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我可能是第一個申請失利還厚著臉皮來分享的人吧



特別感謝下面幾個人,在素未謀面的情況下(在winter gathering之前根本沒見過面),即很熱心的解答我的一些疑問:
Ken和小君:每個人都說你們人超好的,這個我感受最深,我有多想去西北你們是知道的,不能和你們一起生活真是遺憾。
Chinghao Wu:學長,你是超級大好人,感謝你這一路對我的熱心指導,自從聽了你和Angela分享達頓的生活,我更加確定這是一間很棒的學校。(還有已經被學校錄取的Louis也是很熱心,感恩哦)
Allen, Adams, Sean (Opeman), and Fujen:謝謝你們在百忙之中還是抽空解答我的疑惑,真的非常感謝,我相信因為你們,會讓學校更加肯定台灣的學生。雖然學校一點都不喜歡我

過去幾個月在這裏認識了很多好朋友就不用一一唱名了,大家不吝惜與我分享申請資訊,一路相互支持、打氣才能支持到現在,點滴之恩,當湧泉以報,我會記得的。我祝福已經拿到offer的人留學順利、求職更順利,更是十二萬分的祝福其他人在未來一兩個月能有好消息。The right school will find you!!
然後我們就可以



先簡介一下我的背景(失敗案例也是得簡介背景的

1998 NTU Accounting, 1998 CPA, 2005 CIA
GMAT: 700/4
TOEFL: 257/5
GPA: 3.46/3.55
W/E: 6 years with Big 4
Applied: Kellogg, Darden, ROSS, Chicago, Wharton, Berkeley, and UCLA
Interviewed with: Kellogg, Chicago, Wharton, Darden, and ROSS
我最好的成績就是waitlisted by ROSS,這也是我今年是否能順利出國惟一的希望。
2004年我去了美國幾個月,那時侯親戚提出他們要贊助我去美國”深造”,而我在美國幾個月的經驗也令我覺得這會是一個很好的開拓眼界的機會,this is the trigger point of my MBA dream,不過由此可知,我的動機和多數申請top MBA的人是不太一樣的,但此時我還是不確定,接受別人這麼一大筆錢去念書,只是為了去開開眼界是不是有點自私(任性?)的作法。
5月底回台灣,報了美加的AT,一開始補習時很勤勞,不過後來就很懶(可能因為想出國的意願不夠強吧),因為模擬考第一次考660,第二次就考了680,大家都知道補習前四週老師都說先不要練習OG,在這種情況下就考到這種分數,對那時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也沒有一心想申請top 20的我來講,覺得這個分數就差不多了吧。
所以第一次考AT時,我連OG的SC部分都只算勉強做完兩次,其他部分就不用講了,也沒做什麼GWD,機經,我當時一天到晚就是看英文雜誌,因為我不想把時間只花在考試的準備上,我覺得若是為了出國念書,大量的閱讀才是增加英文能力最踏實的方法。結果我真正考試只考了670,也不過就和我在美加考的差不多,但我當時真的一點也不覺得這個分數不好,所以我說我不知天高地厚吧。
同年9月,我去RAS上班,因為我覺得藉由這個工作,不只我會更有國際觀(客戶及部門人員組成),案件性質也更有挑戰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近9個月沒工作的我,一下子被”加薪”了一萬好幾千元,不過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忙碌的工作讓我幾乎忘了我曾經動過出國念書的念頭,像我這種沒什麼企圖心的人,覺得領這種薪水領到死也夠了(哈哈,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另一個例子,這大概是別人所說的motivation不夠吧)。
當然後續又有一些事讓我重新思考是否出國念書,而最終做了申請top MBA的決定,在這裏就不多說了。但老實說,即便到現在我還不知道,像我這種隨遇而安的人是不是不適合去那種一天到晚就是在為找工作而忙碌的生活,特別是我並不想做IB or consulting,我想做的事(進產業,由行銷方面做起,最後做一個general manager)可能很難找到工作,所以其實我一直是抱著開拓視野、挑戰自己的想法來進行我的申請,也不是為了更高薪的工作才申請top MBA的,不知道這是否也是我沒有申請上學校的原因。
等我下定決心出國念書,又是一連串的decision making,要申請什麼樣的學校,要不要重考AT或托福,要不要找代辦等等。我認識了一些人,發現730以上的人比比皆是(我指的不是5、10個,而是30個,還不包括我不認識的人),當然也就了解670對於申請top 20是不夠的,所以去年9月底才決定重考。我想說以我的實力和工作上用到英文的程度,要求重考要考到730絕不過分。也許有人覺得我考了700還不知足,我想表達的只是,我並沒有好好利用我的優勢,這是我犯的第一個錯誤,因為對申請了解的不夠多,直到去年底我都還不知道,原來at分數高可以增加拿到獎學金的機會。所以大家也許不知道,我在申請過程中的第一個挫敗,並不是西北的rejection,而是第二次考at只考了700分。(如果只看今年申請的結果,我覺得700還是不夠的)
我犯的第二個錯誤是,9月底決定重考時沒有先以670分數申請第一輪。我在7/31離職隔天馬上跑到大陸待了快兩個月,我的essay在那時侯就寫好了,但我卻沒有在準備AT的同時先去申請第一輪,雖然我知道自己失敗的原因絕不會只有這一點,但我還是有很多的資訊讓我感覺(我說感覺就是我個人的猜測啦),如果當初有申請第一輪,也許機會會好一點。
我的分數不管是GPA、AT或托福都很普通(以申請top20甚至30的人來比較),所以是以工作來取勝,不過這個部分adcom的人是否appreciate我也不知道。華頓的面試官是很誇獎這個部分,不過卻是連wl的機會都沒給我。我覺得自已工作強的地方,並不是事務所有名,或我待得久、還是待過不同部門,而是我做的事情真的就是那種make a significant change to an organization. 我被徵召到PD就是為了去負責一個project:把電腦審計人員引進一般的查帳流程,這involve的層面之廣,如果是有在Big 4工作過的人就可以了解,此外導入一個全新的查核軟體(所有查核工作電腦化),是另一個重要的project。但是當然這些計劃對非我們產業的人,聽起來是很無趣的。後來在RAS的時侯,我體驗到另一種teamwork,因為多數project,我的team包含客戶的人員,就算不論案件本身的性質,光是去manage這種team就已經是另一種挑戰了。不知道是不是這些東西我沒有好好的去發揚光大,所以申請的結果才會這麼差。
到現在為止,我都還在思考我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因為這沒想清楚的話,不要說沒機會補上ROSS,再申請一年也還是不會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