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太差就不說了.....先來分享題目!
作文
如果有自由時間你選擇在戶外還是室內渡過(spend leisure time outdoors or indoors...)
聽力
lecture
1. 講早期電影的發展......具體內容不記得
2. 人的作息時間是受身體的什麼機能影響,體溫或對日光的反應等等....有雙選題
3. (引述前人機經)老師與學生討論月亮反射太陽光的問題,有凹洞即平滑的表面會反射出什麼光線?有凹洞的地方因為光線會亂射(DIVERSE),所以會產生月亮有陰影的感覺 裡面有考到作者為何提出伽利略(G)?答案是他認為月亮的坑洞是水反射造成的。
閱讀
1. (引述機經)歐洲16世紀印刷業由於印刷技術遍及,所以開始大量印製書籍,印刷業者彼此競爭很激烈,以速度取勝,因此不再那麼注重頁面美麗的裝飾。(有題:16世紀前的印刷特色可能是什麼)另外印刷業者對於書籍的印製數量的考量必須建立在市場需求上, 有時候印刷業者得聰明地小量印製以應付急迫的需求,另外一本書如果有再版,代表這本書受大眾肯定。另外知名度高的書印刷業者也會大量印製來應變,顯示了印刷業者對市場需求的觀察。
2. 美國中部(?)的土地利用情況.....沒什麼森林,但有許多農民到這裡來種植小麥和穀物,此外歐洲人也來這裡建造某種避難所(shelter),一開始的建造方式非常差又難以清掃.....大概只能維持一兩年,直到sod house的出現,下一段就開始講sod house是怎麼建造的.....(沒記錯的話整篇文章只有兩段)直到鐵路運輸拓展之後,這種建築才漸漸被木屋代替。
3. (引述機經)美國在ColumbiaRiver建造水壩dam,卻造成salmon無法回游,雖然工程師設計了魚梯,但孵出的幼魚在往下游的過程中卻難以找到魚梯的正確位置,而且對於salmon來說無論是上溯或下溯都相當的危險hazardous。因為salmon正常的回游受到影響,所以捕魚的船隊(fleet)必須仰賴養殖的魚群,建造水壩雖然解決了人的部分問題,卻也造成了新的問題。
4. (引述機經)美國早期的fine art發展。早期美國沒有藝術,畫畫也只限於肖像畫,而且大部分只是用來增加一點收入,而非職業畫家,美國早期最著名的畫家,都是去歐洲拜師學藝回來,因為美國沒有人可以教他們。樂團也只限於大都市裡面有,因為那邊才會有足夠的音樂家可以組成樂團,樂團成員也都是業餘,而非職業音樂家。後面就是在講theater,也像前面一樣舉沒有theater情形,這種情形到南北戰爭後才改變。
大概只記得這些........
這是我第一次考,有種莫名的緊張,平常在家練pp都做得很快,正式考文法跟閱讀時反而不太敢輕易確認答案......結果證明我好像想越多就錯越多,除了閱讀以外每個section的分數都比pp還差

一開始就選定在善導寺考場.......因為離家近

考場環境很不錯,非常安靜,我的座位靠窗,雖然聽得見外面有施工的聲音......不過不覺得太大聲,因為我是閱讀作到一半才發現有人在施工XD
聽力音質比pp清楚.....可能是我家音質比較爛(在家用耳機聽都有種回音的感覺),不過感覺真的很清楚......真可惜我沒好好利用這一點把分數拉上來,反而還掉下去Orz
速度似乎有比pp快一點點,不過整體而言跟pp差不多
個人感覺僅供參考~
經過這次經驗後已經知道考場是怎麼運作的了,接下來要開始準備衝11/30的第二次考試了,一直都以為自己底子不算太差,但不知道為什麼從暑假到現在實力似乎沒提升多少.....大概是我之前太混,真的要好好把握剩下的一個多月時間,希望下次能直接上250,並且文法跟閱讀都能26以上~
況且我也不想再多繳US$140給ETS,實在貴到對不起我媽....Orz
最後謝謝這裡各位提供的資料,我能做的就只有這一點回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