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篇GMAT考試心得…主要目的是為了替所有和我之前一樣在苦戰的考生們打氣,分享一下一點個人心得,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幫助…
PERSONAL BACKGROUND…
2006年6月:開始邊上班邊補習 (美加),每天只能利用下班時間,甚至中午休息時間做模考、複習,沒想到補習補到1/3時,因為原本就因上班壓力太大而身體不好的我,上課後雖不須再加班到十一二點,上課念書的辛苦,使我身體不堪負荷直生病,一次自己做PP模考,竟然只有420分,自以為能力還不錯的我 (大學是UW商學部畢業的),對自己真正的實力震驚太大,在06年10月中而毅然決然決定放棄GMAT。
2007年7月:覺得還是想再出國念書,便決定再重拾書本,再開始補習 (登峰),這次便是以全職的身分,全心全意投入考G 的行列,補完習後以嚴密的讀書計畫,自修了一個半月後上考場,非常幸運的一戰便達成目標…
STUDY MATERIAL…
我依我認為的重要性/有效性,將一些我所有讀書教材做了一些排序和評價:
- OGv11 / v10:OG還是萬本之源,我前後作了兩次,OG裡面出現的單字一定要背,把基本功做好。考前我再將所有的錯題再做一次,SC的詳解全詳讀了一次。
- PP全:PP也應算是ETS的Official study material,內容較接近實戰,答案也保證不會錯。我先把第一套考過再做完,等考前約3~4個禮拜前,再考第二套以求分數準確性,再詳讀所有內容。幫助很大,應是所有考生必讀的教材。
- PP/SC的詳解:在南洋影印店買的,不知是哪位好心人士post出來的內容,很多解釋比OG的解釋還要切到精隨,對我對SC的掌握加分十足。
- 補習班筆記:我補過了一點美加,也到影印店買了莫老師及徐天后的筆記,雖然在早期準備時都認真的讀了,但老實說對我的幫助一點都不大。但之後到登峰補習後,一方面是老師講解的內容與方式比較和我胃口,另一方面是因為都是自己認真抄寫的筆記,對我的幫助才是真正的大。
- 全套考古題(數學、SC全做完,CR、RC作1/2) 、GWD (考了約15套):考古題很多人評論沒麼幫助,所以我到快接近考試時,急忙改變策略,將火力從考古題轉向GWD。但我真正考試時才猛然發現其實GWD並沒有傳說中的功效,出現的題目反倒都是JJ,GWD一題都沒有。所以要練習資料,我覺得GWD和考古題可交叉使用,沒有所謂孰好孰壞,而反倒是多份的GWD內容答案有錯or有爭議,(注意:考古題也有些答案有問題),所以建議一定要等到最後,確定自己已準備的差不多了,觀念清楚的情況下再開始以GWD作為練習題,否則非常容易被誤導。
- 神奇的JJ:只有兩個字的評價…必讀!!尤其是數學…出現率超高,AWA的兩題也都從當月的AWA JJ出現。但Verbal的部分幫助沒太大,CR還不錯出現了2題,RC雖然有出現一題,但因JJ內容太過潦草,毫無幫助,SC不需看..沒用。
補習班…
在這裡不作太多對美加補習班的評價,因為對我本身而言,登峰對我幫助較大,因此想針對一些我想推薦的登峰師資,作一些小小的介紹:
SC 陳菱芷老師(推薦指數100%):老師本身是於美國生活讀書一陣子才回來台灣的,不但英文發音相當接近native level,對英文文法、邏輯表達等的掌握一流,還對許多美國的時事,題目本身的background knowledge,都能有一番很好的解釋,上她的課除了針對GMAT考試有非常大的幫助外,對我來說還是一個真正英文能力實力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她的GMAT文法課中,竟然還有許多是一般在外商的上班族,甚至是已從美國拿到律師學位回來台灣,在台灣某law firm上班的律師,因為英文法律文件,文法及邏輯特別重要,而來上陳老師的課,加強實力的。
RC 王靖老師(推薦指數85+%):老師以”因果例證同義轉折"為主幹,以多篇OG+考古題的文章為例子,介紹了基本文章架構類型,及題目出題及找答案換字技巧,對我來說的幫助頗大。因為我本身一直以來,不管是看中文還是英文都是速度很慢的人,對GMAT閱讀時間及題目的掌握,本來就是最弱的一環,但了解且使用王老師的解答方式,surprisingly常常在作答時,明明文章沒什麼看懂,可是答案卻意外的作對了許多。
MATH 蘇杭老師(推薦指數90+%):老師將數學題型很有系統的介紹,穿插許多他學生問過他的JJ 及GWD 作類似題/變化題的介紹,許多題型也提供多種解法,補完習後還無私地奉獻個人時間,隨時歡迎考生提問。是個不可多得的好老師!
