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iambigmomma
kristayang \$m[1]:
恩 有點不太能同意以上兩點![]()
小妹獻醜一下(呼 好緊張)
我覺得應該說是 不同產業會注意的明星不太一樣
搞財務的沒有媒體紅人?那麼帥氣的鄭名凱不就是一個例子?
另外 財務不單單只是在預測漲跌 在衍生性金融商品越來越成熟的情況下
我們在追求的是避險 在做金融商品組合
和不太可能達到但盡量接近的"完美套利"
關於第二點 我覺得是財務這個產業 是比較現實的
常常就是在數字的對與錯之間 來定生死
鄭名凱再看錯個半導體產業幾次 我看也會很快被大家遺忘.....
相較於管理 行銷 這反而是需要時間才能看得出結果的
像斐奧麗娜也是大紅大紫了一陣子 才被踢下來
至於IPOD 我個人認為 他的確很厲害的創造了品牌和品味
尤其在這個大家都喜歡當雅痞的年代
不過如果IPOD在功能上面不能再有所創新和突破
IPOD很快又會變成bubble
甚至 在股價上面 連隔壁阿桑都知道什麼是IPOD時 就要小心了
(如果沒記錯 最近IPOD股價似乎不太漂亮)
相較於IPOD 我個人反而對於MSN和SKYPE有更深的崇拜與推崇
沒有什麼是MBA可以, 其他master不行; 碩士可以, under不行, 或是大企業可以, 小公司不行的... It's all upon you...
這句話說的的確是至理名言.但說真的.至理名言大家往往耳熟能詳.說的震天響
但95%以上還是在最現實的層面上打轉
與其想"台灣目前沒有什麼大型的企業 , MBA某種程度上對他們幫助不大",
不如想"台灣目前沒有什麼大型的企業, 唸了MBA回來能不能幫中小型企業闖出一片天?"
可是
目前中小企業的領導階層有幾個能有那種思維呢?
我想寥寥無幾
再換個方向來說
念了MBA後.有幾個人願意"委屈"自己待在中小型企業?
在這種想法之下
拓展舞台幾乎無疑地變成在外商公司為外商公司所用
中小型企業"能"付得起高薪的."敢"付得起高薪的
說真的.也不多
大家說說
唸完MBA後
有多少人有那種抱負要讓自己待在中小型企業闖天空
甘願一個月領普通的薪水只為要打拼自己的夢想的?
又有幾個人有"Leadership"敢出來創品牌的?
ivanchiang \$m[1]:大家說說
唸完MBA後
有多少人有那種抱負要讓自己待在中小型企業闖天空
甘願一個月領普通的薪水只為要打拼自己的夢想的?
又有幾個人有"Leadership"敢出來創品牌的?
Zigen5 \$m[1]:關於財務v.s.行銷或產品開發這個議題, 至少依據我自己的切身經驗, 目前我支持大衛李的論點.
davidlee0222 \$m[1]:唸行銷唸了一堆
還搞了個IMC整合行銷傳播
(哈哈~我現在知道為什麼IMC不是在西北家樂氏商學院了)
一切都還是回歸「人性」
史蒂芬假不思就是搞董這一點
拋棄了行銷的既定理論公式
才會無往不力
跟IKEA一樣
史大巴克斯也是
戴爾也是
麥闊受夫特是特例
頭又大也是
7之11也是
不管她們有沒有學過行銷
它們都仔細鑽研了消費者行為
深入的洞悉並重組消費者核心價值
再依機構資源研擬獨特運作模型
小弟個人淺見認為這是科特勒的高明之處
做了無數案例研究導出行銷模型
訓練出18般武藝樣樣齊全的MBA
卻沒告訴人家企業經營公式的背後核心涵義
極簡的消費者核心創造力才是根本
小弟個人以為這也是為何沒有哪個成功案例是跟別人一樣的原因
kristayang \$m[1]:
真的很喜歡這邊 呵呵 多元性的討論
小妹想提出一個疑問
在行銷的背後是否應該是紮實的產品與技術為前提?
我的意思是 今天starbucks的東西不好喝我也不願意掏錢每次買的這樣心疼
(我不喝咖啡 但是他的熱可可真的是我的最愛)
LV的包包: 聽說當年鐵達尼沉船後有個用LV做的箱子打撈上來後仍然完好無缺
雖然不知道是不是誇大 倒是行銷跟產品好用的結合
再提我本身經歷過的反例
IKEA的東西我不喜歡 他並沒有太符合亞洲人的習性
要自己組裝 組裝拆開後不合適卻不能退貨 讓我對IKEA的觀感就是空有行銷
再來談談銀行界的行銷高手 CITI BANK
透明卡那時風行到人見人愛 但在盲目追求下 卻發現後端客服做得不怎樣
不過Allenr大提到marketing那種無形的智慧
倒是讓我深深的思考許久
的確 能被量化的東西都有跡可循
而智慧經濟這種抽象的能力 倒是無法全然傳授和複製阿
mikelee \$m[1]:
與kristayang有同感
一個好的產品真的需要很強大的技術後盾才有可能持續性暢銷
no matter 他是強大的RD能力或是服務為他的後盾
不管你讀的是Marketing , Finance或是其他領域的東西.....
這些書本上的專業知識是容易被取代的
唯一不容易被取代的東西叫創意
我認為MBA應該來教這一個東西
有了創意之後,還要有其行動力才足以讓這個夢實現
我忽然有個疑問
也是我自己要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到底MBA的價值在哪裡??
Jason說的很棒,這種東西是不應該被量化的
所以我們不談量化的答案
希望能再有一些火花出來
8-|
mikelee \$m[1]:kristayang \$m[1]:
真的很喜歡這邊 呵呵 多元性的討論
小妹想提出一個疑問
在行銷的背後是否應該是紮實的產品與技術為前提?
我的意思是 今天starbucks的東西不好喝我也不願意掏錢每次買的這樣心疼
(我不喝咖啡 但是他的熱可可真的是我的最愛)
LV的包包: 聽說當年鐵達尼沉船後有個用LV做的箱子打撈上來後仍然完好無缺
雖然不知道是不是誇大 倒是行銷跟產品好用的結合
再提我本身經歷過的反例
IKEA的東西我不喜歡 他並沒有太符合亞洲人的習性
要自己組裝 組裝拆開後不合適卻不能退貨 讓我對IKEA的觀感就是空有行銷
再來談談銀行界的行銷高手 CITI BANK
透明卡那時風行到人見人愛 但在盲目追求下 卻發現後端客服做得不怎樣
不過Allenr大提到marketing那種無形的智慧
倒是讓我深深的思考許久
的確 能被量化的東西都有跡可循
而智慧經濟這種抽象的能力 倒是無法全然傳授和複製阿
與kristayang有同感
一個好的產品真的需要很強大的技術後盾才有可能持續性暢銷
no matter 他是強大的RD能力或是服務為他的後盾
不管你讀的是Marketing , Finance或是其他領域的東西.....
這些書本上的專業知識是容易被取代的
唯一不容易被取代的東西叫創意
我認為MBA應該來教這一個東西
有了創意之後,還要有其行動力才足以讓這個夢實現
我忽然有個疑問
也是我自己要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到底MBA的價值在哪裡??
Jason說的很棒,這種東西是不應該被量化的
所以我們不談量化的答案
希望能再有一些火花出來
8-|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