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的分數不是很理想...就不提分數了...實在太傷心了...

不過受惠於咖啡店很多....趁還有印象....回饋自己的機經給大家...
祝大家考試都如願得高分囉~~
引用前人的JJ...順便加了一些記得的...
短聽力~
1.有個男的去找教授,因為他的作業沒有成績,教授說他的作業沒有address到題目,
可是內容寫的不錯,所以他們約下午一起討論,再給他成績 !
2.女的抱怨雖然天天有唸書但是進度仍然落後了200頁
男的說他也有同樣的問題,他有個朋友介紹他去參加一個什麼東西
會對唸書的方法有幫助...
最後女的被說服跟他一起去參加看看...
考兩題...
一題是女的有什麼困難,一題是男的為什麼要提到某某人(他朋友)
Lecture
1.複製(P.596)
教授先提到侏儸紀公園這部電影,說雖然沒有科學真的在製造恐龍,但有在做類似的事,
講到為何DNA可以保存那麼久,是因為 dehydrate 的關係,(考:使 DNA 能保存那麼久時間的原因?)
又講到 PCR這個技術是可以精確的複製 DNA 片段 (考: PCR的技術對於 DNA 的貢獻?)
2.記憶的類型(P.619)
主要講即時記憶(sensory memory)和短期記憶(short-term),
即時記憶就是只會閃過一個畫面而已,馬上就會忘了,
短期記憶不到30秒就忘了,所以我們喜歡反覆念(有題)
還提到我們短期記憶大概能接收5-10個字,而且強調7個字是最適合,不分國家語言(有題),
後來結尾說下次再談長期記憶,於是教授開始提到一個短期記憶 的測驗
1) 主旨? (雙選題) 我選記憶的時間和記憶的量
2) rehearsing是? 我選類似repeatition的答案
3) 舉例對於中國的字數和西方的字數的短期記憶量是一樣是為了?
我選短期記憶的量不分文化
4) 問了最後那個短期記憶實驗的問題,忘了.
3.樂團指揮(橘寶書上沒有..但前人有分享)
主要是在說明masterpiece跟指揮之間的關係
1)指揮的責任為何?(雙選題)
2)為何表演前會先去握手?
4.海浪的形成(橘寶書上沒有..但前人有分享)
主要在講海讓是如何形成的,而知道海浪如何形成以及什麼時候形成有助於衝浪者得到最好的沖浪時機(考題),
後面有說到storm跟stone(發音很像)對海浪的影響~~要注意聽
1)影響海浪大小的因素? 我選風吹的速度
2)為何文中提到stone? 不確定答案...
閱讀
1.工業革命促進農業革命(P.75)
有關工業革命影響農業,帶動了都市成長,而都市的成長也帶動了工業進步,
跟橘寶上的不太一樣,主要是說工業革命改良了農業的用具,除了用具大量生產,
還有一些殺蟲劑等農業藥劑也大量的生產,因此農業的人力需求減少,
從以前一個農夫可養四個人,後來可以養七or八個人
(有題,意義為何?我寫有20世紀的那個答案)。
第二段提到,都市的成長帶動了工業進步,以Boston為例,一開始商人只在小城裡設立工廠,
(考到單字..to tap "surplus" farmer labor,我記得1.cpmeting 2.adequate 3.necessary 4.excess,答案是4),
後來因為蒸氣船的關係,使得大量失業的農民來到Boston的港口,
而商人因為要聘僱這些工資低的大量勞工,所以將工廠設在市中心,
因而帶動了工業的進步。好像還有一段..不記得了...
Q1.surplus=excess
Q2.下列何者不是影響僱用勞工人數減少的原因?
Q3.treamship帶來大量的移民..造成何種影響?
2.史前藝術品(P.152)
史前藝術現在所能見到的很少,因為難以留存下來,只有在金屬或石頭上可以留下來~
因為他們是比較耐久的artifacts
Q1.這些石像保留下來是證明了什麼~有些保留下來的東西是by chance
Q2.冰凍氣候的作用~可保存這些artifacts
Q3.冰封狀況下的arts 顏色仍然 vivid (vivid=bright)
Q4.提到歐洲,羅馬,那些留下來的arts來比較,歐洲的顏色己經不鮮艷了...
題目選何者敍述為錯?~我是選史前藝術not portable
Q5.作者提到靠這些零星的發現來研究是不完整的,因為這些現在殘存的東西是不完全~
考作者如何支持他的觀點=>靠這些零星的發現來研究是不完整的,
選by做一個結論,因為他的結論說那些殘存的東西是不完全的
Q6. inevitably tentative 這兩個字代表作者的什麼~ conclusing
Q7.文中有舉一個例子..說明這個藝術直到19XX年才被發現...這個例子有何意?
Q8.mask=cover(文中的前面提到發現史前藝術是by chace..因為藝術品可能被XX遮蓋住)
3.昆蟲能辨識食物(P.754)
昆蟲是天生的植物分類學.題目說到這種分辨的能力是在牠們基因中就 programmed( =determined)
好的,因些不用像人類最少要學一年以上才有辨法精通.(考,人和昆蟲的差別~學習分類的時間長短不同)
昆蟲可以利用味覺及嗅覺來分辨植物的種類,另外有時候觸覺( tactile=textural 因為其他是聽覺及味覺,好像只有這個能選)
也是重要的.例如 soybean原來就有2種品種:葉子有毛和無毛的.
研究發現昆蟲幾乎都會選擇吃無毛的葉子,所以無毛的長的比較差.
目前商業上的品種也因此都用有毛的品種,然而實際上除了毛以外兩品種都是一樣的,
有研究人員做了實驗:把毛剃掉,發現昆蟲就會去吃了!
(考,剃毛的研究是要證明?~hairy 葉子的 soybean 是不招蟲子的 )
所以觸覺在昆蟲尋找植物時也是扮演著重要角色的. dissuaded=discouraged
4.邏輯(P.556)
相關性不代表有因果關係〕人們往往以為有相關性(correlation)的兩個變數彼此之間是有因果關係(causation)的:
一 個造成另一個。譬如:教育程度和未來的收入有正相關,教育程度越高, 以後工作的收入就越高。
有的人便認為是因為教育程度高,所以收入高。
但有例外:卡內基中學教育都沒有完成,可是依舊成為了鉅富。
如 此的例子或許只能說這兩個變數之間的相關性並非百分之百,
但似乎也說出了有另一個變數在影響這兩者。(插入題)
第三個變數是他們父母的所 得收入。如果父母所得高,便比較能支持小孩的教育,
也因此長大後的所 得高。所以有可能是第三個變數影響這兩個變數,
而這兩個變數彼此之間並不一定有什麼關聯。
另一個例子是「當我們到達公車站牌時,如果現場等車的人越多,
則我們下一班公車到來前的等待時間就越短」,這是個負相關。
文中舉的反例是:我們偕同朋友一二十人一起去等車,此舉並不會使得下一班公車更快來。
真正影響的因素應該是上一班公車離去的時間。
因此,不論真正主導的第三個變數有沒有被找出來,相關性都不能直接推論為因果關係。
Q1.eventual=later
Q2.evidence=proof
Q3.substantial=significant
作文題目
144 Would you prefer to live in a traditional house or in a modern apartment building? Use specific reasons and details to support your ch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