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每個人的學習方法都不盡相同。我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我時常懷疑自己的方法是不是錯了?尤其是遇到文法題的時候,這種感覺更強烈。
身邊有一個朋友,應該也可以說是學習夥伴吧!她非常擅於分析題目,遇到文法題她可以非常清楚地說出這題所要考的重點。而我卻只能靠所謂的"語感"來選答案,命中率她當然比我要高出許多。於是我比較了我們之間學習文法的差異: 她很喜歡看文法書,書裡一大堆的規則對她來說不算什麼,她很喜歡背。背完之後,她應該也練習了相當多的題目,因此她擁有了良好的分析能力。
而我正好相反,我不喜歡背一大堆的文法規則,不喜歡解題,因為背了會忘,所以我乾脆就不背了。中文的文法書也很快就被我淘汰了,換了一本原文的文法書,想說把它當成工具書來用。於是我跟她的差別越來越明顯。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我所欠缺的"分析題目的能力"。
我個人目前的學習方法是: 閱讀報章雜誌、小說、聽廣播、偶爾看看教學節目。單字跟文法當然就從閱讀的教材裡吸收。一路從空英到Advanced我的學習過程還算蠻快樂的。英文對我來說是需要時間累積的,而不是背出來的。接觸英文的時間可以說相當久了,保守估計至少有七年了!英文也慢慢從學科轉變成興趣,我想很快的我的方法又要做些調整,增加一點挑戰性,這一切都是為了讓自己的英文不斷的進步。以前我也沒有背單字的習慣,因為我覺得看多了自然就知道了。但是隨著閱讀教材難度的加深,我也漸漸作了些改變。現在,我又體會到自己的文法是不是真的需要加強!?在閱讀的過程裡我真的很少碰到文法問題,很多都是單字量不夠。我目前閱讀的教材分別是英文報紙跟Advanced,雖然它們寫作的方式多少有些不同,但是看久了,常出現的文法也就那幾個。有時候我甚至覺得它們只是為了給讀者更多的資訊,才把句子寫的那麼長。雖然幾乎都看的懂,但是遇到一些稍微有點程度的文法題,就陣亡了。有些基本的甚至因為時間久,沒接觸就忘了。我該怎麼辦?我不想成為考試機器,但是我要怎麼加強我的弱點(文法)呢?我是決定把我唯一的文法書拿起來翻翻,把一些比較常見的看一下。不知道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我的方法與認知有錯嗎??
大大小小的考試實在是太多了,在台灣"考試"更是常見的一種篩選學生的方法。考過多益跟英檢,也不覺得我有多吃虧,但是如果是TOEFL, IELTS,就不一定了吧。不知道各位都怎麼念文法呢? 我現在其實很矛盾,希望各位能給我一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