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FormosaMBA 傷心咖啡店 • 查看主题 - [討論]個人覺得...MBA在台灣的發揮空間實在不太大

[討論]個人覺得...MBA在台灣的發揮空間實在不太大

工作召募,面試準備,生涯規畫

版主: iambigmomma

帖子Zigen5 » 2005-05-11 15:32

關於財務v.s.行銷或產品開發這個議題, 至少依據我自己的切身經驗, 目前我支持大衛李的論點.
MBA & MEM, Class of 2007
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enior Analyst
3M Company
头像
Zigen5
中級會員
中級會員
 
帖子: 199
注册: 2005-02-16 21:50
地址: Hong Kong

帖子ivanchiang » 2005-05-11 19:36

我想如果要更貼切點地說
應該是"台灣的企業沒幾間有能耐用得起MBA"
不單指薪資的問題
而是企業領導人的思維與格局
Pudding說得很對

與其想"台灣目前沒有什麼大型的企業 , MBA某種程度上對他們幫助不大",
不如想"台灣目前沒有什麼大型的企業, 唸了MBA回來能不能幫中小型企業闖出一片天?"

可是
目前中小企業的領導階層有幾個能有那種思維呢?
我想寥寥無幾
再換個方向來說
念了MBA後.有幾個人願意"委屈"自己待在中小型企業?
在這種想法之下
拓展舞台幾乎無疑地變成在外商公司為外商公司所用
中小型企業"能"付得起高薪的."敢"付得起高薪的
說真的.也不多

大家說說
唸完MBA後
有多少人有那種抱負要讓自己待在中小型企業闖天空
甘願一個月領普通的薪水只為要打拼自己的夢想的?
又有幾個人有"Leadership"敢出來創品牌的?

屈指可數...甚至幾乎沒有...
头像
ivanchiang
高級會員
高級會員
 
帖子: 301
注册: 2005-04-10 18:03

帖子ivanchiang » 2005-05-11 19:43

另外
關於主攻什麼在企業裡才能扮演最吃香關鍵的角色
個人認為這應視企業的特質而定
譬如把一個主攻manufacturing其他卻不甚懂的人擺去當NIKE的CEO
這舞台對他來說可能是吃力的.因為NIKE的主力可能在Marketing
又譬如把一個行銷的高手丟到鴻海去
他可能也是吃力的.畢竟鴻海主力在製造.在製程

不過我也是舉例
並不是絕對

喔~~我該去吃飯了~~再說吧 :PP
头像
ivanchiang
高級會員
高級會員
 
帖子: 301
注册: 2005-04-10 18:03

帖子Allenr » 2005-05-12 01:35

kristayang \$m[1]:

恩 有點不太能同意以上兩點 :PP
小妹獻醜一下(呼 好緊張 ;-S )
我覺得應該說是 不同產業會注意的明星不太一樣
搞財務的沒有媒體紅人?那麼帥氣的鄭名凱不就是一個例子?
另外 財務不單單只是在預測漲跌 在衍生性金融商品越來越成熟的情況下
我們在追求的是避險 在做金融商品組合
和不太可能達到但盡量接近的"完美套利"

關於第二點 我覺得是財務這個產業 是比較現實的
常常就是在數字的對與錯之間 來定生死
鄭名凱再看錯個半導體產業幾次 我看也會很快被大家遺忘.....

相較於管理 行銷 這反而是需要時間才能看得出結果的
像斐奧麗娜也是大紅大紫了一陣子 才被踢下來

至於IPOD 我個人認為 他的確很厲害的創造了品牌和品味
尤其在這個大家都喜歡當雅痞的年代
不過如果IPOD在功能上面不能再有所創新和突破
IPOD很快又會變成bubble
甚至 在股價上面 連隔壁阿桑都知道什麼是IPOD時 就要小心了
(如果沒記錯 最近IPOD股價似乎不太漂亮)

相較於IPOD 我個人反而對於MSN和SKYPE有更深的崇拜與推崇


呵呵. 大家來討論~不用緊張,對於你的論點,我有幾個看法:
1. 鄭名凱? 誰啊? (我不是說我沒聽過,我是說: Who?!)

