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謝版上各位大大跟牛人們的分享 讓小弟獲益不少
我也來作點小小的回饋 希望對於以後得朋友們有點幫助
如果有錯 也請不吝指教 如果有其他問題 也歡迎大家討論
Admission: ASU, UW-Madison (with 20,000), UIUC (with 5,000)
Rejection: Cornell, UT-Austin, CMU, UMichigan, OSU, MSU, Purdue, UW-Seattle, GIT
Interview invited: ASU, Madison, UIUC, OSU, MSU, UW-Seattle, GIT
Decision: UW-Madison
Profile:
GMAT: 660/4.5
TOEFL: 263/5.0
Under GPA: TKU 2.86
Graduate GPA: NTU 3.92
W/E: 2+ years as an engineer in IT industry
Suggestion:
1. GMAT能考高盡量考高, 覺得GMAT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希望上哪一個tier的學校, 盡量能考到該校的average, 機會會比較大
2. TOEFL來說, 感覺上過了門檻就好, 不需要特地考得非常高
3. GPA來說, 還是以大學的為主.以我為例, 雖然有研究所的GPA, 但是Madison還是把我一學期放在probation, 原因是大學GPA不到3.0. 所以如果有志於出國深照的朋友, 最好還是把GPA弄高一點. 如果已經來不及補救了, 那盡量把GMAT跟Essay寫好一點或是有很好的工作經驗了
4. Essay方面, 建議打算申請的朋友能及早開始著手, 準備GMAT跟TOEFL的閒暇,有餘力就先看看將要申請的學校的題目, 這樣故事寫起來會比較有料. 雖然我有申請到學校, 不過現在把之前寫的essay拿出來看, 才發現寫的真是夠鳥的
5. interview: 我覺得phone or in person interview差別不會太大
關於準備面試: 讀熟自己的essay, 並且以口語的方式自己先練習過; 上網找一下該校的考古題, 並且反覆練習. 我不太建議照著稿子念, 因為相信口試官可以容易的分辨出你是在照稿念還是你真正有這樣的口語能力如果口說不是那麼強的話,建議可以把有可能被問到的題目好好準備並且熟記畢竟interview除了考你的口語能力,也考你的"準備程度". 最後就是平常心,千萬別緊張,相信大家工作了幾年之後,臉皮應該都蠻厚了吧 呵呵
6. 台灣學生對於那個學校真正適合自己, 跟美國人比起來差比較多大部分還是以排名在作為選校的依據. (當然我也是這樣) 但其實到現在, 我才發現當初花了很多冤望錢(申請費)跟時間, 去準備申請了幾間我沒啥研究的學校, 當然這樣寫出來的essay會相對弱很多
7. 關於選校:除了找出適合自己的學校外(不外location,reputation,curriculum...)可能對於備案的選擇上,也得好好考慮. 加上這幾年申請者數目的下降, 找幾間申請者比較少的學校, 可能會幫助順利拿到admission
另外對於MBA學校申請的數目上, 我建議8間就好, 太多的話一方面會浪費錢跟時間導致不能專心研究自己喜歡的學校or program, 另一方面後來會沒有熱忱在好好寫essay, 反而是反效果, 當然這只能每個人自己衡量啦
8. 建議在整個申請的過程中 "Be yourself" 把自己真實的一面呈現給學校, 相信這樣除了不讓學校對你有過多的期待之外, 自己也可以過的比較坦然.
9. 最後希望有志留學的朋友們, 都能申請到自己心目中的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