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EAD: 2006年畢業生的就業報告,對於實習生而言,p.15有實習數據,可作為比較依據。純粹是因為實習的公司找去的interns八成集中在敝校和這間牛校,所以有興趣,順手轉上來。
RSM: 2006年畢業生的職業選擇與平均起薪,有單獨台灣同學的平均,不過詳細情況(台灣同學工作地點、產業等)不明。
供後來者參考。
版主: Yimmiwan, swingtail, AquaGirl, stern, whf1111
modern \$m[1]:Hi Rays兄
我被RSM數據驚到了
這....應該不是台灣薪水吧@@ 大驚 太猛了
台灣公司(包括台灣外企)給出的mean到76xxx USD? 那可是快兩百五十萬台幣一年了
別說是mean, 若是median還是有點...高的太猛啦
並沒有任何意思,我只是單純的認為 " 因為台灣沒有那麼多有錢雇主 ,能一畢業給起這樣的大概只有MC, IB,所以這數據可能取樣上有些不正確"
這裡面其實有個盲點 他說的是應該是學生國籍拿的薪水,而非就業地區。 所以我先預設他總和了所有RSM台灣畢業生,不論在哪工作,都
意思是如果假設有十個台灣人 其中兩個留在歐洲 一個在英國 則這兩人隨便都是拿300萬台幣 英國那個則可能四五十萬台幣
可是這樣還是很不合理 因為即使有兩個三百萬 一個四百萬 回台灣的每個拿一百萬還是平均不出高達兩百五的薪水
恩....比較可能的是有兩三個進投行跟顧問 算上bonus之後不少進投行的去年都領到五六百萬新台幣一年 然後兩三個留在歐洲做industry job 然後五六個回台灣 這樣就說的通了 平均出來應該可以有兩百五附近
可... 不論怎看都還是覺得這數據怪怪的,大概得有一半以上的學生都留在歐洲才有可能平均出這樣的數值。或是真的是去IB 顧問一堆人。
上頭除了絕對薪酬外有提到畢業生去financial service industry的特多,這也許也是平均薪資特高的原因。 然而歐洲工作簽證難拿是出了名的 >< 但回台灣又沒有那麼多high pay job.... anyway我還是百思不得其解76xxxUSD/year這數據
INSEAD的畢業生由於global pay拿特多所以數據上我認為可信度極大
zuckzhc \$m[1]:也有可能是他按照一個公式去計算該地區的薪資水平
舉例來說
之前大陸的中歐在financial times 上面年薪好像高達10萬美金左右
但是我們公司有好幾個中歐的同事
基本上薪資和上述差距相當的大
但是如果以一罐可樂兩塊五人民幣來看
他們的收入覺絕對可以享受到在美國10萬美金的生活
我是之前也被嚇一跳
這可能是其中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
zuckzhc \$m[1]:也有可能是他按照一個公式去計算該地區的薪資水平
舉例來說
之前大陸的中歐在financial times 上面年薪好像高達10萬美金左右
但是我們公司有好幾個中歐的同事
基本上薪資和上述差距相當的大
但是如果以一罐可樂兩塊五人民幣來看
他們的收入覺絕對可以享受到在美國10萬美金的生活
我是之前也被嚇一跳
這可能是其中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
rays \$m[1]:馬登大,您說的很有道理,小弟到現在也很疑惑,不過還沒有時間去查證詳情,過幾天回台灣小憩,會再請教校友。
例如就像您說的取樣問題。有多少台灣同學回報了薪資?會不會是只有留在歐洲的台灣同學有報數據上去?因為只要留在歐洲工作,台灣同學這樣的平均薪資就很正常。以小弟今夏將要實習的公司(產業界,非投銀管顧)為例,他們召募進去的新人高的可能給到80K歐元一年,合美金100K左右;一般而言,這邊的全職industry工作,聽到最多的都集中在大約50K到70K歐元,落在這個區間里都是普通的正常價碼。至於歐洲人找的薪資則就會高上許多,原因不明。
若是全部學生的平均薪資,小弟就沒有什麼疑問了,有32%的人進管顧,光這部分,把排名最後25%的人薪資拉起來綽綽有餘。管顧給的薪資很優渥,眾所周知,但是當小弟聽到進管顧的同學說他們intern給每月8500歐元,還是嚇了一跳,本來以為Citi 5000歐 per month的intern已經夠誇張。
modern \$m[1]:Hi Rays兄
我被RSM數據驚到了
這....應該不是台灣薪水吧@@ 大驚 太猛了
台灣公司(包括台灣外企)給出的mean到76xxx USD? 那可是快兩百五十萬台幣一年了
別說是mean, 若是median還是有點...高的太猛啦
並沒有任何意思,我只是單純的認為 " 因為台灣沒有那麼多有錢雇主 ,能一畢業給起這樣的大概只有MC, IB,所以這數據可能取樣上有些不正確"
這裡面其實有個盲點 他說的是應該是學生國籍拿的薪水,而非就業地區。 所以我先預設他總和了所有RSM台灣畢業生,不論在哪工作,都
意思是如果假設有十個台灣人 其中兩個留在歐洲 一個在英國 則這兩人隨便都是拿300萬台幣 英國那個則可能四五十萬台幣
可是這樣還是很不合理 因為即使有兩個三百萬 一個四百萬 回台灣的每個拿一百萬還是平均不出高達兩百五的薪水
恩....比較可能的是有兩三個進投行跟顧問 算上bonus之後不少進投行的去年都領到五六百萬新台幣一年 然後兩三個留在歐洲做industry job 然後五六個回台灣 這樣就說的通了 平均出來應該可以有兩百五附近
可... 不論怎看都還是覺得這數據怪怪的,大概得有一半以上的學生都留在歐洲才有可能平均出這樣的數值。或是真的是去IB 顧問一堆人。
上頭除了絕對薪酬外有提到畢業生去financial service industry的特多,這也許也是平均薪資特高的原因。 然而歐洲工作簽證難拿是出了名的 >< 但回台灣又沒有那麼多high pay job.... anyway我還是百思不得其解76xxxUSD/year這數據
INSEAD的畢業生由於global pay拿特多所以數據上我認為可信度極大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