考了main idea 題 LEAST support題 還有問哪一種後果是因為電費高漲 我記得答案是D 很簡單因為其他四個選項都可以在文章看到

另外一題考了美國喜歡推行生產線給其他民族 但對於Hopi 來說並不適合

還有一題 其實忘記是不是上一題 關於政府是不是應該立法影響保護勞工 因為雇主會想辦法阻止勞工組工會
第一段是勞工需要 第二段是發現遵守規範的公司都是沒有工會的 最後一段作者認為現實狀況符合兩邊論點 意思是政府立法沒什麼用
這個順序我現在有點忘記了 最後一段很肯定


修辭部分的機經
有遇到一題PP


32. The computer company has announced that it will purchase the color-printing division of a rival company for $950 million, which is part of a deal that will make it the largest manufacturer in the office color-printing market,

A) million, which is part of a deal that will make

B) million, a part of a deal that makes

C) million, part of a deal making

D) million as a part of a deal to make

E) million as part of a deal that will make

機經有提到一題關於credit 那題請選to 不要選with 因為句意是歸因於的意思

邏輯考了一題bold face是GWD的
Scientists typically do their most creative work before the age of forty. It is commonly thought that this happens because aging by itself brings about a loss of creative capacity. However, studies show that a disproportionately large number of the scientists who produce highly creative work beyond the age of forty entered their field at an older age than is usual. Since by the age of forty the large majority of scientists have been working in their field for at least fifteen years, the studies’ finding strongly suggests that the real reason why scientists over forty rarely produce highly creative work is not that they have simply aged but rather that they generally have spent too long in a given field.

In the argument given, the two portions in boldface play which of the following roles?

A. The first is the position that the argument as a whole opposes; the second is an objection that has been raised against a position defended in the argument.
B. The first is a claim that has been advanced in support of a position that the argument opposes; the second is a finding that has been used in support of that position.
C. The first is an explanation that the argument challenges; the second is a finding that has been used in support of that explanation.
D. The first is an explanation that the argument challenges; the second is a finding on which that challenge is based.
E. The first is an explanation that the argument defends; the second is a finding that has been used to challenge that explanation.


作文 AA 柑橘因為壞天氣而成本提高 而政府應該立法禁止價格 inflation AI 科技進步導致有人沒工作 到底是政府要負責還是individual worker

心得以後再說
pvdpvdpvd
新手會員
新手會員
 
文章: 11
註冊時間: 2006-02-17 22:26

文章Ronland » 2007-01-19 09:21

謝謝分享~~
希望能沾沾喜氣!! :laugh
Ronland
初級會員
初級會員
 
文章: 20
註冊時間: 2006-03-09 08:58


回到 GMAT 機經分享 / 考試心得經驗談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9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