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考完試回來,晃然如隔世。
考的不是很好,非常機肋。M 49 V31 =650
看到螢幕出現650的那一剎那,非常難過,但卻沒有想哭的念頭。
接下來該怎麼辦
這是心裡頭的第一個想法。因為心裡還蠻亂的,先作個整理把自己穩下來,也請各位咖啡店達人幫我指點一下。
第一部份:(接下來怎麼作)我大學念的是理工科系,唸完研究所,再在IT業工四年(PM)以後,想走IB,決定出國念MBA or MSF。
這把年紀,加上離開現在工作的機會成本,我給自己訂的目標是『投資報酬率』高,以IB為主要走向的學校
我本來打算從2007年Insead的春季班開始申請起,因為insead的時程對我的career change的時程銜接最順,也是我心目中的首選。
考這種分數,申請上勢必是一大劣勢。但我想我還會衝衝看在7/11的deadline把東西丟出去。(文件差不多齊全了,推薦信之前與大老闆談過,也在進行中),
只是擔心,一來,知道這樣risk蠻高,如果沒上,或許也會影響到該校的下一輪apply 。
再來,搞完這些,我打算休息兩個禮拜,八月底或九月初再上一盤G,趕上08秋季班十月的第一輪申請。
第二部分:既然還是要考第二次,檢討準備的歷程
我大學念的是理工科系,唸完研究所,再在業界工作四年(PM)以後,決定出國念MBA or MSF,但是我在之前工作的型態,每天都要超時工作,而且我是那種,工作起來半夜都會夢到專案的人,滿腦子只有產業相關的數據和知識,很清楚我沒辦法把戰線拖長,於是我的策略是:拼了,用專心換取時間。
正好也遇到老闆異動,於是我辭職了,從三月中辭職到現在。依次在三月底和四月底地考完了IBT /IELTS,前兩個考試都沒補習,拿到OG和官方資料後努力衝兩週就去搞定的速度,不過之前太變態地唸書,造成之後念AT時,有點彈性疲乏,浮浮沈沈,直到考試前兩個禮拜才開始把唸書的步驟抓回來。
AT從二月底三月初開始補習,中間overlap到前面兩個考試的時間點老實講。我上課狀況不大好,一次模擬考也沒考到,四月底第一次作PP,只有580,我考慮了一個禮拜後,就把原來訂在五月底的考試延到六月底了,想給自己一個月的時間衝補到五月中結束前,後來開始比較認真作OG的SC訂正後,再聽了莫老師的專題,才開始有比較大的進步。準備到六月初的時候,開始遇到撞牆期,後來讀書會的同伴share給我PP 183,作了60題,考試就到了。考試的時候因為緊張,因此有好些題目一下子沒辦法提綱挈領地找到方向。
所以並沒有很難過,或許也是知道650是自己目前應得的分數吧。(失常是因為自己考得太正常,唉)。總之再加油囉。
1. Verbal
SC::是我一開始的最痛,以前學生時代不把文法當一回事,這下吃到苦頭了。
SC 也是我花了最多心血在準備的部分,訂正完一次OG後,突然小有突破,隱約感覺,SC和字彙(屬性)等,其實是Verbal之本。
而SC的那些句型結構,輕重原則的邏輯,在RC/CR裡也會重複被使用到,包括語氣的轉折,題幹重點和煙幕彈的判斷,用SC的輕重原則和指代一致等閱讀會明朗很多。所以SC提升以後,照理RC和CR的能力也會增加。可惜悟出此道時還沒有熟練太久,就上戰場了。
CR:CR考試時我遇到一題GWD的題目,好像是研究學者的年紀超過40歲以後就作不出什麼新玩意兒了的那題,CR在初期,一直是我最好的項目但我發現實際考試的題目,陷阱比OG多很多,而且陷阱常放在句子裡的從屬定義範圍裡。
RC:我只能說徐文意我對不起妳。準備二戰,看完OG和GWD/PP閱讀是有必要的。
2. Math:數學:我覺得以台灣學生理工科系畢業的程度,考到49真的不很好,起碼應該要訂一下。
我也認真算了JJ,不過可能記憶力不好還是怎樣,沒遇到幾題,反倒是因為考前認真算JJ,淨看著一堆簡體中文,反而把腦袋裡閱讀英文題目的頻道給關掉了,造成在考試時,數學題目對我的閱讀門檻增加了,有心利用JJ者,切末步上我的後塵,比較理想的作法還是以OG or PP的Math原題為主,JJ為輔好。
---
如果可以給大家參考的話 (考試的狀況和準備的心得)
(給要開始準備GMAT的人)
當然還是要說句:唸書要趁早這種話。
1.如果你/妳,也打算去補習準備GMAT,助教上課講什麼;OG不要太早作的鬼話千萬不要聽,如果妳也想速戰速決,建議可以先去南洋影印店把OG SC題寫一遍,並印好左邊題目右邊空白的格式,把OG好好看一遍把詳解寫在右邊時時看。
我發現沒作題目前,上莫背背的課,簡直鴨子聽雷,開始把題目做完後聽莫背背講才覺得真的是上的好,可惜晚了點。
2.準備材料:OG> PP> GWD ,尤其是有一套PP183詳解版,寫得真得很好,又是標準答案。(切勿一開始就作有爭議的題目,讓自己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