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出自
http://www.english.com.tw/modules/newbb ... t_id=11605在去美國唸書前,我已經讀了四年的Time Express和大約十幾本小說,眾所周知的,多讀TIME這種東西,GRE的字彙會很強,沒錯,我去考GRE的時候,在只有練習了模擬試題六七次,也沒有看機經的情況下,只花了三個星期,字彙就考了590,其實這還算考的不好了,因為我自己考電腦摸擬題時都是六百多以上.我出國前有在大衛美語上過課,那個加拿大籍的老師還說我是活字典,而且也說我是他教過的學生裏他覺得出國唸書時在英文能力方面受益會最大的學生.
我也很有自信的這麼認為,直到我出國後才發現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我曾天真的以為只要Time讀懂了,難的英文會了,那麼簡單的英文一定沒有問題,可是在美國時平常美國人的生活對話,不管從周邊的人,電視上或廣播中,處處都可以發現簡單的英文我不懂的,或是我不會用的.在對話中我也會用許多難字,但是實際上人家根本不知道我在講什麼,就像你用的
pernicious一樣,反而還要再加以解釋人家才會恍然大悟.
直到有一天我在參加學校提供給外國學生加強英文的一個workshop,我有個學長講到有次老師發考卷下來的情形,他用distribute這個字,那個帶我們的美國學生突然笑了出來,她說她不知道有多久沒有用過distribute這個字了,而且
用來描述發考卷的這個動作也不太對,應該用pass out如果對台灣的大學生而言,distribute根本算不上什麼難字,但是相信講到發考卷,可能不到一成的學生知道用pass out這種簡單英文,而且很不幸的,真正的口語溝通都是用簡單英文.但是可不要小看了簡單英文,在全台灣號稱英文很好的人,如果去掉ABC和從小就送去國外唸書的人不算,真正可以用簡單英文跟外國人做精確溝通的,可能沒幾個.
所以此後我的學習方向開始大轉彎,雖然我還是會看難的英文,但是我更注意簡單英文,開始背很多俚語/成語/口語/片語,而且不再在口語中或寫的英文裏用難字,懂歸懂,只要確定在文章裏出現知道是什麼意思就好了,不見得一定要拿出來用才顯的出程度好.能夠用這些簡單英文說的寫的很道地,我相信一樣很了不起.
除此之外,我發現在英文上,很多口語和書面用語是不一樣的,有時它們可以交換使用,有時不行.用中文來舉個例子比較容易懂,就像你在跟一堆朋友談賭博問題,大家在問你對賭博意見時,如果你說一句"博奕是不好的",那麼我相信所有人都會頓住,聽不懂什麼是"博奕",哪一個"博"哪一個"奕",寫出來大家都知道是哪兩個字,但是這是書面用語,不是口語用語,你一講出來就是沒人馬上知道你在講什麼.
如果你是老外,你去查字典,博奕也是賭博的意思,你也會納悶為什麼人家聽不懂,你甚至也會懷疑聽不懂的人中文是不是不太好,但是實際上是你不知道慣用的口語是什麼.
那怎麼知道口語上會用的英文是什麼?我的建議是多去看會話類的英文書,多看電影和聽廣播,這樣才能加強自己清楚區分口語英語和書面英語的能力,而減少拿書面英語當口語時人家聽不懂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