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GMAT論道系列之四:成本,風險,與收益均衡——談管理考試與管理人生

二戰和多戰考友探討經驗教訓, 專業分析考生備考誤區, 機經, 臨考叮嚀

版主: shpassion, Traver0818

大仙GMAT論道系列之四:成本,風險,與收益均衡——談管理考試與管理人生

文章Behemoth » 2011-03-14 23:49

大仙GMAT論道系列之四:成本,風險,與收益均衡——談管理考試與管理人生

前述3講,論述了目前考試趨勢中的“形合”到“意合”發展的特點。考友在認可這一趨勢之餘,也對此表達了困惑和擔心,我們不妨把這些顧慮用幾個問題總結一下:



1 要是題目都得看懂意思,那時間來得及嗎?

2 我英語水準偏低,壓根沒法保證看懂意思,那是不是這考試我就不用考了?

3 既然現在句子都是靠句意判斷對錯,那是不是我就不用再管所有前人總結出來的所謂規律了?一律依靠看懂意思來做對?



以上疑惑雖不完整,但應該有一定代表性。余求索多年,在技巧和真實英語能力之間徘徊多次,直至近年回首早年經濟管理知識積累之後,方隱約感到,實際上我在求解一個“偽命題”。皆因經濟學和管理學世界中,一個核心的思想就是“匹配”,也就是本人第一講中強調的“和”。比如,投資要講究收益和風險的匹配,專案要講求成本與收益的匹配。我們的整個人生何嘗不是如是,在有限的資源約束下,根據自身的偏好曲線與目標,在成本,風險,收益之間,尋找一個微妙的均衡,而並無絕對的對錯。



我們回到GMAT語法(當然,這個思想不限於語法題目)的解題策略上。套用經濟學常識,分析一個人制定自己解題策略的理性過程。



在闡述這個過程之前,我先按照經濟研究的基本方法,給出幾個我認為相當靠譜的假設:



(1) 時間在真實考試的75分鐘裏面是稀缺資源,可以看做考生為解決一個題投入的主要成本。

(2) 基本上不存在做語文部分時,時間寬裕得很厲害的考生。

(3) 一道語法題目,其正確的答案應該同時滿足形式上的正確和意思上的正確。之前在討論形合和意合的時候,部分考友可能有誤解,認為現在考試的正確選項,關鍵是意思對,形式上不和諧也可以,或者意思對比形式對要重要。而我的真實本意是,同一個句子,和諧的方式可能不止你能馬上看到的那種,更不止於所謂的“原句”呈現的那種。還可能有你沒馬上發現的,卻是真正反映了邏輯關係的。比如,V1,V2, V3, V4,不見得一定要寫成V1,V2, V3, and V4才是正確答案,V1 and V2, V3ing and V4ing 也可以是正確答案。我們需要避免的,是生硬地認為,句子的形式,必須呈現你腦子裏面那種長相的和諧,即避免先入為主。



有了這些假設,我們再用成本和風險的角度分析一下各種判斷答案正確與否的標準:



成本角度:完全讀懂句意成本最高,局部讀懂句意成本次之,形式上判斷和諧與否成本再次,使用諸如“being,having等不偏好,主動好於被動,動詞好於名詞等”等某些培訓機構津津樂道的所謂技巧 成本最低,因為一眼看到就立馬判斷,不需要分析過程。



風險角度:前述所謂技巧,顯然使用風險最高。完全讀懂,顯然風險最低(以為自己完全讀懂其實沒讀懂除外)



可以發現,做題策略的選擇裏面,實際上也體現了精巧的“和諧”。追求低成本,不費勁的答案判斷方式,總是伴隨了較高的風險,追求精確,穩當地得到答案的策略,總是伴隨較高的成本的。而GMAC設計如此多“意合”題目的背後,實際上包含了命題者希望考生得到正確答案,更多是依靠分析能力,而不是直觀感受的用意。形象地說,GMAC更希望考生是依靠智力,而不是依靠視力得到答案。 依靠直觀感受得到答案的考試,GMAC自然要求你承擔更大的做錯這個題目的風險。從大數統計上,當樣本足夠大,GMAT考試實際上體現了風險,回報之間的均衡關係。



某處程度上,GMAT也和我們的市場完善假設一樣:做題策略無套利,乃至,人生無套利。



然而,面對這個“無套利”的考試,我們是否就要如直面“無套利”的人生那樣,無法設計呢?



在上面的分析上,我們隱去了2個因素沒有討論,而實際上,這兩個因素,正是制定高效率解題策略的關鍵:

(1) 考生本人的要素稟賦(endowment)

每個考生的要素稟賦是不同的,有的人英語好,有的人分析能力強,有的人英語不行邏輯思維也不行,但膽子大,有的人英語邏輯膽子俱弱,但有一個好人品。正如提出要素稟賦理論的大衛李嘉圖所言,每人要善於利用自己的比較優勢。例如:

英語好的人,讀懂的成本較低

邏輯分析強的人,通過比較選項之後,局部讀懂的成本較低。

人品好的人,蒙的風險較低

。。。。。。。。。。。

簡單地說,不同的考生,使用同一個判斷答案的方法的成本和風險是不同的,所以需要明白自己是哪些要素稟賦上較為豐富,而制定適合自己的策略。





(2) 一個套利點:形式上衝突者,不需要顧及意思。



上文分析中沒有提到形式是否和諧的判斷風險高不高,皆因這是兩個問題:

(1) 對選項中,已經明示了必須構成的兩端,如果已經出現了衝突,殺掉該選項,應該是無風險的。比如大家最熟悉的not only A 。。。。。。but also B裏面的A和B形式不同。

(2) 風險來自哪兒呢?

風險在於對選項沒看仔細,就直接把沒有not only。。。。。but also結構的選項都殺了。須知,人家這和諧,可不一定得由這個結構構造啊。



如果能堅持只殺已經出現不和諧的選項,而不是武斷地判斷某句子只能寫成某種形式的和諧,則“形合”仍可作為排除選項的成本和風險均處於較佳位置的選擇。



一個完整的理性的做題步驟已經呼之欲出了,下一講將結合題目給出步驟。
Eric Chang
MBA Class of 2008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頭像
Behemoth
管理員
管理員
 
文章: 2948
註冊時間: 2004-09-10 18:19
來自: Boston

回到 GMAT 機經分享 / 考試心得經驗談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9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