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keley Haas] 找 Summer Intern 歷程分享

留學美洲的各種資訊交流

版主: raist, Opeman

[Berkeley Haas] 找 Summer Intern 歷程分享

文章jia0207 » 2011-03-24 14:59

找summer intern對MBA一年級生來說,是個很辛苦的必經過程。希望藉著這篇分享,能讓正在申請的大家對目標學校可能提供的資源,找intern的過程,和得付出的時間心力等有進一步的瞭解。 有適當的期待,之後才比較知道該怎麼下功夫。☺

來唸書之前,我在消費品產業工作了五年 (三年業務,兩年通路行銷)。當初來念MBA的一大動力,是因為想到美國做科技產業的marketing. 看到創新的科技產品不斷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形態,我想,如果能參與其中一定很酷!而我從大學就喜歡marketing, 之前在做通路行銷時,覺得擬定新品上市策略和通路行銷計畫等很有趣,但其實我更想要的是接近產品設計和創造的上游那一塊,以及能負責產品從研發到上市的完整週期。但在跟一些學長姊聊過之後,發現美國現在經濟還沒完全復甦,又,對國際學生來說,在美國找marketing工作更是難上加難…抱著這樣的期望,從去年秋天,開始了漫漫的找實習之路…

一開始最基本的是寫履歷表。都工作五年了,寫履歷表有什麼難?把我舊的拿出來改一改,跟學校的職涯顧問約好時間去給她看。結果!她看完之後大筆一揮,把我這邊劃掉那邊打叉,半小時後我拿著一張被畫得亂七八糟的履歷表走出來。我這才發現,原來寫履歷不光是把做過的事用CAR結構寫出來,更重要的是要明白我要找的工作注重什麼技能和經驗,然後想辦法把那些技能和經驗強調出來。我有一堆消費品業務和行銷的經驗,可是這些經驗和科技業行銷到底哪些是相關的?哪些是可以帶過去的技能? 理想狀態下,投不同公司/職位,履歷表原來會長得不一樣!最後我的履歷表在改了十幾次,被5~6個顧問/學長姊看過之後,才總算大功告成。履歷表是公司在審核要發面試給誰時唯一且最重要的依據,往後得以拿到和我的 dream companies (Apple / Google / Microsoft / Amazon / J&J..) 面試的機會,靠的就是這張被改了n次的履歷…

寫履歷之餘,學校/社團辦的各式各樣的工作坊和會議等也是收集實習情報的來源。之前聽人家說MBA就是會不停的networking,來了這邊才真正領會到如何用人脈來學習或取得機會。於是,在high tech club辦的speaker series上,我們在windows phone還沒上市前就看到了產品的demo; 在Google TV還沒上市前就聽到了該產品在美國的上市策略以及前景展望; 在數位媒體的會議上玩到剛上市的Kinect; 在marketing club開的課上,聽到在Apple工作的校友心得分享,之後又好運的和學長一起去吃晚餐,聽到更多工作的秘辛。除了業界人士和校友,Berkeley Haas 二年級學生熱心程度更是不在話下:於是藉著去參加各式各樣的工作坊,聽到了二年級學長姊在不同公司/職位暑期實習的心得分享。這些種種的學習,都會在坐下來要改履歷和寫cover letter時發揮極大功效。我也發現我很喜歡和不同的人聊天講話,總是從他們的故事中得到很多啓發。

寒假時邊玩樂邊把履歷和cover letter投到了公司去。寒假一回學校,徵才馬上就如火如荼開始了。在公司來學校徵才前,學校辦了一個Super Saturday – 邀請各產業的學長姊回來幫我們做mock interview。那對我是一個很重要的當頭棒喝。當時我配對到的是一個在科技產業工作了七年的學姊,面試前到了學校,才發現我竟然忘了把在家裡印好的履歷帶出來,於是急急忙忙跑去電腦室列印,因此遲到了約三分鐘。面試進行約半小時,結束後校友們會直接給評語。學姊給我的三個評語是: 1. 多睡覺!她看我黑眼圈嚴重,看起來很累,這樣的應徵者會讓面試官一開始印象分數就不好!(我那時剛從台灣回來,時差沒調回來,鼻子過敏又很嚴重)。2. 不能遲到!不管什麼理由,遲到就是大錯,最好十分鐘前就要到現場等待。3. 自我介紹不要像機器人一樣講話。她說我的措詞用句太像直接背我寫的稿,一點都不自然。還有我也被說對產業的瞭解不夠 (她問了我一題如何做像 iPad 這種前無古人的新產品上市,我腦中都只有消費品上市的例子,講得哩哩啦啦)。這次校友面試完之後,我一開始真的對自己很懊惱 – 都已經有工作經驗了,還得到以上三種評語…又不是新鮮人!無法原諒。也因此開始很認真的藉由各種機會練習用英文好好表達自己,還有規定自己面試其間十二點半前上床睡覺,第二天才會有好氣色。

