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參觀學校:
如果你有打算在丟出application之前到美國參觀學校,而Emory又是你的主力申請學校之一的話,我個人強烈建議你跑一趟Emory。我這次去參觀Emory待了三天,雖然也碰到很多prospective students,但幾乎都是美國人,只有我是外國人。也許是因為這個緣故吧,我在那跟Julie Barefoot面試的時候,她就一直講非常非常appreciate我來,說不是有那麼多的國際學生有辦法過去看學校,說很高興我花時間找尋適合的學校。我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那麼appreciate還是只是客套,但總之她一直講非常appreciate到讓我覺得跑這趟真是太值得了~~~~

事後證明,並不是每一個學校都會這麼appreciate你去參觀學校的effort的

除了針對Emory外。overall來說我也非常支持各位在submit application前參觀學校,如果你有時間和預算的話。一方面是在essay和interview中發揮得更好,一方面也是幫助自己做決定,雖然大家選學校主要都是選排名和課程內容和地點,但我始終認為”人”和”學校風氣”也是很重要的。每個學校的學生style都非常不同,沒有什麼style才是對的或好的,但是某些style是適合你的某些則不適合,這是非常容易看出來的。如果有仔細並花時間的話,每個學校的感覺 (那些網站上看不到的東西) 都會有你喜歡和不喜歡的地方,就自己斟酌囉 !
看學校當然不是去晃晃聊聊就好了,我會建議每個學校待三天,前兩天參訪,第三天面試. 前兩天盡量跟同學聊天,一定會跟台灣學生請教很多的,不過最好除了台灣同學之外也抽樣其他學生聊聊看,聽聽不同的觀察角度,而且我都一定會問學生"不喜歡"她們自己的學校哪裡。最好上個幾堂課,看看她們上課的情況和師生互動,我在Emory就上了四堂課。然後這兩天你應該對這個學校的了解和感受都比較深入了, 晚上回住處就想想看你因為這兩天,對這個學校有什麼更多的感受和了解,你為什麼喜歡這個學校,甚至你因為這趟參訪而有了一些疑慮或發現學校的一些缺點,都可以在隔天的interview提出來。
每個學校都說自己團結啊supportive啊什麼的,光靠學校的這些宣傳文字就在interview中把這些當作選校的理由之一像沒什麼說服力,可是現在因為我是親自感受到Emory的溫馨和一些其他的優點,所以第三天interview的時候,我說我喜歡Emory的小班制、大家彼此熟識、國際學生和美國學生之間隔閡比較小等等等等, 都是發自內心並且經過觀察甚至可以舉例的,就很真誠也很有說服力。另外也因為你參加過了幾堂課,在面試的時候格外有東西聊,她們都會很想知道你上了哪幾堂課,對哪堂課或哪個老師特別印象深刻。(比如說我上了Kembrel Jones的課, 當然就很有東西聊啦

在這裡要特別感謝Pudding、Angela、和VK,謝謝他們陪我聊,給了我很多資訊和意見,特別是布丁姐姐,大感謝~~~~~ :D
2) 面試經驗
Emory我面試了兩次,第一次是參訪學校的第三天,一個多月後寄出application,過一陣子又接到台北的interview通知,所以如果有人Emory接到第二次面試通知,放心沒問題的,你可以在第二次面試提到你已經專程到美國去一趟了。
Emory的面試我第一次是跟Julie Barefoot,第二次是跟Nancy Remington。Julie和Nancy人都非常非常非常nice,絕對不會讓你緊張,發音極度標準,也滿慢的,所以不要太擔心。
我個人覺得Emory的interviewer的面試技巧很不錯,主題還是一些基本問題,但是閒聊中可以問到很多比較detail、一般不會準備到的部分,但不是考驗你的機智,比較像考驗你的表達能力和你對工作的一些體認。比如說跟Julie聊到後來,我幾乎解釋了整個market research industry在台灣幾個主要研究方法和幾個大公司之間的競爭狀態,連 panel 和 retail audit 的實際上要怎麼做研究都解釋了。Juile他會表現得很像她有一些不懂或是對我提到的某部分有興趣,就好像興味昂然地繼續問一直閒聊一直挖, 你就很自然地越解釋越深入最後連研究方法都解釋了,但那時候我其實很明白,如果沒有解釋清楚,我的分數就大打折扣。
(文章太長了 不好意思 先休息一下 面試的詳細內容會繼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