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績 --> 判斷帖子適用性
2. 準備時間 --> 判斷帖子可行性
3. 考前評量 --> 衡量自己目前程度是否適合應考
4. 學習份量 --> 檢查自己是否少念了什麼
5. 準備方法 --> 比較與自己準備的角度不同之處
成績:
TOEFL 2005/11/7 善導寺
聽力: 25, 文法/作文: 13-30, 閱讀: 28, Range: 220-277
TWE 5.0 , Total: 270
GMAT 2005/11/14 善導寺
Q50, V42, Total 760
GMAT考運
GWD: SC: 1題 CR: 2題 RC: 1篇 (4題)
AWA: 皆黃金80題
準備時間:
美加GMAT 6/27 – 10/8
TOEFL與GMAT同時準備,時間共4.5個月 (在職準備)
考前評量:
美加模考:第一次630,最後一次630 (一共考了5次630

PP模考:780考前5週(不準,因為都是OG的題目)
Kaplan 模考:530考前5週 (780-->530的感覺實在是…)
GWD:Q平均1-2題,V平均8-10題 (考前2-3週做的,每回限時75分鐘,題目重複部分扣掉,錯題再依比例換算回41題)
學習份量:★數量為對我的幫助程度
SC
OG 2.5遍 (0.5遍是自己打星號的) ★★
OG 後面的詳解1.5遍 ★★★★(0.5遍是自己畫線部分)
「影印店」賣的SC考古題1遍 (一半自己製作詳解★★,因為當時不知道有賣詳解

「影印店」賣的SC上課筆記2遍 ★
美加上課講義2遍
莫老師的書 1遍 ★
GWD 1.5遍 ★★(0.5遍是自己打星號的)
CR
OG 1.5遍 ★ (0.5是參考一份CR分類,依分類做的練習★★)
考古題 1遍★
費費邏輯 1.5遍 ★★(0.5遍是自己打星號的)
GWD 1遍 ★★
RC
前30篇2遍 ★★(即美加模考部分)
考古題10篇
「影印店」賣的RC上課筆記3遍以上★★★
GWD 2遍 ★★★★
Math
OG美加模考部分1遍
GWD 1遍 + 做錯的部分 ★★★
TOEFL
賴水信拖福文法0.5遍(星號多的部分)
新東方聽力光碟: 技巧部分,約10-20小時
知音short talk第二冊: 開車時聽了3遍
影印店PP的文法部分120題 ★
作文Criterion 6篇 ★★
製作模版一份 ★★★★
PP考前一週267
PP考前一天267
準備方法: 可能對有在美加補習的比較實用
SC
莫老師16條規則:基本中的基本(搭配影印店講義、莫老師的書)
OG完整第1遍,配合學習完莫老師所有規則
OG完整第2遍,熟讀OG每題詳解。目標在學習莫老師沒教的部分。
GWD 1遍,練習OG詳解規則。
實際應考以OG詳解與莫老師「必不選規則」為主,莫老師「少選規則」為輔。越到後面的難題,越偏向OG詳解的考法。
CR
OG 1遍,先對所有考法有個概念
考古題1遍
依某份有「技巧提示」的OG分類表,「按類練習」
費費邏輯1遍:使用「按類練習」學會的技巧,挑戰費費,鍛鍊速度(每回限時30 min, 平均正確率10/14, 4題未答)
GWD:驗收成果,僅少數難題出錯
RC
上徐老師的課,然後欣賞老師神乎其技的作答法。
徐老師關鍵字彙,細心體會老師編這本「這麼簡單」的字彙的精神
熟讀影印店筆記 (筆記對老師技巧的整理非常清晰)
OG模考完後,每一篇使用徐老師技巧重做一遍
GWD做完一遍後,同樣使用徐老師技巧再做一遍
很多人覺得徐老師的技巧太花俏,但其實是可以練成的。考前,我在main idea題與function題方面,已經可以做到看選項的前1-3個字猜出大概的答案。這是在OG閱讀練習完,並且GWD的閱讀第二輪寫到一半時的時候,總共需要練習量約為80篇..
TOEFL
在拖福方面,如果已經習慣GMAT的閱讀與句型,TOEFL相對來說是簡單得多的,最主要的障礙其實還是在聽力部分。新東方聽力光碟真是可怕的聽力工具,完全聽完可能要幾個月,建議想提高聽力的要提早準備。另外,補GMAT對TEOFL的幫助應該也因人而異,以我的例子而言。補前PP ~257,考前PP ~267。
考前一週: 統整、心理建設
由於時間有限,加上在崩潰邊緣掙扎所浪費的時間。使原本預定的準備計畫,整整慢了一週。原本計畫包括天山真題和數學JJ,但最後還是選擇放棄。考前的一週,我選擇作最後的統整,所有打星號的題目、畫線的解釋、GWD的閱讀重新作一遍。我不知道這樣的選擇到底值不值得,但至少可以很安心的認為:在有限的時間下,我能作的,最多也只是到這兒了!...考壞了...欣然接受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些心情。在考試準備期間,其實我很怕上這個網站,或是CD。每次上來都看到大牛們寫OG要念N遍,然後一堆不知名的教材要寫K遍,我就變得十分的緊張,之後一陣子都無法靜下來唸書。最後是時間的緊迫性,逼著自己一步步往前走。這裡的資料真的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我很多練習方式也是按照大牛們的心得在進行。最後,希望我的一點分享,也能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