2. 搞甚麼都有可能紅,只要你夠神,但我說的是機會...

3. Fio女士會紅,和他的專長無關。老實說,她會那麼有名,主因是:她是女性。 她下台時被批得很慘,我認為也不全然是她的能力有那麼差,千「夫」所指的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 她是女性。

4. IPod 不過這倒是個好例子,這個產品當然主要是靠行銷炒成的,它後來有甚麼下場、對Apple有甚麼財務衝擊,就財務預測的眼光來說我不敢講,因為我不是專家。但是Steve Jobs我觀察了十幾年了,即便iPod退燒,只要有他在,Apple就值得大家盯著看。這,就是我所謂行銷專家和媒體寵兒的極佳範例。
欲知Steve Jobs的傳奇故事,請自行利用google,並注意以下key words:
Apple 2, Macintosh, Newton, Nextep, iMac, Powerbook, iCube, iPod.

5. 在IT產業,只有一個人能得到比Steve Jobs更多的媒體聚焦,這個人叫做William Gates III,他擅長的是哪個領域?

6. 富士比百大富豪,媒體最常報導的人不見得和排名正相關,倒是和其成功的主要特長有很大的關係,除了前述兩個IT鉅子,還有Michael Dell、Walton家族、L. Ellison, L. Bettencourt等等。他們的企業,為甚麼能得到比L. Mittal更多的報導?

7. 有沒有例外? 當然有: Warren Buffet,不過一來他真的很神,二來,他不需要Corporate也可以找到自己的舞台。


以上是講媒體關愛,再來講替代性:
每個人都有心中的理想行銷手段,偏偏沒有一種行銷策略是穩賺不賠萬無一失的,甚至沒有所謂的「保守型篤定保本行銷策略」,因為真的採保守型市場策略,有可能會加大與競爭者的距離而導致兵敗如山倒。
你不難發現,事實上以行銷手段見長的公司,其行銷最高決策層幾乎是萬年不換,原因很簡單:他們過往的行銷策略經實證有效,即便現在人看起來已經又老又慢,但是沒有人敢換。因為換了人,誰知道新任者的行銷策略會不會成功?

而財務呢? 它比行銷要好的地方,在於它比較像是一門科學,有系統、有公式、有極有效果/效率的既存法則,要搞懂這些東西需要專業的訓練,像我就對這種東西非常苦手,但一旦搞懂,那就易於評估、利於執行。換句話說:個人的獨特性在此優點下相形就沒那麼重要。自然替代性就比較高。當然,我並不是說財務工作比較不穩,恰恰相反,財務工作相對比較不易出錯,所以反而好坐一些,我所說的是: 「以公司獲利有沒有你可能會差很多」的標準來看,財務工作是很不容易得到正面評價的。
--------------------------------------------------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學貸之故。不遑啟居,學貸之故!
头像
Allenr
中級會員
中級會員
 
帖子: 288
注册: 2005-01-28 22:40
地址: TW

帖子Pudding » 2005-05-12 02:55

沒有什麼是MBA可以, 其他master不行; 碩士可以, under不行, 或是大企業可以, 小公司不行的... It's all upon you...

這句話說的的確是至理名言.但說真的.至理名言大家往往耳熟能詳.說的震天響
但95%以上還是在最現實的層面上打轉


我想你說的對... 所以關鍵是個人的attitude, 路可以這樣走也可以那樣走... 我們當然可以選擇不要去唸MBA, 為什麼還是那麼多人前仆後繼? 當然是現實面的層面考量. 只是現實也有很多種, 有人要轉換跑道, 有人要高薪, 有人要留美國工作, 也有人只是要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要學習soft skill... 不是所有人都要當CEO, CFO...

