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 22/10~28/25 190 -250
短聽:
1.
G:你這房子還不錯!…..
M:是啊!但因為他位在機場旁,所以常常有飛機起飛的聲音
ANS:男的不喜歡房子的地點
長聽:
1. 古希臘柱子的三種石柱 P.264(第一篇)
此篇有圖,三種柱子都有秀出來,講解一段後,有出現帕得嫩神廟的圖片,他是用第一種柱子建造的。其他的前人機經都很詳細!!!
2. Mosquito
這一篇是兩個學生在討論,文章中一直出現virus這個字眼,但我真的聽不是很清楚,有兩個題目有出現登革熱的字眼,但我因為文章中沒聽到,所以不敢選,可能是這一篇被扣太多吧。有考到這篇的請補充。
3. 海洋的生態
又是中國教授!但不用怕,文章有秀圖,因為機經夠詳細,所以題目就是出機經的內容。我有考到主旨題,不知到選的對不對,我選本篇討論兩種不同分層的海底生態。還有考到一題,他問哪一個部分是有關desert,但不是從圖選,是文字描述,有shelf continent / oceanic area ….
補充1 p.514
講完淡水freshwater生態系之後,要講鹹水saltwater生態系。分成好幾個區塊,有近海Neritic(沿岸和大陸棚地區200m,有考,涵蓋不到10%的總水域,好像也有考)和遠洋Oceanic。然後有一個 euphonic zone,好像是陽光照得到的地區的意思。有考哪兩個區域是經濟活動區域?我選AB,不過不確定。老實說這篇有聽沒很懂,看圖回想高中生物課內容,邊猜邊答的。
補充二:海底生物分層 P.515
海底生物分層,有圖,水深60米以上是一個層,陽光多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多營養多; 60-200米是另一層,沒有陽光生物少。淺海的陽光多,營養豐富,所以海洋動物資源多,深海用來形成沙漠,是沒有什麼動物資源的。
Q:這道題很怪,讓你指出圖中哪個部位與desert有關?
Q:60的生物層有什麼特點,雙選 A:生物多、陽光多
Q:給了一個圖,60米以上的有兩塊,標了A、B;其下又分了兩快標了C.D。雙選,問哪兩塊是eutrophic(含營養的) A: A.B
Q:指出圖中兩個地方是漁業的主要來源 A: A.B
4. 城市和鄉村社區的比較(有機經)
這題我有看過機經,但一時找不到,抱歉。
閱讀
1. 美國馬路的發展(引述前人機經)
美國的汽車銷售大增的同時, 卻有一個問題: 沒有好的馬路
當時在美國的馬路都是那種塵土路(我從dirt這個字解釋的)
路難行不奇怪, 因為美國當時也不是很用心開路,
當時的美國還有很多未開發領土,
所以移民者的重心都放在開闢新的區域.
不過同一時間在歐洲已經有很不錯的馬路, 是兩個人發明的
(其中一個叫做福特, 不確定和那個賣車的有沒有關係, 不重要)
這種馬路是把石頭和xxxx大概兩三種材料混合,所以路比較好走
不管馬車還是汽車走起來都不dirty
回頭看, 美國有xxxx(數字)條馬路裡, 一堆都是爛路...
第二段---
(記不太清楚, 這裡我開始加快速度, 危機意識衝腦)
因為路真的很糟, 美國人開始研發新路
後來有一種路出現了, 於是xx州 xx州是排名一二來嘗試
不過這種路很快就絕跡了,
因為很快又出現一種不賴的R路, 成為全美通用
Q1 好像有問主旨
Q2 美國當時為什麼不舖新型馬路? 因為大家忙著開發土地
Q3 美國和歐洲的路主要在哪裡不一樣(第一段)?
這題不太確定, 小心內文其實有好幾句點出不同處
但是都是個別講述:
如:"歐洲路xxx""美國路xxx"
我最後點選了一句, 裡頭有類似whereas還是while這
種承轉詞. 那句大概是說:
while美國路是泥土, 歐洲的路有石頭
因為這句兩種都包到我才選, 大家斟酌
Q4 第二段為什麼舉xxx州做例子?
因為他們最早採用某種新路, 不過注意, 第二段提到的新路有兩個
我記得應該不是R, 忘記了, 不過非常好找且簡單
Q5 插入句
非常抱歉, 插入句我忘了, 但是是在說美國的部分
但是我記得是在第一段, 一開始說美國那前後街才是對的
(第一段架構 美國-歐洲-美國
同學們僅記, 插入句是和相關的內容擺放, 所以是在第一個美國那
邊,歐洲之前)
2. sculptures and the setting 戶外雕像 P.288(引述前人機經)
第一段敘述戶外sculpture放置的地點setting與sculpture大小的關係
放再正確的位置才會被注意到 若置於像高速公路 大樓等地方則會失焦(在此有題插入句 就放在此段後面)
第二段舉某一作家的作品為例 他的雕像(挺大型的)置於 紐約市中心 但 從高樓上往下看 這個作品卻一點力量也沒有 因為就像是從井(well)上面往下看一樣 但是對路上來來往往的路人pedestrians來說 這個龐大的作品卻是能夠吸引他們目光的...(有問到這個作家的作品如何...選有吸引路人的那句)(出一題形容這個作品的一句話 就選 從不一樣的位置給人不同感受)
第三段好像是說到太大的作品若放置到太小的位置 即使很大卻沒達到吸引目光的目的
Q1 本題主旨: outdoor sculptures 與setting的位置關係
主旨是講公共空間擺放的大型雕塑作品。這類的作品要讓人impressed多半和它所擺放的方式(setting)有關。因為放置在戶外,因此在尺寸和體積上要大過其他藝術品。第二段以杜布菲Debuffet的Groups of Four Trees的作品為例,提及大型雕塑作品的大小事實上是和觀看者的相對位置有關。例如雕塑(放置在NY的某一個Plaza周圍的建築物很高,如果人們在十層二十層甚至更高樓層觀看此雕塑,必然會覺得它很小。但是對於行人(pedestrian)來說它的尺寸就足夠了。
第三段講戶外大型雕塑的尺寸是以行人作為觀看者為導向的(pedestrian-orient)因此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要不然會震憾觀者而非吸引他們。
單字有spectator = viewer 也同時有指代題,我記得沒錯的話也是考在觀者(也就是行人)。
3.termite
一開始講白蟻將木頭轉換成自己可以吃的東西(有題,文章點選),他都是吃倒下的木頭,或接近地面的房子,反正就是一定要靠近地面的木頭就是!當然他也會自己建構earth tube,到達地面,吃木頭……
4. 考一個化學物質的,這篇我一直看不懂這一個單字(cell…..),所以很難理解全篇文章!不知有誰考到???可以補充一下!
有考到unconvinced這個單字...我應該選錯了(當時只想趕快出來,有點浮

作文:109. When people move to another country, some of them decide to follow the customs of the new country. Others prefer to keep their own customs. Compare these two choices. Which one do you prefer? Support your answer with specific details.
考完了!考的很沒力,超想辭掉工作好好準備....我閱讀成績一直都是24.25,可能實力就是這樣,也可能我都沒在看閱讀的機經,只把單字背一背...所以短時間就無法突破,總之,希望6月下旬的朋友們,能考到你們想要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