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次的申請過程,有些小小的心得想跟咖啡店裡有意攻讀商管博的夥伴們分享:
首先,商管PhD實在太難申請了

我當初其實有點太理想主義了,申請的六家裡面,有五家都是我的dream school,也因此幾乎沒有分散風險的動作,而且策略錯誤──申請了太多UC系統的學校 (這點等一下會談)。還好最後讓我僥倖上了一間,不然就得再來一年了。
我後來才發現,其實很多學校的商學院研究都作得很好,給博班學生的資源也很多,尤其是師生之間的關係很緊密──即使它們不是HBS, Wharton, Stanford or Northwestern,其實也滿值得念的。真的建議大家在申請前把目標放寬些,給自己多些機會。
其次,在加州政府財政狀況沒有好轉前,UC系列的學校能不申請就不要申請….他們目前幾乎沒有錢養國際學生。我事前不曉得,申請了三家UC的學校,後來才知道那幾百塊美金的申請費幾乎等於是丟到水裡去…. 心疼啊。

而且,除非你是美國公民或有綠卡,否則在選校上還是以私立學校為主比較好,因為公立學校普遍有優先保護美國學生的壓力,只不過其他州立大學的問題沒有像UC系統那麼嚴重就是了。(這裡指的是純就博士班而言,MBA或MS當然沒有這樣的問題)
最後,如果可能的話,在申請前就先試著跟老師聯絡。很多人說商管博班沒必要跟老師 "套詞",因為沒有進實驗室的問題;但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事前跟老師聯絡還是有好處的。南加大能上,我想很大一部份的原因也是因為我在去年十月就殺去學校跟一位教授碰過面了(我目前人在南加州的Irvine),而且相談甚歡。對大多數人在台灣的同學來說,可能沒有這樣的地利之便,但還是可以用email跟老師聯絡,爭取電話面試的機會。至於第一封信內容要寫些什麼,我會建議先簡短介紹自己的背景,若有過研究經驗一定要特別強調。若你分數夠牛,不妨在信裡最後提一下GPA和GMAT成績。老美還是相當重視量化成績的。
我的background如下:
Undergraduate work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from NTU, GPA 3.5
First Master in Journalism (also from NTU), GPA 3.9
Second Master in Demography at UCI, GPA 3.9
Worked as an economic journalist for six years (two years as a translator; four years as a reporter)
GMAT: 750, TOEFL: 273
One master thesis; the thesis was adapted into a short paper and presented in a domestic conference in Taiwan, also was selected as the best paper.
A paper is currently under second review by a core journal in Taiwan.
Several awards and honors, both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最後,我感謝愛我、支持我的老公,和一路引領我的上帝。
Good luck with you 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