與其想"台灣目前沒有什麼大型的企業 , MBA某種程度上對他們幫助不大",
不如想"台灣目前沒有什麼大型的企業, 唸了MBA回來能不能幫中小型企業闖出一片天?"

可是
目前中小企業的領導階層有幾個能有那種思維呢?
我想寥寥無幾
再換個方向來說
念了MBA後.有幾個人願意"委屈"自己待在中小型企業?
在這種想法之下
拓展舞台幾乎無疑地變成在外商公司為外商公司所用
中小型企業"能"付得起高薪的."敢"付得起高薪的
說真的.也不多

大家說說
唸完MBA後
有多少人有那種抱負要讓自己待在中小型企業闖天空
甘願一個月領普通的薪水只為要打拼自己的夢想的?
又有幾個人有"Leadership"敢出來創品牌的?


說真的, 不是甘願不甘願的問題, 至少我個人不是, 而是因為大筆貸款出去唸書, 回來如果領份跟原來一樣的薪水, 會還不起貸款... Orz 如你所說, 是再現實不過的問題...

但是我會這樣講, 實無意唱高調, 是因為身邊確確實實就是鮮明的例子. 公司裡最優秀的PM, 是專科畢業, 強到不行, 不管給他什麼產品都照樣起死回生; 也有MBA畢業回來, 從基層做起, 領著三萬出頭的薪水, 苦不堪言抱怨連連... 不論是專科也好還是MBA也好, 學校也好, 個人quality也好, 我想都還是有三教九流之分吧, 如果說MBA在台灣發揮空間不大, 未免稍嫌以偏概全... --> 這才是我想要表達的意思...
头像
Pudding
黃金會員
黃金會員
 
帖子: 762
注册: 2004-12-02 09:42

帖子ivanchiang » 2005-05-12 03:38

大家說說
唸完MBA後
有多少人有那種抱負要讓自己待在中小型企業闖天空
甘願一個月領普通的薪水只為要打拼自己的夢想的?
又有幾個人有"Leadership"敢出來創品牌的?[/quote]

說真的, 不是甘願不甘願的問題, 至少我個人不是, 而是因為大筆貸款出去唸書, 回來如果領份跟原來一樣的薪水, 會還不起貸款... Orz 如你所說, 是再現實不過的問題...

但是我會這樣講, 實無意唱高調, 是因為身邊確確實實就是鮮明的例子. 公司裡最優秀的PM, 是專科畢業, 強到不行, 不管給他什麼產品都照樣起死回生; 也有MBA畢業回來, 從基層做起, 領著三萬出頭的薪水, 苦不堪言抱怨連連... 不論是專科也好還是MBA也好, 學校也好, 個人quality也好, 我想都還是有三教九流之分吧, 如果說MBA在台灣發揮空間不大, 未免稍嫌以偏概全... --> 這才是我想要表達的意思...[/quote]

這也是現實面~大家都為錢苦惱 ;-S
头像
ivanchiang
高級會員
高級會員
 
帖子: 301
注册: 2005-04-10 18:03

帖子jason » 2005-05-12 17:16

ivanchiang \$m[1]:大家說說
唸完MBA後
有多少人有那種抱負要讓自己待在中小型企業闖天空
甘願一個月領普通的薪水只為要打拼自己的夢想的?
又有幾個人有"Leadership"敢出來創品牌的?


說真的, 不是甘願不甘願的問題, 至少我個人不是, 而是因為大筆貸款出去唸書, 回來如果領份跟原來一樣的薪水, 會還不起貸款... Orz 如你所說, 是再現實不過的問題...

