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最後一輪還是有希望的! 7/10面試, 隔天拿到offer, 看著台北的天空,我居然哭了起來,捨不得可愛的台灣和朋友親人, 但是還有更多的夢想去實現和挑戰, 趕快上來傷心分享經驗,希望對未來要申請歐美學校的人有所幫助… 我昨天寫了一個多小時,結果上傳時居然消失了…再來重打一遍…
我希望我的經驗對大家有幫助,有問題都可以跟我聯絡,還有希望可以認識在歐洲念回來的MBA和今年要去的,大家一起互相加油!
*profile:
female
3.5 yr working in banking (strategy, marketing), nonfit and family biz
1 yr French exchange in Belgium (NCCU)
summers in US,UK,JP….
GPA 3.56
GMAT 650 等等有分析
TOEFL 103
*拿到interview的學校
Wharton 2nd round
IESE last round
IMD 6/1 round (mid round)
*拿到offer的學校
IESE
IMD就不去了面試了.希望他們再open給台灣的candidate,他們有country quota
*美國學校申請心得….
“GMAT畢竟是美國人發明的…要申請好學校至少要710+比較不會被比下去”
我gmat, ibt都只有考一次,考差了,建議後人不要因為數學考好就忘了控制verbal的時間,我verbal後2/3用猜的飛過去..哈哈…但是我不知道哪來的一口氣,我就是要用這個成績申請…我會找到愛我的學校…(哈哈..不要學…)Wharton拒絕我的理由就是gmat的verbal真的太低 (50%),建議我重考再申請一次….(我有做feedback)…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當場打醒了我從申請以來一直掙扎的迷思—陲涎美國學校在亞洲的名氣….我其實在歐洲待過,一直深愛歐洲的人文氣息,藝術成就,生活態度,最愛的是diversity…美國對我少了那麼點的吸引力…還有我不那麼愛瘋狂的資本主義也是理由之一
*歐洲學校申請心得
“早點申請”
學校class size都偏小, 面試的時候面試官瘋狂的說”今年真的滿了,最多給明年的,waitlist的機會很渺茫” 應該有重複一百次…而且未來歐洲的申請人應該會爆增..大家要盡量丟早一點的round,像我這樣是很冒險的.差一點就又多等一年…
*選校心得,why IESE
“current students,校友,campus visit真的才能告訴你是不是就是他了…”
我覺得看再多的資訊都不如跟校友聊一聊,有機會和能力的話去學校更好…IESE學生熱情的分享(和ebyaya交情太深,去學校認識的同學們…),每多聊一次,就多愛IESE一分. 倒是其他學校的校友沒讓我那麼….,他們都是厲害的角色,但是我很傾向softskill和sincereness很突出的學校和學生…
social entrepreneur strength,diversity, casestudy, class size, Barcelona and Spanish 是我選校的理由…我太愛Gaudi和Miro我硬是要講,哈哈..去了一趟和面試完讓我感受學校小而美且培養出邏輯清楚又有親和力的學生…我認識的學生和面試官都展現了驚人的思考邏輯和待人的誠懇….我早就中歐洲multinational culture的毒…我同時也認為未來想在global firm工作,要盡量讓自己暴露在極端diversity的環境下.
*interview的心得
“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想清楚why”
你個人的storyline很重要…問的問題前人都寫的差不多,就是人生每階段的why,我認為面試官是在看你的一致性和softskill..還有你散發出來的特質和學校合不合..他會問到覺得你說得很清楚了,在繼續下一個問題…IESE
---自我介紹一下,但是給我文件以外的資訊,告訴我還不知道的你
---你提到交換學生,說說早期受到的影響和交換的經驗
---你提到父母的影響,說說family biz
---為什麼要離開舒服的環境去唸書並且成為IESE的一部分
---畢業後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嗎?那intern的想法呢?
---突然冒出一個時事題:談一談food crisis,說說你會怎麼做 (重點是你分析的邏輯而不是結論)
---什麼問題要問我…我其實最愛這部份,分享到面試官的特質和故事,讓我更佩服這間學校能夠吸引和培養出ethical leader
我在回答下一個問題,都會回去呼應之前的回答,因為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把你的
storyline說清楚,要前後呼應提醒讀者,哈哈,不過我很愛講話,所以有逼的他有
問題說”xxxxx, shortly回答” 哈哈哈哈笑死我…
面試官很出色,親切但是不失俐落,與wharton比較起來,我認為這種有深度(當然跟時間長度很有關係)的面試比較有雙方的瞭解.wharton就是很制式的問why MBA,why now, why Wharton, hobby,我其實覺得面試官沒看過你的essay差很多,又只有短短的半小時,會比較難有深度的交談.
希望有所幫助,大家都能找到適合的未來,祝申請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