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上個人SC整理,主要都是大家很少討論卻忽略的重點,雖然內容有些個人化而一點粗略,不過都有附上題目,把相關的題目,包括OG10,11,GWD,天山,大全的題目放在一起,以及我自己在其中理解找到的原則.內容有:介係詞放置帶來的句意差別,爲何要用被動,插入句位置的作用和意義,所有的獨立主格題目,with的考法和歧義,that和ing的差別,所有的假設語氣以及would的用法
一戰700 二戰740,自學,底子: RE V540 Q800
Pace: very fast.Q提早20 mins, V提早10mins
數學:pace我強烈建議月中後的考友放慢至GWD的pace,有jj(相較Gmatprep,實在快很多,不需要到像在寫Gmatprep這麼趕.我覺得自己兩次Q都表現不夠好,一戰月初49,二戰50,覺得細心決定Math的最後結果,JJ幫助在於增加速度>>正確率.值得注意的是,我上機看的時候好幾題算的答案和我之前算的JJ不一樣,這是我覺得Math JJ非常危險的部份,不是題目有變就是討論稿有錯.順便提醒一下之後考的,我這兩次的經驗很明顯是"月初"換題(只要每月月初有過六日,該六日後似乎就換题),月底雖然可能有新題出現,但老base還是會在。
二戰的一些檢討: 雖然這是一個非常令我滿意的分數,但仍舊有些地方可以改進,我認為專注力和pace最為重要,在數學中後段時,會出現很多的傻瓜題,加上jj也會在比較後面出現,數學的時間不至於不夠,應該全力放在找出GMAC的詭計上,而非時間剩很多卻無法滿分。
V的部份,覺得表現可以再好的就是RC了,RC每段要想辦法讀懂,其實不會多花太多時間,卻可以大幅增快做题時間,我這次考的很急,心中一直想著早點結束這漫長的戰鬥,和思考等會的成績,結果RC有兩篇作到二三題才發現和之前的理解有出入,但已太遲,故再次強調RC要細細領會其精神章旨,把時間省在做答的時候。
自學資料: OG 10,11th,大全,feifei logic,GWD,天山,因為我的狀況特殊,被迫戰線拉很長,又加上二戰,所以唸了很多很多資料,一直用一些新題目試圖在放假的時候保持感覺。
自學建議學習方法:11th->10th->看對於OG有疑問問題的討論稿->
GWD模考80%(安排遠比自己想像中長的時間來檢討與看討論)->
11th &10th(解決在GWD時心中產生的疑惑與不一致)->
GWD最後20%(此時實力該有顯著提升,不行的話要重新回歸OG)->Gmatprep->上場
二戰:貫徹先前未落實的討論稿研究,接近完全真實的模考,使用大全練習
SC學習要點:未劃線與劃線的部份一樣重要,找到原則而非規則,相信自己
SC是我覺得自己這次表現最好的,SC真的是AT中很難的部份,規則.語感孰輕孰重,真的很難有定論。我覺得任何At只有原則,沒有規則。
曾在Gmatprep遇過Having been的answer,排除它是我少數認為的Golden Rule,結果跌破眼鏡,今天在沒劃線的地方也看到。SC究竟該如何起頭,我自己是完全不看任何人的彙整或語法規則,從一本拖福文法,到OG10th,11th,再開始GWD。
GWD的部份對我幫助超大,此部份的重要性絕不僅只於題目類似,而在於它的沒有詳解。因為沒有詳解,對答案時才會發現問題,才會懷疑,進而自己去解釋,可以說是一個自省過程。雖說GWD有多人認為有爭議,但我最後幾乎每一題都很有確定的自己的答案(所有verbal部分,我run過三遍),我覺得這樣寫題目的價值才大。我看了大量的討論稿(一題有幾百篇的討論),以及一遍又一遍的OG。雖然耗費的時間很長(我可以一題花兩小時看討論加思考),但獲得與釐清許多想法,許多在GWD上的疑問,最後的驗證可能就存在於OG未劃線的某處。
另一重點是不將別人的結論與答案照單全收。正如有位前輩說的,當你不確定時,就要認為你自己是對的,因為你無法當說服自己一個句子為何如此這樣鋪陳,等於是沒學懂。我曾經試過背一些規則,卻發現很多的原則在題目中都似乎矛盾。無論GWD or OG,只要感覺有問題的,就是把CD上所有相關的帖子run過一遍,很花時間,一天可能只有十數題,但是能學到太多。我學習到去解釋每個題目,並且挑戰答案。一戰的時候,我已經有些答案是和主流討論和攜引0508答案不同。二戰前,再次回首,有一些討論變得已經和我的想法相差不多,但我對一些原本自信滿滿的題目反而有不同論點。同時也進一步我開始做大全來保持感覺,而且在其中發現大全的答案也是有錯,和GWD一樣,不要一五一十接受別人的說法。
SC的幾點自我檢視:
1. 是否選完一題後,只知道考點,卻沒理解題目的句意
2. 是否不重視未劃線的部份,尤其是在劃線後的,選完答案後不看
3. 是否在接受規則的同時,也建立了許多的例外
4. 當遇到題目沒有定論時,是否質疑題目本身,而忽略了自我可能的盲點
5. 常將某些部分歸為插入句,而忽略它切入插入的位置與在句子起的作用
6. 不了解句子為何倒裝,提前或往後,以及這些寫法成為最佳寫法的原因(避免歧義,concise,強調語意)
7. 無法分清楚句子每一個小地方的更變,與其帶來句意上些微的差異,幾乎沒有兩個用法是相等可替換
結論:SC,我認為就是以一貫之,自己的作法是把類似的題目全部放在一起(如獨立主格,than與as的所有比較)再層層分類領會。
CR: 在這部分遇到的問題不大,推薦Lawyer的OG分類作開頭練習,當領會之後,對於CR的每一題,大概都會了解需要甚麼選項。我強烈認為BF是CR最簡單也最入門的題目,可試著開頭先寫全部的BF,正確理解CR的每一塊部分的作用,再抓到其中的”Key words”(像在談revenue,或under某某situation,這些都是橫量out of scope的一把尺),大概都能將問題迎刃而解。真正在作題目時,會出現看完五個選項還找不到答案的情況,這時候我會排除自己認為絕對錯誤的幾個選項,再考量所剩選項作為答案的可能。
RC: RC的底子就是SC與CR,一開始練RC,我會先照OG11的題型來分類所有寫的題目,像infer就是文中句子與單詞的替換,suggest,according(Supporting Ideas)多為定位的細節等等。RC我覺得最tricky但也最好的地方,就是答案中可能有很多地方能夠作為判斷標準,從主詞動詞受詞的部分都可以當依據,但最tricky也在於,一個看似完美的答案,任何一部份的用詞有差,會使該答案完全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