但是我會這樣講, 實無意唱高調, 是因為身邊確確實實就是鮮明的例子. 公司裡最優秀的PM, 是專科畢業, 強到不行, 不管給他什麼產品都照樣起死回生; 也有MBA畢業回來, 從基層做起, 領著三萬出頭的薪水, 苦不堪言抱怨連連... 不論是專科也好還是MBA也好, 學校也好, 個人quality也好, 我想都還是有三教九流之分吧, 如果說MBA在台灣發揮空間不大, 未免稍嫌以偏概全... --> 這才是我想要表達的意思...[/quote]

這也是現實面~大家都為錢苦惱 ;-S[/quote]


"教育"實在不應該被"量化", 個人有時一直會質疑美國商學院為何要用"數字"來衡量一個人未來的職涯及發展? 蓋茲與戴爾當初大學綴學時, 他們應該都沒有去詳細的計算他們的未來(量化), 不過他們卻都有美好的理想及願景, 只是這些理想及願景如果用再申請商學院上, 百分百一定會被打槍掉 !
想想他們的LONG TERM GOAL, 一個建立MICROSOFT,另一個建立DELL COMPUTER, 以申請商學院的量化條件來看, 似乎說服不了商學院讓他們入學吧...
头像
jason
中級會員
中級會員
 
帖子: 140
注册: 2005-03-26 18:05
地址: London

帖子davidlee0222 » 2005-05-12 17:52

Zigen5 \$m[1]:關於財務v.s.行銷或產品開發這個議題, 至少依據我自己的切身經驗, 目前我支持大衛李的論點.


哈哈哈
感謝西北雙學位霹靂牛神
找個機會跟您好好請教
我也要去西北!!!!!!!!!!
davidlee0222
白金會員
白金會員
 
帖子: 3017
注册: 2004-12-14 19:54

帖子davidlee0222 » 2005-05-12 18:07

唸行銷唸了一堆
還搞了個IMC整合行銷傳播
(哈哈~我現在知道為什麼IMC不是在西北家樂氏商學院了)
一切都還是回歸「人性」
史蒂芬假不思就是搞董這一點
拋棄了行銷的既定理論公式
才會無往不力

跟IKEA一樣
史大巴克斯也是
戴爾也是
麥闊受夫特是特例
頭又大也是
7之11也是

不管她們有沒有學過行銷
它們都仔細鑽研了消費者行為
深入的洞悉並重組消費者核心價值
再依機構資源研擬獨特運作模型
小弟個人淺見認為這是科特勒的高明之處
做了無數案例研究導出行銷模型
訓練出18般武藝樣樣齊全的MBA
卻沒告訴人家企業經營公式的背後核心涵義
極簡的消費者核心創造力才是根本
小弟個人以為這也是為何沒有哪個成功案例是跟別人一樣的原因
davidlee0222
白金會員
白金會員
 
帖子: 3017
注册: 2004-12-14 19:54

帖子kristayang » 2005-05-12 18:49

davidlee0222 \$m[1]:唸行銷唸了一堆
還搞了個IMC整合行銷傳播
(哈哈~我現在知道為什麼IMC不是在西北家樂氏商學院了)
一切都還是回歸「人性」
史蒂芬假不思就是搞董這一點
拋棄了行銷的既定理論公式
才會無往不力

跟IKEA一樣
史大巴克斯也是
戴爾也是
麥闊受夫特是特例
頭又大也是
7之11也是

不管她們有沒有學過行銷
它們都仔細鑽研了消費者行為
深入的洞悉並重組消費者核心價值
再依機構資源研擬獨特運作模型
小弟個人淺見認為這是科特勒的高明之處
做了無數案例研究導出行銷模型
訓練出18般武藝樣樣齊全的MBA
卻沒告訴人家企業經營公式的背後核心涵義
極簡的消費者核心創造力才是根本
小弟個人以為這也是為何沒有哪個成功案例是跟別人一樣的原因


真的很喜歡這邊 呵呵 多元性的討論
小妹想提出一個疑問
在行銷的背後是否應該是紮實的產品與技術為前提?
我的意思是 今天starbucks的東西不好喝我也不願意掏錢每次買的這樣心疼
(我不喝咖啡 但是他的熱可可真的是我的最愛)
LV的包包: 聽說當年鐵達尼沉船後有個用LV做的箱子打撈上來後仍然完好無缺
雖然不知道是不是誇大 倒是行銷跟產品好用的結合

