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收到 INSEAD 的 offer
是我心目中不分軒輊的前三志願之一
內心當然相當高興
卻又不知為何出奇的平靜
雖然其他學校的結果尚未出爐,不過還是先分享升請 INSEAD 一路來的過程給大家
首先,要先由衷的謝謝傷心咖啡店
因為工作上的關係,選擇了不透過補習班跟代辦來升請 MBA
本來身邊並沒有認識其他的升請者
所以剛開始走這條路是非常孤單的
但是傷咖改變了一切
傷咖上認識了讀書會的同好,得到OG,GWD,天山的範本
了解許多前輩過去辛苦的經驗,看到令我持續下去的激勵文章
遇到其他往相同目標的朋友們
可說我約有8成的升請訊息都是由傷咖得到
所以在此非常感謝
背景
GMAT: 710 AWA5.5 一戰
大學: 理工主修 管理輔修 GPA3.1
工作經驗: 到入學正職3年 實習2年 (經歷汽車,網路,科技業)
GMAT
please refer to: http://www.formosamba.com/phpBB3/viewtopi ... 22b1d5f699
Essay
我大約從5月開始寫,寫到9月
說真的,我對於寫作的東西是非常的不在行
不過的確發現讀 gmat 的過程有讓我大大的進步
我一開始是把 essay 題目分成下面幾種:
accomplishment (250 each)
ethical dilemma (500)
extracurriculars (500)
failure (500)
impact (500)
innovative (250)
leadership (500)
strength & weakness (500)
why mba why now (1500)
然後根據我要升請的學校,找出最大字數,也就是()內的數字
寫滿後,再對各個學校要求的字數做刪減動作
一開始我約花了兩個星期做 brainstorming
把所有不管可寫不可寫有沒有相關的事情全部列出來
其中有很多過去做過有趣的事,卻無法 fit in 題目
但透過這 process 也讓自己了解到什麼是有趣什麼是無趣的 topic
也比較能想像讀者想看的是什麼
再來感謝板上戰友借了兩本關於 essay 的書
我把每篇都看了幾遍
並且做筆記,看是否有我可借用的寫作方式
個人來說,我覺得這在千頭萬緒時是非常的有幫助
最後 finalize 的文章就有這個時候整理出來的重點
根據自己在工作上的經驗,個人覺得賣這種選擇太多的東西給別人時,需要特別的 selling point
因為大家升請都有基本功,所以重要的是需要凸顯一兩點特別重要的,focus 在這上面.
不然如果自己認為什麼都好什麼都想說,反而會失焦,讓人記不得你的優點到底是什麼
所以我主打兩點
1) technology background
其實這本是我的缺點
因為待過許過稍微不同的產業,又是在不同的職位
所以可說是啥都懂些,啥都不精
但也是我特別的地方
為此,我的 strategy 就是說,其實我是想把這些稍稍不同的產業做整合,所以需要在個各產業的經驗,也需要在個各不同的職務學習
如此讓我有一個 focus goal, but diverse experience
2)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主要是強調國內外的工作經驗,生活經驗,遊玩經驗
再跟每個學校 offer 的 international program 做連結
讓學校知道我對他們的 specific program 有興趣,而且我可以offer此program更多的 contribution
其實這種大方向要想並不會太難
但要變成實質的文字就讓我很困擾
基本上,我都是利用上班搭捷運的時間思考
然後靠週末把想法變成文字
寫的時候,先把所有想到的東西就寫下來,完全不管文法跟邏輯
如此一來思緒才不會被打斷
寫完第一個draft後,開始一句句改
一句話大概要花5-20分鐘不等
整篇下來一整天大概跑不掉
句子改完後就是每一個字改,這又要花很多時間
改到最後大概會經歷4,5個revision
這部份結束 essay 大概就完成了7成 (但也過了幾個月的時間)
然後就開始針對每個學校做 tuning
我個人是不會為了學校的風格去改變自己寫的方向
但會去迎合學校特別的強項做加重的部份
像 INSEAD 我就更加強調 international,跟我想去歐洲發展的夢想 (其實只是想玩)
