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yurl.com.tw/36kg
有正有反(JHU),當作補充。
建議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
您未來的雇主或者有權決定要不要任用您的主管,若是台灣企業,極有可能不曉得這兩間學校的差別,甚至提起約翰霍普金斯,還會語帶敬意的假設您是不是念醫藥生化的留學生。
然而,資訊流動非常快速,據教育部資料,每年台灣有四、五千人出國念MBA(有點多?^^),這些人都經歷過選擇留學國、選擇學校的階段,也是未來散播資訊的節點,對學校的認知是會改變的,您不妨也可以問問大家對這兩間學校的印象如何,以作為參考。
小弟提醒您不妨再仔細看看您最後一篇回文的自剖,有沒有出現一些奇怪的對比?對您自己更有幫助的分析,是不帶感情的比較,否則因為一點點fallacy by default的不自覺傾向,而影響整個決策,就很可惜了。
例如:
1.「就算是讀的是全美有名IM名校,台灣人要留在美國找到工作的,這兩年來聽說只有一名學長」,即便上述為真,證諸JHU如何?找到工作的是華裔、ABC還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後者和我們大多數人的背景比較相近)?
2.「在台灣TB沒有名氣」,即便上述為真,對於您詢問的人而言,這樣的情況有無很大的負面影響到他們在台灣找工作?相對的,您是在假設JHU在醫藥生技的名氣會雨露均霑在MBA上頭,若您正巧從事醫藥生技領域的工作,這樣的思考是正確的,我相信您回到在台灣的藥廠、醫院、公衛部門都會有相當不錯的前景,但若不是,那麼就有點風險,您得賭賭看您不會碰到MBA的insider。
3.「他的學費便宜」,不曉得您有無聽過一個很糟糕但是卻很根深蒂固的rule of thumb:「敢收高學費的MBA program不會差到哪裡」,我曾在幾個搞人資的朋友裡聽過這樣的認定,他們都沒有出國留學,只能憑藉網路資訊、公司留學回來的人口耳相傳來協助分類應徵者。這樣的判斷準則很糟,但是在它被導正以前,我會建議您「自己享受」就好,別當成優點。MBA是項投資,就一個相對便宜的投資而言,我非常盼望是您具有獨到的眼光挑到潛力股(聽過經濟學家在路上發現百元美鈔的老掉牙笑話嗎^^)。
不知不覺打一堆,因為連不常上站的小弟都可以輕易發現您猶豫很久(版上您的文章有幾篇,都頗醒目),所以做點功德,讓您再繼續三思(小玩笑)。
---
well...最後,給您一個非常主觀的個人意見,校名的光環,尤其是整體校名的光環所能給您的庇蔭往往沒有您想像中的多,能夠幫助您的是您的老師、同學,以及您在學校中學到的東西。
好的老師會在您畢業後,還常邀您去參加實務界人士(都身為您的學弟妹)聚會,會介紹工作,會幫你在工作中需要人脈的時候幫忙牽線,我知道留學生在台灣很難掌握到這個資源,可能有例外,但非常態,所以跳過。
好的同學會在您需要宣傳的時候,傾力空出他所在媒體的好版面;會因為您一通電話就聯絡他的客戶廠商幫您詢問必要的內部資訊;會在您想轉換跑道的時候留意他公司、他客戶、他往來廠商、他供應商的工作機會。留學生在這部分若是往國際公司走,且又確實努力經營校友關係,那麼加上學校的良好管理校友網絡,是可以受益良多。
最後是您在學校學到的東西,那是讓您不露餡的關鍵,或者,是讓您一展長才的關鍵,當您的主管、同僚有留學生有台灣研所,那麼在每個禮拜專案檢討會議中,一個獨立負責的專案簡報開放問答,就可以輕易看出簡報者所學的紮實與否。
我祝福我們大家都能得到的,是最後一樣。老師、同學的幫忙牽扯際遇的成分過重,唯獨所學能讓您脫穎而出,成為主管信賴的「夥伴」(這裡專指行銷工作)。就這點看來,在您的文章中,我似乎感受不到JHU訓練出來的MBA有充分培養他們的優勢,反倒是TB讓人印象深刻。
純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