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完成了與GT的面試,貌似我是GT今年R2在台灣面試的第一人;不是也沒關係,GT後續幾天在台灣仍有面試,趁我還有印象的時候,分享一下今日的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後續的戰友。
面試官是Kelly Wilson女士,相當親切的一個人;在Youtube上就找的到她的影片,可以看一下,先習慣她講話的方式跟步調(事實上,昨晚我就開螢幕對著她的臉練習 X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xmZyoEUPyk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43L4b02zA
但她本人比影片中看起來要高,而且年輕許多(其實很想當面跟她說我覺得她本人看起來比影片中年輕好多,但話到嘴邊又吞回去了,畢竟是一步險棋啊)
以下是面試的流程:
(1) 先把護照及resume交給Wilson女士;她看完護照確定是本人,作個簡單的開場後,開始瀏覽resume,並準備提問。
(2) 第一個問題是針對我在resume中寫的興趣而來的,但我想這只是個緩和氣氛的問題;她看到我在興趣中寫到了sports一項,便問我有沒有看最近的冬奧;我坦白說沒有,我比較有興趣的是NBA & MLB,然後她問我是否有喜歡的棒球隊,我說沒有,但我有最喜歡的球員,就是這週才確定跟華盛頓國民簽約的王建民,順便加一句 which makes DC more attractive to me. XD;似乎王葛格的名氣在華盛頓還不夠響亮,Wilson女士追問了我王是打哪個位置的,希望將來的一年,王可以用好身手讓DC一帶的人都牢牢記住他囉^^。
(3) 接下來是問 Why MBA,意料中的必問題;自己認為沒有講的太差,但事後想一想,我把Why MBA跟Why School當作不同的問題分開準備,其實我應該試著把它們融合在一起的,畢竟不是每個面試官都會問到Why School,至少我這次沒有,少了一次告訴學校我的確對program有研究,而且相信我會fit的機會。
(4) 因為 Why MBA提到了family business,Wilson女士對它的狀況作了一些提問。
(5)問leadership的例子,也是有準備過的;照理說,面試進行到這邊,我應該講話比較順暢,也比較不會緊張才對,但不知道自己在幹嘛,講了自己leadership故事的狀況,面對的困難後,我就直接跳到結果了,中間漏了一段我的具體作為,Wilson女士也對此再做提問,但當時真的腦筋有點亂了吧,有點被follow-up的問題嚇到,臨時講了一個不是很相關的東西。
(6)問一個處理團隊中conflict的經驗,這不是特別出人意料的問題,但我還真的沒有準備到,匆忙之下,把原先要拿來當作teamwork的答案拿來講(其實有更好的故事可以說的),講的自然零零落落,明顯地Wilson女士也聽的很疑惑,提了比較多的follow-up questions,緊張之下,確實是冏掉了。
(7)問Accomplishment,這題總算是抓回了正軌,自己覺得講的還算ok,比較可惜的是,我的accomplishment的故事,其是是伴隨一個紀念品的,我也確實有把這個紀念品帶在包包中,但講完後居然手軟拿不出來,一整個是帶心酸的 ><。
(8)進入我提問的程序,我問了一個我感興趣的program,請她告訴我更detail的一些訊息;之後問了學校對於國際學生在將來回到家鄉的就業上(而不是在美國),是否有更特別的幫助。
(9)結束的閒聊,我跟她說歡迎來到台北,如果不是一直下雨的話,台北的夜晚會更lovely,幸運的是,看起來是開始放晴了;她提到了她很喜歡台北的夜市。
大致就是這樣囉,這是我第一個的面試,還好是跟Adcom,問的問題比較standard,基本上沒有太超出我意料之外的;面試完看一下錶,發覺只用了20分鐘而已,往好的方面想,也許面試官已經收集到足夠評估我的資訊了吧;往壞的方面,也許她覺得我這個人整個就是不行,不用再談下去了….冏rz。
自評大概是60分吧,面試完後才想到,很多問題的回答,其實可以更漂亮更好(好像每個面試都會這樣 XD);先前參加傷咖聚會時,有幸請教到了一位在R1已經被GT錄取的朋友的面試經驗,原本以為會被問到許多跟學校更相關的問題,像是對GT新building的想法,或者想參加的社團之類的。也的確作了一些功課;最後沒有被問到,自己也沒有主動提,現在想起來覺得最後悔的是這個部分。有準備的東西,真的要想盡辦法show出來,畢竟這是最後也是最難得的一次機會。
至於對於沒預期到的問題的回答,不滿意但尚可接受囉,至少我沒有當場腦筋空白,還是保持在說話及應對的狀態;提醒各位戰友的是,對於有準備好的答案,講的時候也不要太快,因為這樣才不會讓預期內及預期外題目的回答,顯得有很明顯地差距,當場讓對方發現。
希望大家都順利囉,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