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台大的考題,大家共享之
長聽力:
月亮的成因:
老師和學生們在討論月亮可能的形成方式:
有三個理論:
1. It was believed that the moon and the earth were formed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same material.
But then wouldn’t the moon have as much iron as the earth.
2. the moon was formed elsewhere in the solar system, and then it was captured, sort of speak, by earth.
But study shows that the young earth would not have had enough gravitational force to stop a body the size of a moon from traveling through the solar system and pull it into orbit.(考一題:為什麼此理論不合邏輯)
3. Big splash theory (重點!)
The new young earth was hit by another big planet. Most of the colliding planet entered the earth and became part of it. But the huge impact created a vapor that shed out into space and eventually condensed as the moon. Because this material came mostly from the earth surface crust, not the iron core, the moon contains almost no iron.
另外還有敘述,說因為earth and Moon contain the same element—某種物質(沒看過的單字),所以 Big splash theory 較合理
這是聽力中唯一記得較清楚的題目,有興趣的話請參考0308真題,有類似topic
閱讀:
1. 美國的報紙業的興起:
1880-1890開始,由於技術的進步,美國的報紙業開始可以產出大量的報紙,也可以將報紙價格降低到一定的程度,每份似乎是10-15cents。一開始,是給一些較有程度的人看的,文章也有相當的深度。之後報商把市場瞄準一般中產階級,又因為工業化、教育的普及,城市化,以及薪水的提高,所以報商也變多了。到1900s,報商利用報紙做為廣告工具之一部分,因為有廣告的關係,所以報商可以以低於生產的成本提供報紙,而且仍有豐厚的利潤,此時報紙的發行人心裡面會針對一個廣告所要主攻的族群,進行特定文章及議題的刊登,也藉此吸引該族群的讀者來購買該報紙,進而增加廣告量。
Verb:
allied with =linked to
ready = available
問題:
imply: 從文章中可得知在1880年以前報業是還沒有那麼發達的
2.印地安人的一種慶祝儀式(Pitach)--前人JJ轉貼
關於native indians的一個ceremony,好像是叫什麼potlatch,for happy events(像生了小孩,繼承一個職位等等),然後講到這個ceremony的活動,feasting, dancing, long speech, giving gifts,,,,,, / 說某一印地安人的一種慶祝儀式,他們會在小孩出生,命名,結婚….等社會地位改變的重要時刻利用feasting, dancing, inviting guest and giving them gifts的方式來慶祝,如果客人們接受了禮物,也代表他們接受了主人新的社會地位。另外從此儀式也能看出此人經濟狀況,年輕人也能藉此認識其他村莊的人 /美國西北部土著人的一種儀式。類似於一種大家聚在一起大吃大喝唱歌跳舞的儀式,這種儀式不僅為了 紀念慶祝重大事件還能使主人HOST的社會地位得到認可。中間講到儀式的幾種方式,文章最後提到了這種儀式實 際是通過向主人贈送禮物來互換自己多餘的產品,是一種以物換物的交易。如果一個人接受了HOST的饋贈,那麼 他就要儘快舉行一個這種儀式並饋贈他人不低於他接受的物品價值的東西,這種方式其實可以調節整個Communit y成員的收入狀況。
1主題(a kind of ceremony)
2 infer題:接受禮物的人不可能出現下列哪種情況:選A receive gifts every evening( 因為他要儘快舉行儀式給別人禮物)
3 imply題: 這種儀式的作用:decrease the inequality
4 mask 指dancer 戴的一種面具
5 儀式中沒有提到的問題: prayers, dance ,music等。選prayer.
6.it指代:wealth
7 pitach是用來幹什麼的:是用來慶祝高興的事(比如結婚,生孩子)
verb:
feast—eating
vehicle—method
surplus---extra
3.因果相關的文章:(前人亦累積了大量JJ)
兩個看起來相關的事務,實際上並不存在因果關係,有可能是因為有第三個因子的影響。
例子一:學歷的長短和學成後的收入看起來相關,但是美國的millionaire學校念一半沒畢業就去賺錢,反而收入較多。此外,學歷的長短實際上可能和父母的收入有關。父母親的收入好,才能提供一個人有好的教育(此處有題!),所以我們可以說教育和收入間是有關連,但不見得有因果關係。
例子二:通常我們看到一個bus station,排隊的人越多,代表下班bus 快來了,也就是說是排隊等車的時間和等車的人數看起來負相關(前提是你不知道車的時間表),實際上兩者也無因果關係。 問題:如果你找二三十個朋友一起去等車,那是否代表bus馬上就會來呢?
感覺上是蠻無厘頭的文章,不會很難
最後一篇是商業型的文章,不過內容已被我忘記了
作文:35.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Attending a live performance (for example, a play, concert, or sporting event) is more enjoyable than watching the same event on television. Use specific reasons and examples to support your opinion.
皆下來到了本人真情告白的時間:
今天從台大回家時,心理只有一種想法:終於可以擺脫這樣的生活了!!
