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讓我哭個十聲。今天也沒心情上班,請假在家。
從邊工作邊準備考試,邊申請,一路走來,從這邊得到很多訊息,也學到很多。
自己不大常在網路上發言,一直希望自己的下一篇文章會是捷報。
不過看來這很難在今年實現了。以下是我的心情,大家看看就好,有建議的也請不吝指教。
今天早上收到CMU的Rejection,是還沒有全部放榜,但是之前有面試的三家全部都槓龜,這對我實在是挺大的打擊,我不是太樂觀的人,但是三家面試連我自認都還算順利,結果卻都連個WL的邊都沾不上,我離好學校真的那麼遠嗎??
(Phone) UNC admission officer: 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do you use that a lot in your work?
Me: No, and thanks, I need to write a lot in my work, but not talk much.
(Face to face) Kellogg alumni: Your English is quite good, do you 遊學 before?
Me: No, and thanks, I just tried my best to prepare this.
(Face to face) CMU addmission officer: This is my favorite interview these days.
Me: Really?! Thanks a lot.
哈,看來我還太嫩,聽到這些稱讚我真的以為我的interview進行得很順利。
我也真的以為總有一家會給我機會。
不過目前有面試的三家都給了我一巴掌。

有兩家沒面試的也把門關了。
目前還剩下幾家馬上就要放榜卻完全沒消息的,很想繼續保持信心,但是現實就是凶多吉少。
老天爺也真的很愛捉弄人,UNC是可以自己安排interview的。
另外兩個invitaion都來得很巧。
我拿到第一個RJ的同一天,我收到了CMU的interview invitation。
我拿到第二個RJ的同一天,我又收到了Kellogg的interview invitation。(這個比較不算invitaion,這也是申請的)
因為抱持著要念就念好的,而且好不容易撐了那麼久GMAT考了個700分,所以申請的學校都挑一些做夢也會笑的好學校。現在回頭看,我還是希望能有這樣的機會,但是也許我太高估我自己了。
昨天最後加碼了一間WUSTL Olin,從帳面上來看,除了這是3rd round之外,硬性條件我應該是夠了,哈,但是現在對自己的判斷力真的是一點信心都沒有了。
以下是我的一些資料跟想法,一樣,請不吝指教。
GMAT:700 AWA:4
TOEFL:257
W/E: almost 3 years in IT, 當兵一年七個月
GPA: 71.87 自己算出來是2.95 (哈,低得很可笑)
Under: 輔大資管
自己抱持著的態度也是要一切靠自己,Writing不足的部份「擲千金」交給essayedge修改。(題外話:留學路真的是貴森森呀!!!!!)
很誠實很自己的寫出了自己why mba, short term and long term goals.
也許很爛,但這真的是我的心裡話,可惜沒有人欣賞呀﹍﹍

Warning!!!以下都是失敗的例子,請千萬不要參考。
Why MBA 我著重在我大學時代只認為Technical courses比較重要,從來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多學那些管理跟商業科目,畢竟我出社會不可能馬上成為管理職。但經過自己的工作,我發現我對人與商業的事情越來越有興趣,也很想重新了解商業知識。再加上,自己工作上遇到一些從美國回來的同事(大部份都不是MBA,這也許也是我不夠了解MBA的一個因素吧,也許MBA根本不是我想的那樣?),發現自己很喜歡他們的感覺,聽到他們分享美國企業的不同,也讓我很有興趣去了解,這是我為什麼想要在美國就讀MBA的主要動機。當然針對每個學校會多少有點不同的答案,但大方向是這樣。
Short term goal 我希望能擔任consultant的工作,Management Consultant or IT consultant都很棒,(會想做Consultant的原因主要是喜歡解決別人遇到的問題以及我相信Consultant是最有機會讓我在同樣時間內接觸最多美國企業的工作) 最大的目標是希望能在美國作MC,但因為各種聲音都告訴我在美國作MC對international student來說難如登天,所以面試的時候都會提到IT consultant is my alternative。另外也是自己對finance比較沒有興趣。
Long term goal 應該蠻特別的,我想把我在美國的經驗帶回台灣來跟台灣學生分享,就算以講師的身份也好,因為我自己覺得台灣很多對RULE的尊敬跟觀念還不夠,我希望我能把我在美國體驗的到好東西(如果真有好東西啦)帶回來,尤其我自己在畢業後還常常跟同學在感嘆當初一些學校的事情。很希望自己能夠先在事業上成功,然後盡一份力。
也許很膚淺很bullshit,但這些都是我的心裡話。我也盡力的每題都注意回答到題目並舉例,I tried my level best to "be myself",可惜看來他們真的不愛我呀。
也許我會成為reapplicant吧?也許。等所有學校都放榜了就知道了。
我的其中一個有美國經驗的recommender還跟我說:也許你不該試MBA,也許你應該把握自己有的,先去美國讀個MS in MIS找份工作再考慮自己要不要這個MBA。不過我想我應該沒有這個預算可以這樣安排。
目前我還沒法斷定我拿到這些RJ的原因
W/E? GPA? 不夠好的why and goals?也許要修正的地方很多吧。
如果今年真的失敗了。我可能有以下幾個選擇。
要出國的話,托福是一定得先再考一次
1. 當個reapplicant,一切還是靠自己。
2. 當個reapplicant,不再鐵齒,找代辦幫忙。(畢竟身邊沒有MBA經驗,也許我還是需要有經驗的人來幫忙,也許)
3. 換工作再找方向
4. 念個MS instead of MBA
最後,單就goal來說,我認為我對consulting是有興趣的,but who knows,maybe I'm wrong。請問各位有沒有知道有沒有什麼測驗可以幫助自己挖掘興趣呢?台灣學生很可惜的一點就是一窩瘋的不少(我八成是其中一個),真正找到自己興趣的人不多。
最後最後,謝謝大家花時間看這篇,批評指教請不用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