再提我本身經歷過的反例
IKEA的東西我不喜歡 他並沒有太符合亞洲人的習性
要自己組裝 組裝拆開後不合適卻不能退貨 讓我對IKEA的觀感就是空有行銷
再來談談銀行界的行銷高手 CITI BANK
透明卡那時風行到人見人愛 但在盲目追求下 卻發現後端客服做得不怎樣

不過Allenr大提到marketing那種無形的智慧
倒是讓我深深的思考許久
的確 能被量化的東西都有跡可循
而智慧經濟這種抽象的能力 倒是無法全然傳授和複製阿
如果只是先求有,再求好,那麼『最好』就會離你很遠了!!
kristayang
中級會員
中級會員
 
帖子: 193
注册: 2005-03-20 11:39

帖子davidlee0222 » 2005-05-12 19:31

講到重點了
產品力是CRM顧客關係管理的關鍵環節
要說什麼完美售後服務
產品用兩個禮拜就壞根本啥也甭談
變Q就是一例

但是小弟以為邏輯應該是反過來的
不是要先有產品跟技術
而是先要知道消費者要什麼
如果消費者要的不是品質
那空有高度技術反而是成本浪費
手機市場就是一例
當然品質不能太爛
但是用個半年一年自動當機讓你換換新機新口味
消費者也覺得夠本就好

講到後端客服小第一直以為既然可以搞個明星分析師主持人
又何嘗不能搞個明星客服員呢?
領不到幾個錢要他有什麼完善服務
說實在換您做做看
每天鞠躬哈腰明明是生產線問題
被客戶罵還被同事朋友瞧不起
不跳槽才有鬼
客服可是第一線哪!!!

一個客服員不經意的一個臉色
就像小弟轉機日本
只是經過美國航空櫃檯問個路
就被他們日本小姐的輕蔑口吻氣到了
經理出來道歉也漫不經心毫無誠意
跟隔壁國泰航空周到貼心差十萬八千里
事後不管他客服部寄幾封道歉信都沒用
一輩子不坐美國航空
哈哈~現在知道口碑行銷的利害了吧
看過小弟經驗的真的建議不要做AA
連最客套多裡的日本櫃檯都如此了
不用說其他地方

體驗行銷是全方位的連續經驗
消費者經不起一次不滿
因此每個環節都要顧好是不容易的
但世界級品牌絕對還是有可為

有沒有變Q的人建議一下品質不能再放給它爛啦
前2週一個朋友換跑道進去
說實在可以說沒經驗
態度也不怎樣
輕輕鬆鬆就錄取了
這樣子的RD真讓小弟我不敢買變Q的產品
即使我跟他從小一起長大
就是因為這樣才更不敢買...
davidlee0222
白金會員
白金會員
 
帖子: 3017
注册: 2004-12-14 19:54

帖子游客 » 2005-05-12 19:42

kristayang \$m[1]:


真的很喜歡這邊 呵呵 多元性的討論
小妹想提出一個疑問
在行銷的背後是否應該是紮實的產品與技術為前提?
我的意思是 今天starbucks的東西不好喝我也不願意掏錢每次買的這樣心疼
(我不喝咖啡 但是他的熱可可真的是我的最愛)
LV的包包: 聽說當年鐵達尼沉船後有個用LV做的箱子打撈上來後仍然完好無缺
雖然不知道是不是誇大 倒是行銷跟產品好用的結合

再提我本身經歷過的反例
IKEA的東西我不喜歡 他並沒有太符合亞洲人的習性
要自己組裝 組裝拆開後不合適卻不能退貨 讓我對IKEA的觀感就是空有行銷
再來談談銀行界的行銷高手 CITI BANK
透明卡那時風行到人見人愛 但在盲目追求下 卻發現後端客服做得不怎樣

不過Allenr大提到marketing那種無形的智慧
倒是讓我深深的思考許久
的確 能被量化的東西都有跡可循
而智慧經濟這種抽象的能力 倒是無法全然傳授和複製阿