此時,我上學期無心插柳的Berkeley Haas學生大使工作,剛好給了我最好的練習機會 (一年級學校會用嚴格的方式徵選出八個學生代表擔任大使 – 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之後可以再撰文分享)。大使的工作很多 – 從舉辦給申請者來學校面試的Super Saturday (一整天下來我大概跟50個申請者講話,回答他們的問題),到每個星期一小時的info session (介紹Berkeley MBA program給申請者聽),還有就是要在學校當面試官,面試來campus interview的申請者(絕大多數是加州人)。這些機會都迫使我不斷在陌生人面前自我介紹,表達能力越來越進步。而面試申請者對我來說,更是一個超好的學習機會。當角色互換,我發現很多美國人真的很會表達自己,但他們用的方式不是像演說一般,而是用講故事的方式,讓面試官從多方面去瞭解他們。他們很會察言觀色,也會用幽默的方式和面試官互動。想想,我自己去和公司面試時,就是要和這些美國同學競爭呀。於是從林林總總的機會中,慢慢修正自己的缺點,也更知道原來大家喜歡聽哪些,又覺得哪些是不相關或是無聊的話題…

二月初,公司們就來學校進行校園徵才了。但做了很多的準備,我還是沒能通過Amazon和Apple的第一關面試。Amazon的面試是我遇過最消耗腦細胞的 – 半小時過了3個case,從Amazon要如何評估在澳洲是否要設置伺服器的問題,到如何決定一個熱賣的玩具該以何種方式出現在他們網站上等。這些問題沒有絕對的正確答案,他們評估的是你如何“思考”問題。雖然很困難沒錯,但這些都是他們每天碰到的商業決策啊,而又因為公司都希望實習生一來就可以馬上上手,對產業的瞭解一定要夠多夠深才行。微軟的第一關面試也是問一些如果你是windows phone的PM,要如何做他的上市計畫等等。在一開始科技業碰壁之後(只有微軟過了第一關),確實頗洩氣的,也在因緣際會下,開始和主動連絡我的J&J 和Eli Lilly面試。他們都是要找leadership program的人才,問的問題都以behavioral為主。這才發現,原來我的強項是回答這種問題呀。我得以把很多之前工作上碰到的難題或是創新的project等拿出來講。在拿到 J&J 上海的offer之後,心想再怎麼糟我還是可以去上海啊。 建立起信心之後,接著對缺點來改善:原來我真的必須要多讀產業報告,補強自己對這一塊的知識才行!

二月中,微軟發了三月初去西雅圖總部面試的通知。我被分到的是Business Division – Sharepoint。這是微軟要走向雲端科技的主力產品之一。我要面試的是marketing / product manager的職位。看到產品時我整個傻眼 – 婀?這是甚麼東西呢??雲端科技很耳熟,可是他到底在幹麻?所幸此時得到了很多好朋友的幫助: 一個二年級的學長上網幫我找了一堆相關資料,並且坐下來和我花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教我軟體產業和雲端科技概況; 之前一月回台灣辦Berkeley MBA info session時認識了一個今年的申請者,正好在台灣微軟工作,他很熱心的寫了他對產品定位和競爭者分析等的資料給我; 一位剛去微軟工作三個星期的校友,也很熱心的在我去面試前兩天,透過電話跟我分享了他去年面試的經驗;阿姨朋友的太太,在台灣/大陸微軟工作了七年多,後幾年做的都是這個產品,我和她越洋電話了一小時,聽她分享這個領域的相關知識。雖然這位前輩一直跟我說,如果是她面試應徵者,她只會問behavioral questions,她覺得我不用對產品理解得這麼細;但因為我有之前失敗的經驗,想說還是必須要能回答產品定位和機會點等問題,於是,這又代表了好幾個晚上花在網路上研讀各式各樣的產業報告…

