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台大 25/11~28/27 21X-26X(不曉得幾分可以上250)
短聽力~實在記不得了,考得應該不好,一來緊張,二來設備有夠爛,聲音小,噪音大,還會破音,嚴重影響心情,好在長聽力穩住陣腳
常聽力~大致上不難
1.講termite築巢的特點
白蟻喜歡築巢在沙漠中,但又不能太過乾燥,所以挖洞時會刻意接近地下水保持濕潤,然後在上方開各小孔,以確保適當的水分能進入(考點);白蟻也喜歡將幼蟲室接近中間,另一各考點是白蟻跟xx?動物的差異,沒聽清楚,不誤導...
2.講在Philadelphia移民初期的經濟狀況
移民初期的時候生活很辛苦,後來從歐洲移民越來越多,生活漸漸好轉,使她們富裕的原因有二(1)與歐洲大陸進行交易(2)賣東西給新來的移民(考點),但後來人越來越多,造成貧富差越來越大, 作者舉了木杯子做比喻,來說明貧富差距(考點)
3.文學課的seminar
講美國非洲作家的型態有兩種(有兩各名詞,忘了!!),一種是沒去過非洲,但用非洲的意象(包括叢林,黑皮膚等)來抒發對非洲的感覺;另一種是不直接描述非洲的意象,但利用間接的事物(如非洲移民的藝術品)來描述感覺,考點包括配對題,哪種意象是屬於哪類作家,另一考點是兩者的共通性
4.charcoal 木炭
有JJ,木炭的製造過程,及木炭的功用好處等,補充考點 (1)水分有什麼功用:降低溫度 (2)為什麼燒時要靠近地上:減少與氧接觸 (3)複選題,木炭的好處是什麼: 煙少,火源穩定
文法~這部份我很弱,反正跟PP差不多
閱讀~這部份蠻簡單的,讀起來蠻有趣,多半是不知道的知識,美中不足的事,還是錯了幾題
1.某一原始種族(F開頭)文化的研究
該種族位於F河流域,故稱之。該種族有幾項特點(1)耕種作物(2)製作陶器(3)編籃子,但籃子不易保存,故多剩下陶器可做研究,最後一段舉該種族與南方的種族比較,發現相同點頗多,但不代表她們是從南方來的
In fact= actually
2.19世紀動態影像的歷史
整篇文章利用chronicle描述。最早still picture是A發明的,之後人門就想變成將其變成動態影像(應該是電影,但整篇文章沒用movie描述),所以B就利用24台相機拍攝變成連續畫面,後來用有人發明了flexible film.
之後講到Edison發明了XXscope,使得電影拍攝成真,之後C改進了Edison的發明,利用光源在後,投射(project)出大影像
3.量測嗅覺(odor)的method and challenge
嗅覺是可以利用儀器進行量策的,一般可以分為1~10各等級,文章中也舉了量測時易出現的問題,如(1)很難確保量測時完全沒有味道存在(2)人門容易對”有”及”無”
認知上產生差異
sort=type
4.土地公有
土地的應該是全民的asset,舉了美國移民初期的歷史,當時homestead法案給予新移民土地(考了很多次了!!),只要移民付register fee,就可以獲得土地一比
又舉了建鐵路的例子,當初要建鐵路,但政府沒錢,開出條件讓興建鐵路的公司可利用沿線土地作交換
最後一段,舉了美國某些地方還是做為保留區
title=ownership
講講心得~
10月中考完GMAT,因為有600多,心情還不錯,覺得TOEFL應該不是什麼問題,等真正下去準備時,發現TOEFL的確比較簡單,但因為正確率要求比較高,感覺也不會比GMAT好考多少,尤其是聽力,如果沒有一定的底子,短時間要進步比較不容易
幸運的是聽力對我來講不是最難的,反而是文法,所以這段時間看了賴水信高分托福文法,及CD的托福語法大全,來作加強,由原來考古題40題錯10幾題,進步到10題以內,但很顯然還不夠好,可能時間不購充裕的關係
聽力方面只有聽聽PP及考古題,從00年聽到04年
至於閱讀,我覺得如果考過GMAT或GRE,TOEFL閱讀簡單太多了,尤其是內容生活化,看起來比較不會無聊,不過我還是有做幾篇新高分托福閱讀,來熟析一下題型
其實很多考古題都比真正考試來的難,大家不要因為考古題考不好就放棄,我個人認為,只要能考550-600,應該就可以上250了
最後,感謝咖啡店一路的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