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二次考TOEFL
這幾天受惠傷心咖啡店頗多
因此將小心得PO上來~
L 20 S 9~27 R 21
如果和上次一樣 TWE 4 的話…才有200左右吧?!
雖然成績跟各位比起來算是爛
不過聽力比上一次考試進步了
這次考試明顯感覺到聽力的進步
~真希望下次會考到想要分數~
短對話已經全部忘記…
短篇還記得一則加退選課程以及對課程學習的感想、
一則有個人的祖先留下一本日記很具歷史學的參考價值;
長篇考了捕蠅草、Smart Fluid(天啊!這篇真的很難聽懂>.<)、
19世紀戰後的美國文學、還有一篇的樣子,不過忘記了 QQ
我平常做PP可以拿12~28,真正考到文法題目的時候,
還沒從聽力的震撼中恢復過來,有的題目想太久,
有的題目又做太快…總體來說,不難…但我的分數醜醜的
閱讀是我本來以為至少有23分以上,卻只了21分,考了四篇:
因為JJ我還不是非常熟,所以覺得單字題好像只有幾個來自JJ,
上次考試的時候覺得幾乎每題單字題都來自JJ,總的來說,
JJ的地位不容小覷。
第一篇
肉食動物與非肉食動物的消化方式不同,吃植物的直接攝取到
小分子的養分,消化得也快,但是吃植物或其他動物的,在消化時
就需要先分解再行消化,養分也會在分解又重組的過程中流失一些…
第二篇
大都會區形成的原因與市中心與城市週邊的互動…大城市的形成仰賴
農作技術發展、經濟條件與政治因素。人口的多寡往往是大都會區形成
最主要的條件,人愈多愈需要農業技術的提升來便利都市居民。
文中末三段指出,都市的居民需仰賴週邊郊區的農作物來供給食物,
然而,郊區的居民,也要依賴都市的經濟活動和交通運輸來活絡市場,
賺取利潤,其實是相互依存的。
第三篇
化石的定位方式本來是從地層的來源辨識,但這種方式容易受到地層變動
影響,因此另一種定位方法,可從其周遭其他動植物遺體來辨識,還有從K40的成分多寡判別屬於哪一個時期的化石,插入題是考另外還有一種方法,也是偵測某種元素的成分含量多寡來判別
第四篇 又忘記了(我是失憶症呀 ORZ),有想到再捕上…
作文:同不同意禁止在公共場合抽煙的規定?
以上~繼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