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JJ--
(1) Isadora Duncan的現代舞(橘寶書P193):鄧肯反動古典芭蕾舞的服裝及舞姿(有題,不確定),認為要融合自然,開創了舞蹈藝術的新局。
(2) 傳播的元素(橘寶書P357):人類的溝通包含了verbal and nonverbal,noverbal又包含了XX and OO。接著請兩個學生分別發表高見,並且說明有一種新的技術可以分析人的表情是真是假。
(3) Forbiddeb thoughts(橘寶書P664):說明forbidden thoughts的原因,而這想法通常是違反文化或法令的。每個人好像都會有,只是有沒有表現出來。有考題問如果有這種想法,該要怎麼面對。
閱讀JJ--
(1) 考古地點的找尋(橘寶書P303):遺跡發現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困難,有考那一種遺跡發現的跡象有定義。舉了一個例子說明遺跡的發現有時候是靠accidently的(有考)。除此之外,遺跡有可能剛好位在別人的私人土地上,可能不被予許開採,也可能碰到熱心的地主幫忙。最後提到自然因素,包括洪水或是乾旱期等氣候也會影響遺跡的找尋(有題,問哪一項不會影響遺跡的找尋,選項有私人土地,vegetation,dry condition,洪水。這一題頗讓我困擾)。代換字另有manifest。
(2) Mandrill某種猴子(橘寶書P714):講一種特別的靈長類,睡在rock上,因為要避免被天敵吃掉。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會依據不同的情況分成人數不等的群體。(有題,問什麼情況會形成那種群體)。常以family為一個單位出外覓食,覓食完畢再回到群體之中 (有題)。有說過了某個季節,成年的猴子就不能跟隨大群體了只會剩下年經的猴子(有題)。最後用一種和他們最相似的靈長類來對比Mandrill的分群現象很特別。
心得:
可能因為是考加開的場次,試場人員給我的感覺很不親切。我四點就到了考場內,卻發現填資料的相關考前作業,試場人員是採取隨到隨領,自己填寫而沒有統一講解的方式。我第二次考了,所以流程倒也熟悉,只是也看到有初次考試的考生因為不清楚流程,有慌了手腳的感覺。所以建議如果是第一次要考試的人,可以先問問其他人考前的流程。
高雄試場的環境整體來說還不錯,但在考試過程中,試場人員卻一直在考生背後走來走去,因為有腳步聲加上會在螢幕上產生影像,一度讓我分心。由於我第一次在台北善導寺考試並沒有碰到這樣的情況,不清楚這樣的監考是不是合乎規定。
在作答過程中,覺得聽力聽的不錯,出來也都還記得考題,但是最後出來的成績並不理想,因此聽力的部分無從給些建議了。
至於文法,我覺得這次考的比較簡單,寫到最後幾題,甚至出現單複數就可以作答的句子,我一度以為文法分數會很糟糕,但是最後卻是12-28,想不通托福到底是怎麼適性的=.=。因為準備時間不多,所以文法我只作了一回全真題的題目(40題),找回考試的感覺而已。雖然題目作不多,但是每一題都會仔細推敲,為什麼要這樣考,錯誤的答案為什麼錯。我覺得這比作對很多的題目來的重要。
閱讀,因為第一次考了29分,所以這一次大意了點。不過在四篇閱讀中,並沒有太多困難的題目。我不知道是因為插入句的考題沒考好還是因為把一小時10分鐘的考試時間通通用完(因為累了,所以偷偷拿來休息)才跳出閱讀測驗的關係。分數剩下25。
考了兩次,分數相去不遠,聽力一直都是障礙。希望後面要考試的人加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