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eneshen \$m[1]:上面兩位C大的分享真的是很有用的資訊,感謝。
不過我還有問題想發問:很多人以前是沒做過IB或是consulting的(好啦,就是我),我對這種行業的「操」、「苦」也都是聽說,並不是因為薪水高才覺得吸引,而是怎樣的「操」法,還有IB到底是需要什麼樣特質的人?我相信滿多人都是想換個跑道才去唸MBA(好啦,又是我),將來唸完之後對於工作的定位選擇也會也些改變,如果眾位大大願意分享自己找Intern or full-time job的經驗,或許我們後輩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另外,聽說IB很在乎hire以前是否有IB/consulting經驗的人,那沒有這方面經驗的是不是就遙不可及了呢?
想請問那IB or Consulting是什麼方面吸引你? 講白一點IB or consulting就是拿生命去換錢,都是一個專案(or承銷案)一個專案做,做的沒日沒夜,換得一堆錢,然後早早退休養身體去. 除了錢,我想知道它們還有什麼地方吸引你的?
大學畢業進去IB or Consulting當analyst or business analyst,其實都是打雜的, 拿IB來說, 唸完MBA進去當associate,好一點,另一個高級打雜的,因為你就是要負責做powerpoints, 負責聯絡客戶,負責印報告,負責binding,負責跟印刷廠連絡,談deal? 等做到Managing Director再說,連VP都只是陪MD去哈啦的,不做到MD,你是沒有機會跟大老板說話的,頂多DD時跟VP在旁邊抄筆記,回去打notes. 要不是錢, 很難有人會想要每天工作16小時都是在做有點秘書性質的工作,偶爾跑跑model似乎比較專業了,其實也就是客戶先講好要出啥價格,要怎樣的換股比,analysts or associates去justify數字,這也是之前為何開發金搞三合一四合一,估價公司從HSBC換到Morgan Stanley,結果出來都一樣,這就是IB的現實. (sorry我有點偏頗,只是呈現IB的另一面,我想讀過很多講什麼華爾街內幕的書的人都很清楚)
端看IB or consulting在你生涯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大部分人都是當做跳板,之後跳回別的輕鬆點的產業. Goldman的宋學仁算是異數,不過他也是抓緊了台積電這條大尾的,就吃喝不完了.
至於要怎樣特質的人,
1.大型IB or Consulting,
名校畢業自是不在話下.
2.
最好過去有finance background或是MBA是狂修finance or accounting的課去justify你有finance的sense, 要不然要你弄個資產負債表搞老半天搞不平,預測損益搞半天不知道sales怎麼breakdown,那可就不太妙了
3.
最好有產業的經驗, 畢竟會有一些contact或是產業知識, 才不會去DD搞半天人家做啥的都不知道, 這樣prospectus or models要怎麼搞?
4.
超級耐操外加很好的team player,有很強的溝通協調能力, time management要很好.
5.家裡有背景更是加分囉.
有上述條件, 拿到interview的機會就很大, 再來就是你自己臨場的表達能力以及英文程度了. 真的講實話,英文很重要, 學歷也很重要, 不是名校的MBA, 想進Goldman, Lehman, MS等大型IB, 很很很難. 不是名校都比你強, 而是, 站在recruiter的角度, Harvard Wharton一年畢業的加起來就1700個人了,遑論其他top 1~15MBA的學生加起來有多少, 隨便一小撮要做IB or Consulting就已經擠破頭了,很難輪得到其他學校的.
還有其他像大型VC/PE, 除了幾乎不校園徵才, 一年缺才一兩個, 到H or W晃晃就好了, 連top 5 MBA都很難進, 總之, 想進大公司 or 知名公司, 硬性條件很重要, 你要他的錢他的名, 人家也要看你是不是名校畢業, 夠不夠格帶出去跟人家談生意抄筆記.
其實綜觀上述, IB or Consulting要怎樣的人? 要聰明人. 簡言之你的IQ and EQ都要高, 高IQ讓你可以短時間搞清楚客戶在做啥,要啥,讓你可以趕快搞定models跟抄一份自己看得懂的筆記. 高EQ更是不用說, 一堆事要做, 沒有好的情緒管理能力或是抗壓性, 會很辛苦, 不如歸去.
So,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IB or Consulting, 做不到IB or Consulting也不代表你就比別人差或是白念MBA, 找到適合自己個性的最重要, 錢跟名不是人生的一切, 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或機運,或是意願成為郭明鑑,錢國維或是宋學仁的, like what you view MBA, 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