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實話,
我其實沒有做什麼筆記耶
G大,相信我,我本來真的要幫你也幫我自己做筆記的,結果沒有
我有寫東西, 但比較像是, 一些我可以想一想的方向
或是在聽大衛爺說例子的時候,我想到自己公司的事情可以寫
不過當然我非常樂意分享我自己聽到的感覺,加上一些實況報導
不見得正確就是,講不對的地方衛爺再指正一下
基本上,衛爺先請大家列出一些條件
比如說GMAT,TOEFL,GPA,工作年數,大學學校,出國想念的學校
特別重要的是列出自己的工作性質,還有短期長期目標
然後衛爺瞄一瞄就會說"A有問題,B上了,C上不了...."
他是用你工作和目標的連貫性來判斷動機強烈度,配合你的一些客觀條件
來做判斷
(所以你可以明白我為什麼做不了筆記

)
然後我覺得衛爺不是來提供答案的,他是來提供問題的,
這不是吐槽,
提供問題非常重要,而且你自己的答案本來就沒有辦法由別人告訴你
否則那就是別人的夢想,不是你的夢想了
比如說你想做ceo,
他會問你為什麼想做ceo,
如果你只是莫名其妙就想做ceo,
那他會要你再去想想你的動機是什麼
(基本上我覺得世界上很多人都是莫名其妙想做ceo
如果他們願意真正卸下武裝不帶面具地去探討背後的理由和心理
很可能只不過是"如果他們當了ceo,那大家會覺得他們很成功,而且很有錢"吧
當然真正有理想的也是很多,你很可能就滿腹理想
所以這裡就要讓大家明白知道你的理想是什麼囉!不要講得太簡單籠統 )
比如說你說想念XXX學校
你可能說,他的TEAMWORK強,他的地點好,他FINANCE強,
這些全部都會被打回票
全部太籠統,都是可以用在很多很多學校的理由,根本不夠了解學校
所以你就要再去想,這個學校哪裡適合我,或哪裡不適合我
至於哪裡適合你,哪裡不適合你
這個你就要研究細部課程
我想大衛爺是做過很多功課的,對很多學校的課程都有概括的認知
怎麼研究呢
有幾個方法
(1) 最簡單的就是課程偏重哪裡
你會看到有些學校,財金和創業的課程一大堆,marketing的課明顯偏少
如果你要走marketing,除非有其他強烈理由,否則這學校不適合你
(2) 看自己的弱點和強項,以及和未來目標的連結
你一定要知道,從你現在的位置到你的目標之間,你欠缺的是什麼
然後看這個課程能不能填補你這個弱項, (如果不夠填補,就可以刪了)
或你的強項可以對哪些課程有所貢獻
比如說有些人目標是marketing而不是ceo
那他可能需要再marketing知識上教到比較細節部分的課程
而不是單單著重在marketing strategy
(3) 看課程名稱也可以看出端倪
比如說
你看到"數學""分析"等等名字的時候,就表示他們比較重量化"
所以你如果未來會需要特定方面的量化工具,你可能要搜尋他們是不是有相關課程
(4) 課程漏了什麼
有些課程,不是每個PROGRAM都有
或是有的放在必修,有的放在選修,
這些都可以看出學校著重點不同
比如說organizational behavi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等
不是每個學校都有
Ethics有的學校放在必修,有的放在選修
等等等等
呼~~~~
先PO到這
說錯的地方幫我改一下喔
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