三月初,乍暖還寒,我飛到了西雅圖做final interview。面試前一天,微軟舉辦了一個餐會,現場約有十個微軟員工,和約二十名應徵者一起吃晚餐。那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和微軟員工們聊天,他們人都很好,聽聽他們工作上的心得分享啦,對產業前景的看法等相當有趣!面試當天我被排在下午,是一點到五點,長達四小時,分別和四個面試官面試的接力賽。第一個面試官(後來我才知道他是部門大老闆)來領我去他辦公室時,批頭就一句字正腔圓的中文: “妳從台灣來的嗎?”原來他在北京工作過幾年,真是嚇死我了! 面試聊了很多過去工作的經驗,他也是業務/行銷出身,聊起來很投緣。最後也真的被問到了產品定位和未來展望的問題,還好當初有認真準備!第二個面試官,我覺得他好像來亂的~把我領到他凌亂不已的辦公室(桌上有五台電腦), 他盤據在椅子上開始跟我閒扯,要我自我介紹,突然插進來一句說他昨夜看了我的履歷,他老婆大學時也是Aiesec的~是紐西蘭的會長。於是我們就開始聊大學參加國際活動的事情…然後因為我來自台灣,我們又聊到HTC。問我覺得最創新的科技產品是甚麼,我講Kinect,又聊到如何運用這樣的科技讓老人家學上網。總之第二個面試是非常跳躍式和很好玩的一場。第三個面試官是個資深員工,工作十年了吧,在聊我短期和長期的工作目標,還有在Berkeley的生活等等。最後一個是紐西蘭人,被問了一個如何做market sizing的問題,我把之前在公司做新品上市的思考邏輯拿出來講。

整體來說,和微軟的面試是相當愉快的。我感覺他們是很全面的在認識我這個人:從過去工作表現,學校生活,社團參與,個性,價值觀,再到對產業面的瞭解等等。如果沒有一開始mock interview學姊的當頭棒喝; 如果沒有透過networking認識的各路人馬適時相助; 如果沒有跟計畫外的J&J面試,得以練習如何把自己的故事講得精彩; 如果沒有二年級學長姊各式各樣的資訊分享…我實在無法在最後能有這樣的表現。學校給的資源,同學和學長姊之間的互助,以及自己努力reach out,會是找intern最重要的三個面向。

在歷經這麼多的辛苦之後,今年夏天,我要在西雅圖度過了。做的是我最想做的科技業行銷。期待接下來的或挑戰或樂趣,相信會是一段繽紛跳躍的夏日狂想!


Berkeley MBA 2012 / Haas Student Ambassador
Alicia Chen
jia0207
新手會員
新手會員
 
文章: 11
註冊時間: 2009-09-14 22:45

Re: [Berkeley Haas] 找 Summer Intern 歷程分享

文章raist » 2011-03-27 03:42

好詳盡的分享,感覺有很多可以讓自己思考和應用的地方。
也恭喜妳拿到最想做的intern position,祝妳在西雅圖有個愉快的夏天,
回來能跟我們分享更多的經驗~ ^^
raist
中級會員
中級會員
 
文章: 130
註冊時間: 2009-08-20 00:22

Re: [Berkeley Haas] 找 Summer Intern 歷程分享

文章mikelee » 2011-03-27 13:48

really nice~

推一個
Mike Lee
FormorsaMBA Team
Email: mike.lee@formosamba.com

Plurk: http://www.plurk.com/mikecafe
Twitter: http://twitter.com/mikecafe
加入 FormosaMBA Facebook
加入Oh My 巴哥粉絲團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 Steve Jobs
頭像
mikelee
管理員
管理員
 
文章: 440
註冊時間: 2009-08-10 18:34
來自: FormosaMBA Office


回到 美洲MBA留學相談室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9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