自認學校的東西上網站看就有了,所以我都只是把網站的東西 rewording 過
template 的部份我給了4個人 review
specific 學校則給3個人看過
其他的自己看看就算了
essay中,工作與玩樂 related 的 topic 大概是 7:3
不過我會再 application form (非essay的部份) 裡面多寫些extra curriculars的東西
也會把我的興趣或過去做過的活動引用在我的 career goal 上
推薦信
我準備了3封
一個是上份工作的老闆
一個是現在工作的同事
一個是以前做網路設計時的客戶
因為許多考慮,我並沒有現在上司的推薦信
對於可以多附上推薦信的學校,我是三封都會給
只能兩封的話就是同事跟客戶選一移除
當時有在想是否要給名人寫,後來還是覺得跟工作上的交集不夠深入,所以放棄
School Visit
恩... 沒做
沒錢也沒閑,個人並不看重
但我相信有做過 visit 的是會對學校更了解
面試
其實我的第一個 interview 做的奇爛無比
當時因為工作太忙
essay 丟出去後就把整個升請的東西放腦後
想說反正就是 interview,大概跟工作面談差不多吧
結果就是,interview時腦袋一片空白,什麼東西都想不到
也因為這個教訓,我開始認真思考面試這個問題
我把面試問題分成以下幾個
difficult experience
my weakness
my strength
failure example
leadership example
role model
problem solving SOP
tell me about yourself
why mba
why particular school
接下來每個問題都把答案想好
並一句一句想台詞
就算是 essay 寫過一樣的 example,也必須重新想
因為寫文章跟講話用的詞會不同,句型也差很多
我拿錄音筆把所有台詞錄起來
每天搭捷運就聽
其實正式面試時講的不會一模一樣
但因為有背過,很容易就穿插的講
我面談的 INSEAD 校友是一位外國人
我們約在某飯店的咖啡廳
是台灣某汽車雜誌的創辦人
也是理工背景
所以我在跟他交談的時候就很有東西聊
而且感覺跟美國學校的面談都差很多
內容一點都不制試化 (所以也不記得他問過的問題了)
面談較像是一個新朋友想要了解我過去的背景
且有大半時間是在講我們兩個人對事情的看法
好比我們就對汽車業未來的發展講了好一陣子
然後他就開始跟我分享他創業的一些經驗
interview 過程因為很隨性,所以也很好讓我發揮
可主動的給對方看過去做過的作品,或曾經有的成就
因為此校友離開學校好多年了,我還跟他多介紹了學校新的一些 program,並暗示我對學校的強烈興趣跟 commitment
總共講了約一個小時的時間
follow up 我有感謝面試的校友
並且通知學校我的面試已經完成了
本來 INSEAD 需要 interview 兩次,但找不到其他有空的校友
雖然我有request,不過校方還是說 interview 一次即可,並且說不會影響到我的 application
心理準備
一開始準備essay時是痛苦佔大部分
只要一有空腦中就是想 essay topic
平常周日晚上回家就是睡覺時間了,只能犧牲週末來寫東西
所以很少有空跟朋友聚會,也沒什麼休息的感覺
常常東西想不出來會沮喪,但會告訴自己有時間心情不好就是太閑了,要趕快回去寫essay
也會懷疑是否有必要這麼拼,覺得跟我愛好自由的天性不太 match,這時又會告訴自己太閑了,要趕快回去寫essay
反正就是用忙碌來轟炸自己的心情
等 essay 寫到後半段就開始覺得挺有趣的
像是在跟別人介紹自己的一生
一直反覆修改又像是在寫情書
這時心情上有點像是苦盡甘來,所以只要撐過一開始的痛苦後面就會好很多了
填 application 時只有覺得很麻煩,可是都走到這一步,只好硬撐下去
當東西都丟出去後,感覺就很灑脫
覺得反正能做的都做了,也算盡人事聽天命
所以整個後來面談的 process 都滿 relax 的
反正輕輕鬆鬆是要等,緊緊張張也是要等
那不如讓自己好過一點
到此,算是過去大半年的一些經驗
提供一點自己準備的方法,希望可以對其他咖啡店的朋友多多少少有所幫助
也希望大家都升請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