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小時前,殺完我的第一隻G。
“掌櫃的,這隻G沒熟啊!”是我看到成積之後的OS。
M50,V32,最後成績是680。
先說說心得吧!我是那種一邊工作一邊準備考試的人,所以一開始,我就把戰線拉的很長,以時間換取空間,是我的作戰策略。原本平均的下班時間是八點半左右,所以我想,就算每天只唸到十一點半,也有三個小時,加上週末,其實也不算太少吧!這樣的心態之下,我去年11月報名了美加的文法修辭專班,每個禮拜天早上上課,然後其他的時間就斷斷續續的把OG 10th, 11th 各作了一回,FeiFei邏輯作了一回,南陽影印店的GWD+天山作了一回半,四本的考古題則作了1/3左右,整整花了半年的時間準備考試。
考前一個月,第一次作PP拿到了720,原本很忐忑的心情好像放鬆了不少,卻在這個時候,老闆assign給我一個新的project,於是我開始過著每天十一點下班的生活,回家之後,只能要求自己再多看一個小時的書,意志力就會耗盡了。原本我想,我只要能維持一個月以前的水準,720,應該夠用了吧!
兩週前再作一次的PP,成績掉到700,我心裡想的是“偶而總是會有點起伏的啊~”
原定的計劃是,最後兩周我要把GWD再作一遍,不過這時候在網路上發現了破解的全套PP,那…不如先把這個做完吧!這個應該比較接近考試的難易度吧!考前三天,做完這一系列的題目,算了算SC大概可以對75%,CR大約90%,RC大約85%。這樣算起來,從作PP的經驗來看,應該還是有機會保持在700到720之間吧!
但是考出來卻是個680的分數。
考試之中,其實自己以為會考的還不錯,寫的很順,連大家最常擔心的時間問題,寫到最後一題的時候,今天還剩下八分鐘勒!!多半的題目我覺得自己幾乎都很快就可以挑出我覺得正確的答案,另外錯的四個也都可以找到錯的理由。說實在的,應該是我覺得寫起來最順的一次。
四篇的閱讀測驗,中間兩篇是超過60行的那種,雖然有幾個字看不懂,不過整體來說我覺得我都有抓到文章想表達的意思。
剛考完,其實心情還很混亂,沒有辦法很仔細的思考自己錯在哪裡。
唯一想到的是過去幾個月可能太偏重在作題目,很想多作一點題目,但是有些基本的東西也許不是真的搞懂了。
考完試之後,很困惑的走到了台北車站,想找幾個代辦聊聊看。以這樣的成績,加上原有的四年工作經驗,一個工學院的碩士,接近4.0的GPA,目標是M7的學校,我還要不要在考一次?連續兩家的結果都還是應該再考,甚至有一個叫我要考到750才有機會上M7!!四年的RD加上PM的工作經驗,結果被丟了一句“沒辦法,你都不是管理職~”
人客啊~如果我有750、又是作經理的,我還要來找你嗎??
禮拜一開始,工作還是會一樣忙,時間還是會一樣少,生活還是要繼續過。
我想,書還是要繼續唸,試還是要繼續考。
為了至少趕上今年第二輪的申請,我定了一個新的計劃。因為六月的工作還是很忙,七月份開始週末上托福,一直上到10月,11月去考。六月份則用來先複習手上的AT講議,12月左右再考一次AT。準備托福的過程裡,應該還是會對文法、閱讀、單字、寫作都有加強,11到12月之間再把AT的題目複習一次。這陣子也同時找代辦一邊作文件,希望可以在明年一月把東西丟出去。
雖然,也有個想法是先唸AT,八月左右再來一次,但是再現在這種每天唸不到一小時的狀況下,我實在不敢奢望自己到八月會有多大的進步。到底怎樣的計劃會比較好呢?
但是,我的心理還是不免有兩個疑問。
1.我看到過去M7的錄取平均大概還是在695~715之間,換句話說,因為有很多動輒730、750的人,換句話說,統計上應該也有一定比例的人會是在670~690之間,所以,680真的是一個完全不行的成績?
2.四年的工作經驗,RD三年,PM一年,無論是面對的廠商或客戶,也都是國際知名的大廠,這樣的工作經驗,對於M7來說,還是不夠?
看來我這篇與其說是心得,還是應該定位成問問題比較恰當。
P.S. 我還蠻佩服那些可以背下很多JJ 的對岸同胞,因為,我走出來之後,真的是一題都想不起來!!
P.S.2 腦子還在混亂中, 文章也就跟著很亂, 請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