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18 北美 720 (M50,V38)

二戰和多戰考友探討經驗教訓, 專業分析考生備考誤區, 機經, 臨考叮嚀

版主: shpassion, Traver0818

[分享] 6/18 北美 720 (M50,V38)

帖子pipidovelee » 2007-06-22 02:26

一. 為什麼要寫這篇?

我在 6/18 結束了 GMAT, 這是我第一次考 GMAT (也希望是
最後一次) 但是從我打算考 GMAT 到真正拿到這個分數其間
花了一年多, 我覺得準備起來時間拖太長, 希望把自己的經
驗分享出來, 做為後人的借鏡 (雖然每個人的狀況不太一樣)

二. 過去一年的情況

我開始認真接觸GMAT是在去年三月, 一開始真的覺得它跟我以
往接觸的英文有蠻大的差距. 以前在國高中考試時認為沒有差別
的句子, 在GMAT好像都開始 unidiomatic, illogical; 另外, 閱
讀也對我形成一個巨大的障礙. 我發現原來我閱讀的速度, 在一般
native speaker 的眼中是這麼地龜速. (我一開始閱讀一篇OG長
閱讀加做題最快最快也要 20-25 min, 而且正確率還不高)

就在這樣前所未有的挫折感之後, 我開始踏上搖擺不定的GMAT準備
之路. 3月讀了一個月, 發現讀不下去了, 就暫時擱下. 5月, 8月
又分別重複類似的戲碼, 每次都是看一個多月. 直到11月覺得一定
要做各了斷, 這樣下去我會被GMAT絆住不知到何時?
於是就把考試日期 schedule 在去年12月, 但是考前一兩個禮拜做PP
發現自己的分數大概只會落在 610, 直能當砲灰, 所以就還是決定延
期($50 USD)到今年6月, 因為反正申請 2007 Fall 也來不及. 至此,
我大概有 4 個月時間沒再碰 GMAT.

三. 轉機

在延期的這段期間, 我試著把 GMAT 完全忘掉, 甚至對於要不要在半年
後去考, 也抱持著保留的態度. 但我知道我的英文程度實在是有待加強,
於是就跑去學校圖書館(我在加州)借了一些自己有興趣的原文書, 猛K,
download 有聲書, 猛聽. 發現英文還是有它可人之處, 雖然我跟GMAT是
那麼地格格不入, 但是起碼我不該對英文失去起初的興趣, 畢竟GMAT並不
是唯一衡量英文程度的標準, 況且及便我英文程度不好, 但如果我還是維持
對它的喜愛, 我相信總一天我會開竅的..:)

我不知道這個階段對我準備GMAT有沒有實質的效益, 但是, relax 了一段時
間後, 在今年4月底, 我又開始重拾 GMAT. 至此我開始對 Verbal 感覺有一
些些不同...

四. 分析原因

我很難用一個科學的方法具體分析我的進步, 但是我似乎可以歸納出幾個要
點.

1. 毅力: 如果妳是一個很有毅力的人, 具有不太理會挫折感的能力, 加上正確的
準備方法, 那妳準備GMAT的效率及效果, 將會大幅地提升. (我是一個比較沒有
毅力的人, 與其說沒毅力不如說太自大, 又因自大而產生自卑, 所以準備過程
一整個沒效率.)

2. 大腦的運作: 我一直對大腦運作的方式很有興趣, 也因為整個GMAT的經歷
讓我對這個 topic 的奧妙之處感到神奇. 首先我覺得大腦需要時間去解決
新知識及舊知識的衝突; 當妳要學習的東西, 跟你過去的認知產生巨大差
異時, 大腦一開始會轉不過來, 形成一種遲鈍的狀態. 這時, 妳的思考能
力會下降, 甚至不如以往. 但, 很重要的一點是, 請務必給大腦一些時間
整理, 解決衝突, 保持充足的睡眠及適度的運動是關鍵.

3. 如何解決觀念的衝突: 在準備GMAT這整個過程, 我看過許多牛人分享的經驗,
發現很多人都說OG非常重要, 而且OG是來自官方的, 所以在眾多的讀書方法
中, 我唯一力行的法則就是寧可沒時間做完所以的GWD, 大全, 我也要先把OG
看到熟. 事實證明, 在看OG的過程中, 我的大腦不斷地被新的觀念 write,
最後, 舊的觀念也被同化了, 尤其是SC的部分. (最後我 GWD, 大全都沒做完,
如果做完應該可以更高分...呵呵)

4. 如何提升做題速度: 當妳的觀念被同化到一個程度的時候 (那種感覺就是看OG的
解釋, 可以感覺出一種邏輯, 不會覺得怎麼它都在強詞奪理), 可以開始做
題目, 掐時間, 透過一些題目讓妳的大腦開始運用新的知識去解決問題, 也
訓練速度. 但我還是建議做題目應該在累積一定的OG基礎後再做.

5. 閱讀速度如何提升: 總的來說, 我的閱讀速度最後並沒有大幅度地提升. 但是
我在最後的階段, 最有把握的卻是閱讀. 怎麼會這樣咧?因為我逐漸具備掌握
閱讀文章架構及出題點的能力, 關於這個能力如何提煉, 請大家找找小安閱讀
法, 這個方法對我的GMAT閱讀有莫大的幫助. 簡單來說就是透過分析OG的閱讀
文章及題目來熟悉ETS出題的特點. (我大概分析OG10裡面20篇文章,就很受用了)

6. 及早模考: 模考的重要性是讓妳不至於過度悲觀或樂觀, 早一點做一次瞭解自
己的實力, 考前做可以預測自己考試的落點 (反正有兩套, 應該是夠用的) 而
最中肯的模考工具是PP, 雖然在做PP的時候會遇到在OG裡面看過的題目, 但是
somehow, 模考要求的程度就是很接近考試時要求的. 我在考前一週做了一次PP,
一次是740, 一次是 730. 當我考模完後, 還是很懷疑PP的結果, 覺得我真正考
試會緊張, 而且PP裡面有OG遇過的題目, 考試應該只有 680-690 吧, 從我的經
驗好像證明自己有點過度低估模考的結果. 當然考試時緊張的程度也會
significantly impact your outcome.

五. 總結

我很同意有些人說考試時就是一種感覺. 老實說, 我在考試當天, 做 Verbal 的
部分時, 感覺就向浮在半空中, 不知道自己對還是錯, 從第一題到最後一題都是
這樣. (如果妳感覺很紮實, 知道選項為何對為何錯那 750+ 應該沒問題). 但
雖然感覺很浮, 考出來的結果也還算差強人意, 我很相信這是因為我看了很多OG的
解釋, 讓我在不確定的情況下, 還是可以保持一個中等的水平, 因為我的大腦在
某種程度上已經被OG同化了.

另外, 我沒有補習(但有聽XDF的閱讀和寫作的課程 flash), 所以不知道當初如果
去補習能不能早一點解脫GMAT的魔咒, 但我想補習班能給妳的是一些考場上的招式,
就像武俠小說一樣, 招式是在有深厚的功力的情況下才有意義, 而我始終相信OG是
厚植功力的最佳途徑.
pipidovelee
新手會員
新手會員
 
帖子: 3
注册: 2005-07-28 20:32

帖子麥香寶 » 2007-06-23 00:24

恭喜
歡迎加入申請的行列
第一次看到說明會桌上有紅酒的
還一桌兩瓶
头像
麥香寶
初級會員
初級會員
 
帖子: 66
注册: 2007-01-03 01:37


回到 GMAT 機經分享 / 考試心得經驗談

在线用户

正在浏览此版面的用户:没有注册用户 和 14 位游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