與kristayang有同感
一個好的產品真的需要很強大的技術後盾才有可能持續性暢銷
no matter 他是強大的RD能力或是服務為他的後盾

不管你讀的是Marketing , Finance或是其他領域的東西.....
這些書本上的專業知識是容易被取代的
唯一不容易被取代的東西叫創意
我認為MBA應該來教這一個東西
有了創意之後,還要有其行動力才足以讓這個夢實現

我忽然有個疑問
也是我自己要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到底MBA的價值在哪裡??
Jason說的很棒,這種東西是不應該被量化的
所以我們不談量化的答案
希望能再有一些火花出來
8-|
游客
 

帖子davidlee0222 » 2005-05-12 22:06

cool!
I guess "design" is a part of creative
davidlee0222
白金會員
白金會員
 
帖子: 3017
注册: 2004-12-14 19:54

帖子twkevin » 2005-05-12 22:24

mikelee \$m[1]:

與kristayang有同感
一個好的產品真的需要很強大的技術後盾才有可能持續性暢銷
no matter 他是強大的RD能力或是服務為他的後盾

不管你讀的是Marketing , Finance或是其他領域的東西.....
這些書本上的專業知識是容易被取代的
唯一不容易被取代的東西叫創意
我認為MBA應該來教這一個東西
有了創意之後,還要有其行動力才足以讓這個夢實現

我忽然有個疑問
也是我自己要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到底MBA的價值在哪裡??
Jason說的很棒,這種東西是不應該被量化的
所以我們不談量化的答案
希望能再有一些火花出來
8-|


MBA school 也有在想這些問題的
推建 Babson, INSEAD....

Babson College
Creativity Program

“Working in small teams, Babson students consult closely with artists from a range of disciplines to explore and apply the principles of creative process. This experience energizes their natural impulse to imagine, intuit, and invent. It also gives them increased confidence in self-expression, an ability to cope effectively with ambiguity, and an innate desire to seek solutions where others seldom look."

—Mary C. Pinard, Assistant Professor of English and Creativity Program Coordinator, Two-Year MBA Program
Idea generation is an essential management skill as companies strive to grow and entrepreneurs endeavor to launch new enterprises. Ironically, it receives little attention in most MBA programs.

Where do new ideas come from and how do you create them proactively? Babson believes creative thinking is such an important management skill, you’ll find it woven throughout our programs.

The first module of the Two-Year program includes the Creativity Program, a dynamic feature that challenges students to learn and apply creative techniques and compete as teams to craft solutions to complex problems. Working with artists from such diverse disciplines as art, dance, writing, and music, they develop fresh approaches to a variety of management issues through this mind-expanding experience.

Because we see creativity as intrinsic to business leadership, we've made it an integral part of our curriculum. During the first week of Fall semester, you'll be assigned—at random—to one of eight creativity groups: music, poetry, fiction, video, drawing, sculpture, movement, and improvisation. The Creativity Stream challenges you to break free from artificial barriers of thought. During this module, you and your fellow MBA students will also wrestle with Socratic philosophy as a way of challenging common notions about business and the world in general.
What you put in is what you get out of an MBA.
头像
twkevin
高級會員
高級會員
 
帖子: 326
注册: 2005-01-05 21:53

帖子Chang,Stella » 2005-05-12 22:26

mikelee \$m[1]:
kristayang \$m[1]:


真的很喜歡這邊 呵呵 多元性的討論
小妹想提出一個疑問
在行銷的背後是否應該是紮實的產品與技術為前提?
我的意思是 今天starbucks的東西不好喝我也不願意掏錢每次買的這樣心疼
(我不喝咖啡 但是他的熱可可真的是我的最愛)
LV的包包: 聽說當年鐵達尼沉船後有個用LV做的箱子打撈上來後仍然完好無缺
雖然不知道是不是誇大 倒是行銷跟產品好用的結合

