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我考過三次托福
第一次去年9月 23/12-29?/27 253(4.5)
第二次今年四月 23/10-28/28 250(4.5)
第三次今天 27/12-28/29 227-280
感謝傷咖上各位網友分享的心得,讓小弟這一次的考試終於過了學校的要求,我的考試歷程比較曲折,去年九月考過第一次托福,第一次考時還不知道有傷咖,橘寶書,機經,只是將PP伴侶聽了幾回,然後將賴水信的文法書看了一次,寫了題目,練了幾回作文,就去考了,那時目標設定在通過250,可以申請一些名校的標準,結果是253,還算過得去,所以我也沒有再去考一次。
直到今年一所心目中理想的學校接受我,但要求我托福三個項目都要過25(全美好像只有這所學校這樣要求),我的聽力一直都比較差,之前練習也都是沒頭緒的亂聽CNN、BBC之類的,不過心想第一次考都有23了,應該再練習一下就可以了,所以3月中報到了4月4日的考試後,準備的不是很積極,那時還在準備論文、看推理小說、學日文,只是晚上回家時聽聽PP伴侶,也還不知道有機經、橘寶書、傷咖,結果考出來的結果讓我很挫折,雖然還是過了250但我要的不是這個阿,想當然的開始緊張起來了。首先面對的是找不到考試位置,後來很幸運的遇到了5月2日的空檔,而前幾天我還差點花幾千塊買位置,但交易失敗,我也因禍得福的不用錢又報到位置。這次的考試因為沒有退路了(還不知道6月可以報),我開始研究起橘寶書、和機經的用法,也痛定思痛的針對聽力來補強。我從網路上抓了新東方的聽力練習光碟、考古題每天練習超過五小時,感謝老天,今天的分數讓我過了學校的門檻。
短聽:
記不得了,但都很長來回好幾次。
長聽:
鳥類棲息地和瀕臨絕種鳥類的文章,前人JJ很詳細,題目也相同。
印地安人Folk tales
這一篇橘寶書寫得不是很詳盡,我盡量補充一些。大意是講美國印地安人的folk tales是口傳的而不是用寫的(考題:強調口傳的意義在於點出story teller的重要性),而說故事者會用兩種方法來加強聽眾的印象,一是repetition重複強調一些事件,第二是用特殊的number來與英雄連結,類神秘數字之類的(有複選題),然後現代讀者對不同版本(version)的tales很難有比較深的理解原因在於不同部落(tribes)的說故事者都會根據自己部落的文化來增添故事,所以不同版本的故事其實代表了不同部落的文化。(考題)
地中海的形成 橘寶p.469
首先提到直布羅陀海峽,然後學生說很早以前地中海幾乎是沒有水的。接著教授就說了證據在於有一種bichloride是水蒸發後會留下的化合物,然後學生就說在地中海底部發現這種物質嗎?教授說不是,發現的是一種m開頭的化合物,但這種化合物是上述物質被水溶解後產生的,因此可以間接證明,但最後教授又說爭論還很大需要科學家繼續研究。考題比較tricky的就是,科學家發現的是哪一種物質,答案應該是m開頭的而不是b開頭的。
馬斯洛Marslow的人類需求五個層次 P.660
很簡單的題目,對照圖來聽不難。最低一層是physical needs教授就講了保暖才會思淫慾之類的,這是最基本的需求。重點是問Marslow的心理學跟之前的Freud和Spinser有什麼不同,Freud關注潛意識,Spinser則是行為學派的傳統強調懲罰,而Marslow是從正面的角度來研究心理學,但最後也提到他的樣本非常少,像林肯、愛因斯坦、羅斯福之類的。
長對話有女問一男要不要去歷史的讀書會,男的就白爛的說自己對天文多感興趣,前人的JJ很詳細,只有兩題很容易。
閱讀:
閱讀一直是我比較有把握的部分,平時完全沒有練習,這部分我想跟日常多接觸英文文章有關係,多看自然就不怕閱讀了。
snow flake的形成 P.493
橘寶中出現頻率很高,內容是講雪花形成的pattern of formation,受制於很多因素,主要是濕度和溫度。第一段提到研究雪花的形成可以增進我們瞭解包括冰河等更廣大自然現象的瞭解(有題),以及雖然每一個雪花看起來一樣但卻是unique with respect to its detailed crystalization(考with respect to的代換) 。接著舉了一位叫Langer的教授,致力於研究雪花的形成,他希望找出形成的公式,但文中指出這是件很難的工作。
narwhale獨角鯨 p.735
橘寶書很詳盡了,不多說,注意身體最厚的的部分是behind the flippers,考題選這個就對了。
定年的理論 p.303
橘寶中這一題的內容很少,我盡量寫詳盡一點。第一段說定年(dating)對於科學研究是很重要的,很多科學都需要包括考古學家,人類學者等(有考題問那一句提到科學家需要)。第二段說有兩種定年的方法,絕對定年和相對定年,但這一篇主要都在談相對定年(主旨題要選a particular method of dating),相對定年究是說如果科學家發現了一個50呎深的陶器和一個70呎深的陶器,那他就可以假定70呎深的比50呎深的年代更久。第三段講相對定年的理論基礎,就是基於地層的累積。相對定年有用但也有缺點, 因為火山、斷層的關係,地層會發生變動,而且各地沈積(sediment)的速度不一,所以有時很難斷定。問題中比較tricky的是問火山活動造成什麼影響,選項有干擾,不要選影響科學家之類的,要選造成物品的位置的變化。
美國家俱業的轉變 p.281
機經很詳盡,就不多說了。
TWE:
你認為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所學到的來給薪水嗎How much their students learn?
最後再多提一下自己這一次的準備方法,雖然CBT不知道壽命還有多長,但希望朋友們不要多走冤枉路,浪費自己的精力和時間。我沒有補過習,聽力前兩次都是23,可見沒有多強,這次可以23到27,我自己認為跟方法有關,這20幾天,我的練習材料有
1.新東方的聽力CD,網路上可以抓到,內容大概是從1990年代到2000初頭大陸筆考的聽力題目,好處是幫你分類整理好,可以隨機聽也可以有系統的聽。
2.考古題,同樣也是網路抓的,我把1995到2004的聽力都做了一遍,文法大概作了五年差不多15個回合。雖然音質很差,但要強迫自己聽,如果這麼差都聽得出來,正常情況應該就不會有太大問題,文法我建議大家可以再抓一個太傻做的程式,裡頭就是十來年的文法考古題,重點是有解說,一定要知道自己錯在哪,否則做一百遍也沒有用。
3.Deltakey的托福光碟,我是在最後三天才發現這個好物,跟新東方聽力光碟不一樣,理面的題目是出版商開發全新的,而且介面設計得很好,不管是聽力文法都有很詳盡的解說,缺點是腔調太重,不知道是哪一地的腔,而且音質太好都會聽到說話者口水黏黏的聲音。
至於橘寶和機經,我的建議是橘寶可以翻過一遍,重點不在於背下來,而在於知道這個東西是什麼!第二次考試我遇到peat boat和zone of avoidence這兩道聽力,如果當時知道它大概是什麼,就不會聽得很辛苦,JJ的用處在讓你安心。考前一兩天再看這一期的JJ就好。
第一次發言,就勒勒長,總之希望大家都可以考到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