Vocabulary高天華老師(推薦指數70%):若要提升單字的實力,不妨也拿一堂高老師的字彙課,介紹許多字根字首,以詼諧的方式及問答互動的方式,加強學生的記憶。
STUDY SCHEDULE…
我自己弄了一份excel表,將所有的時間及必讀的教材作的一個時間的分配,隨時了解何時需要做一個取捨,在時間不夠的情形下,捨去哪些教材,幾乎所有的 ”新東方” 教材都被我捨棄掉了…
46~150 天:每週固定補習5天,補習前後必花時間做準備及複習的工作,以maximize學習的效果及記憶。跟著補習班的進度做了一次OGv11外,又另外花時間再多做一次OGv10。每天固定背2~4小時的單字,單字都以單字卡的方式背誦,已確定熟記的單字才收起來,沒記熟的都放一旁,等背完一輪回來再複習一次 (我的記憶力一直都不好,且聽說一個單字要記得8次,忘掉8次才能記得,所以雖然單字卡很費時間,但對於像我這種不容易記起單字的人很有幫助)。趁離考試還很遠,壓力不大時,參考各種文章及七宗罪,寫了一份original的AWA模板,然後放在廁所等地,有事沒事就背誦。另外,這個時候我將火力主要放在數學,因為verbal的部分記憶力有限,考前要全力衝刺,所以我在離考試45天前,將數學的蘇老師的書所有題目、考古題兩本、10份左右的GWD及過去出現過的許多JJ題目都做完了。
31~45 天:每2-3天一次GWD/考古題模考(計時),了解自己錯題實力及是否可以於時間內完成。每天固定背1~2小時的單字。考古題和PP也持續在進行中。
16~30天:每兩天一次GWD模考,強調訓練體力, Pace及專注力(不允許自己考一半休息,AWA, quantitative和verbal中間休息時間也盡量保持在10分鐘之內)。此外剩餘的時間將PP及補習班的筆記徹頭徹尾的練習及複習完畢。每天若能keep up with the schedule就背1小時的單字(但已經不加入新的單字)。
1~15天:除了做1~2分模考,考前2天再做了一次Prep模考熟悉考試方法外,剩下的時間集中火力攻JJ、所有之前做過OG, 考古題, GWD 題目等錯題的review、以及AWA JJ及模板的背誦。
目標分數vs 模考分數 …
我的目標分數並不貪心,只求能在700分以上,但在考前一直不確定怎麼樣的實力才能考700分。所以在此作一些小小personal的share!
1. PP: 我覺得考GMAT最主要的除了考邏輯及對事情掌握度外,還在考每個人的體力、細心、專注力及冷靜度。對我來講前者可以花時間及經驗來準備,但後者則是對每次練習或上考場決定分數的關鍵。我考了前後4次Prep 軟體的考題,第一次考試 (考前約60 天) 因為缺乏體力 (考到後來就沒力了,根本無法專心,頭腦昏花) 結果只有一個500出頭的分數;第二次考試(考前約15天)因為答題太快,前後兩個section考完都剩下10分多鐘,結果竟然只有580分,差點吐血;於是在出去半小時散散步回來後,決定繼續再考一次,這次就很小心的pace我自己確定每題都已分析足夠,確定後才按下答案,結果700分整,不禁覺得真是天堂與地獄的差別,不知該相信哪一個分數;第4次(考前2天),因為都已將PP的verbal念過,所以竟然拿到一個770的高分…非常的不準。
2. OG: Quantitative錯的很少,Verbal平均的錯題率都控制在20%上下。
3. GWD/天山: Quantitative錯1~5題左右,Verbal 錯8~18題 (平均錯10~11題)。(第一次作GWD時, Verbal就錯了18題,害我兩晚失眠,後來才發現是不習慣GWD 的出題方式而已)
最後...
雖然花了這麼多時間全職的來準備 GMAT有點覺得丟臉, 但老實說透過準備這個考試, 我發覺自己也學習了許多, 有點像是pre-MBA course...考G的日子雖然辛苦, 可是覺得收穫還蠻大的!
以上…不知大家有沒有耐心讀完,但希望能對正在水深火熱準備考試的考生們有些參考的幫助!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