再提我本身經歷過的反例
IKEA的東西我不喜歡 他並沒有太符合亞洲人的習性
要自己組裝 組裝拆開後不合適卻不能退貨 讓我對IKEA的觀感就是空有行銷
再來談談銀行界的行銷高手 CITI BANK
透明卡那時風行到人見人愛 但在盲目追求下 卻發現後端客服做得不怎樣

不過Allenr大提到marketing那種無形的智慧
倒是讓我深深的思考許久
的確 能被量化的東西都有跡可循
而智慧經濟這種抽象的能力 倒是無法全然傳授和複製阿


與kristayang有同感
一個好的產品真的需要很強大的技術後盾才有可能持續性暢銷
no matter 他是強大的RD能力或是服務為他的後盾

不管你讀的是Marketing , Finance或是其他領域的東西.....
這些書本上的專業知識是容易被取代的
唯一不容易被取代的東西叫創意
我認為MBA應該來教這一個東西
有了創意之後,還要有其行動力才足以讓這個夢實現

我忽然有個疑問
也是我自己要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到底MBA的價值在哪裡??
Jason說的很棒,這種東西是不應該被量化的
所以我們不談量化的答案
希望能再有一些火花出來
8-|

Mike兄說的MBA課程是有的, 這期的數位時代淺談到了”新Style的MBA”, 談的就是這個, 跳脫傳統以五管(生產、行銷、人力資源、財務、資訊管理)為主的MBA, 期待能訓練出更有”創意”的MBA人才. 同時以位於法國巴黎郊外楓丹白露的管理學院INSEAD與加州Pasadena設計學院合作為例, 讓許多商學院的紙上談兵, 轉入了產品的實際原型設計戰場, 有興趣的人, 可參考一下這期的數位時代

Krista, “在行銷的背後是否應該是紮實的產品與技術為前提?” 答案絶對是肯定的, 產品力不夠的商品, 即便是有強大的行銷資源support, 我想最多半年, 便會下台一鞠躬, 因為強大的促銷, 會促使消費者的first try, 而重點的retry就回歸到產品基本面, 但也不表示你有好的產品力及大的行銷資源而做出成功的一戰後就高枕無憂, 因為消費者常常是漸忘的, 常常是喜新厭舊的(尤其是那些求新求變的teenagers), 否則統一也無需每年在贊助搞什麼海洋音樂季之類的……, 其實都只是在持續將他們的某一個產品介由溶入消費者的lifestyle與這個產品的main target溝通, 持續將他們產品的image烙印在消費者心裡, 持續remind消費者下一次走向百種陳列商品前, 會拿起他們的商品, 因為, 這個商品符合他的style, 這個商品的logo也代表他們的個人風格. 而這不也就是品牌管理嗎? 其實ivanchiang提到台灣缺少品牌公司, 我到不這麼認為, 我想他的意思應該是台灣缺少國際品牌吧!

David, 提到的消費者行為, Stella認為這是marketing裡最有趣的一部份, 你知道當你走進7-11買的任何一件商品, 當小姐為你打下金額的同時, 都已直接轉入7-11的database, 作為他們下一個新商品開發指標, 或下一個promotion的big idea了. 而甚至, 商品的陳列, 也是一種消費者心理學, 為什麼口香糖或小玩具要陳列在收銀台旁? 為什麼首推promote的產品會放在你第一眼可見的貨架層? 嗯, 在大人等待結帳的同時, 小孩會要求爸爸媽媽買那些小東西 (而這些小玩具通常都在小朋友視線可及之處), 而通常最hot的貨架層由上數下約第二及第三, 因為那是消費者水平視線的第一位置.

想想, 消費者心理學真是一門超有趣的課, ok, stop here, 已離了本帖的主題, 大家繼續討論吧!
头像
Chang,Stella
中級會員
中級會員
 
帖子: 115
注册: 2005-01-26 09:52

上一页下一页

回到 職場生涯/工作機會/面試訊息討論

在线用户

正在浏览此版面的用户:没有注册用户 和 5 位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