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職棒學英文
http://www.toeicok.com.tw/article/752
本期專欄要介紹的棒球術語是「三振」,英文是“strikeout",縮寫為“SO"或甚至是更簡單的“K"。“strikeout"是評估一位投手壓制能力的重要數據,在美國職棒大聯盟的轉播過程當中,會聽到主播說:“Strike him out."(三振掉此打者)或是“Strike three called."(三好球、三振!),這些說法都表示打者遭到三振出局的命運。
三振的條件當然是先要有兩個「好球(strike)」,在下一球才能有投出三振的資格。常見兩種狀況:一是打者在兩好球時,眼睜睜地看著下一球被投進好球帶卻未揮棒,遭到裁判以拉弓箭手勢判三振;另一種是打者同樣在兩好球後,在下一球投進來時揮棒落空,因而遭到三振。
“strike"是「好球」,三個好球之後,打者出局,所以就是“out",要記住“strikeout"是「三振」,也就是“strike"加上“out",簡單易懂。不過“out"一字卻值得一提,因為許多動詞搭配了“out"之後,會產生新的字義。out 有「往外、向外」,也有「出來」、「不在」、「去除」、「關掉、熄滅」、「徹底地、仔細地」等多重意涵。
在國際職場與多益測驗裡,“sold"是「賣(sell)」的過去式動詞與過去分詞,但是加了“out"的“be sold out"卻不是「賣出」,而是「銷售一空」,所以“All tickets were sold out."是指「門票已銷售一空」。
此外,英文字“lay"有「放、鋪設」之意,加了“out"之後的“layout"是「放出來」的衍生字義,指「版面設計」,所以“the layout of our office"是指「我們辦公室的布局」。
還有“burnout" 是“burn"( 燃燒) 加“out",指「精疲力竭」,又“knockout"是拳擊比賽中的「擊倒對手」,可舉的例子很多,如果注意一下加了“out"之後的字義變化,英文是非常有趣的!
棒球場上,投手的「三振」常會在守備方扮演重要角色,因為可以奪下攻方的出局數,又可將跑者凍結在原先的壘包上,避免失分的危機。此外,兩隊士氣的轉移也常發生在裁判大吼一聲“Strikeout!"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