雖說成績並沒有特別突出 L:23 S:11-28 R:25 , Range 197-253,並不十分滿意,但可勉強接受。
看到咖啡店中的牛人朋友們不斷的在分數上創下高峰,但我只能說,經過這次考試後,終於知道自己的極限所在。也許人本來就是活在一種期望中,眾人對你的期望,長官、朋友對你的期望,可是我覺得,壓力最大的期望其實是來自於自己對自己的期待。
其實,我自己原來的英文程度應該算是相當不好的吧,原因很簡單,我一直認為英文是拿來用的,拿來說和聽的,所以對於文法觀念一項藐視,認為就算文法好,也代表不了英文OK。再加上市面上許許多多有的沒的教人學英文的書,好比說什麼自然學習法拉,天天聽同樣的真人CD,英文就會呱呱叫,更加深了我的認同。
受到這樣觀念嚴重影響的我,從國中高中時代, 一向就對老師教的文法不以為然,覺得那沒什麼用,當然我的下場也不怎麼好,每次英文大考小考總在低空邊緣中飛過,往往都是憑本山人”直覺式”作答法,管他什麼,感覺對了,選下去就沒錯的啦!不過這樣誤打誤撞,也是一路念到了研究所。
可是就在某一天,當畢業論文需要寫outline時,發現自己三角貓的英文,平常和阿都仔不管文法的亂盧,亂哈拉還可以隨便屁一通,但當要正式寫文章時,卻難過的要老命!甚至是在求職準備履歷的時候,連英文履歷都寫得痛苦萬分。
出社會後,工作了一陣子,突然覺得,讓我的英文再這樣擺爛下去,難道這一輩子就註定是如此嗎?尤其在商業界中,每每強調英文溝通的重要,我自己心裡就開始掙扎,是否真的該作些改變。之後,我做了一個影響前途的重大決定:把工作給辭了,專心來拼英文。我採取的策略是,先去補習班補習,管他TOEFL或是GMAT,都一起先補一補。我覺得台灣的補習較業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在短時間內整理出一個方向,讓對這個考試毫無概念的人,可以較快上手。不過,根據我的經驗,要進一步追求高分的話,還是多參考咖啡店上的牛人群們的經驗,自己狠下心來提升基本工,才是正途。
在這段為期不算短的三個多月的時間中,我也曾經做過大夢,幻想自己只要如同牛人一般拼命,應該也會有很好的成績。不過…..我想可能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吧,當第一次GMAT考完時,看到關鍵的畫面,我只有一個動作………就是把成績給取消。雖然已經拼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但是,我終於發現我自己並非牛族或熊類的事實。我只是普通人,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把一個原本很不行的語文能力,突破到超凡入勝的境界呀!
受到了重擊之後,僅接下來,就是TOEFL的考試要登場了。
接下來十多天中,每天平均K 10個小時左右,其間沒主動和任何朋友聯絡,連最好的朋友都度爛我,說不明白為何一個考試可以準備到六親不認。我想,大概只有各位咖啡店的朋友們,心裡面才能理解這樣的感覺吧!
最後,終於到了最終一戰的時刻,開戰前,我就下定了決心,不論考試結果如何,這三個多月的單純讀書生活,到此就要告一個段落。
11:45,騎著車去台大,天公並不作美,雨下不斷,而且這幾天溫度奏降,冷得不得了。接著,進去報到。第一次考,完全沒有經驗,拿到信封發現要自己寫上成績單寄發地址,挖哩勒,ETS你難道不知道有人不會把自己家地址隨時記在腦中的嗎??害我衝去打電話回家,也還好家裡有人在,可是當我返回登記地點時,排在倒數幾個中。不過看到一個更無辜的仁兄,他好像把TOEFL考試的時間搞錯了,明天中午的考試結果早一天跑來,結果沒有他的名字(在此再提醒一下各位要考式的朋友,千萬記得要把confirmation列印出來帶在身上),不然光憑口說,考場工作人員只會叫你自己打給ETS,得知結果後也是冷冷的叫你明天再來,完全不helpful!在此也小小抱怨一下,我覺得這裡的工作人員態度蠻冷淡的,考生其實心裡都很緊張的,而且又不是每個人都有考試的經驗,又看到工作人員動則以命令口吻,對考生支來喚去,更加深每個人心中的緊張感,和我去考GMAT比起來,工作人員是外國MM,長的漂亮不說,態度又很親切,就算我已把成績取消了,可是我也覺得很值得!而且以設備相較,GMAT忠孝東路考場的電腦都是液晶螢幕,而且很新,相較之下,我今天用的耳機就有些不太靈光,左耳有點接觸不良,要維持一個角度,才會有聲音,如果這耳機正常一點,搞不好我還可以多個3,4分呢!
在經過了三個多月的煎熬後,終於要告別這樣的生活,每天與圖書館為伍,這樣的日子說起來,尤其對於已經在職場上有一段工作經驗的我而言,已屬難能可貴。接下來,我想語言的學習應該是一輩子的路吧,對我而言,考TOEFL這應該僅是開始而已,還有許多的地方需要努力與加強的吧!
那有耐心看完我這麼一大段叨叨續續的朋友們,真心的給各位建議,JJ有用的地方主要還是以Reading為主,其中的Verb同意字部分真的重要!聽力部分則建議只要看標題大綱,瞭解出題範圍即可。我受惠於流浪貓所整理的資料,非常感謝!!若時間上允許的話,建議可以用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搜尋一下相關的Background Knowledge,對於增進個人功力將有莫大助益!
此外,聽力方面我這次準備的時間較短,僅聽完PP,真題部分則是跳著聽,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按照我考前兩天才悟出的心得,應該再用一次橫向總結,也就是將各種不同類型的文章分開聽,比方說今天專聽天文學方面的內容,再搭配上閱讀資料複習及Background Knowledge同時進行,聽、讀雙向一起吸收,應該會有比較不錯的效果吧。
最後,祝各位咖啡店的朋友們,早日能夠拿到自己所想要的成績,申請到好學校,新年快樂!!
附加檔案一份:自製聽力真題分類表,便於聽力橫向總結使用,歸納出各年度真題中聽力部分中的TOPIC,參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