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Deprecated: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depreca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formosam/public_html/phpBB3/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FormosaMBA 傷心咖啡店 • 查看主题 - [轉貼]現在分詞伴隨狀語的正反向考法

[轉貼]現在分詞伴隨狀語的正反向考法

永遠是「句意」為上...文法次之...

版主: shpassion, Traver0818

[轉貼]現在分詞伴隨狀語的正反向考法

帖子8妹 » 2004-12-27 11:16

現在分詞伴隨狀語的正反向考法
總論
GMAT語法中常常考查前一個分句的整體對後面一個物件的作用結果,一般認可的正確答案是使用現在分詞做伴隨狀語。另外還有一種應用情況是,兩個動作同時發生。在平時的語法中,我們常常使用連詞and來連接兩個動作,可是在GMAT語法中常常使用伴隨狀語。老魚在它的講座�舉的一個例子就是:
She is sitting on the tree and reading a book. (一般語法)
She is sitting on the tree, reading a book.(GMAT語法)
所以我們在以下兩個情況下要使用伴隨狀語
1、 前一個分句的整體對後面某一個物件的作用
2、 兩個同時發生的動作
一、正向考法
正向考法就是要你識別出前一個分句是從整體上對後一個分句的賓語發生作用。例如:
He scored 100, making him the best student.
這�的making動作的邏輯主語就是前一個分句的整體。既不是前分句的主語也不是前分句的賓語,所以只可以使用伴隨狀語。
這樣的正向考題非常非常多,ETS給出的干擾選項也非常有規律。
1、 which引導的非限制性定語從句
一般語法中可以使用which指代前面的整個分句,而GMAT語法中不允許。這個選項的干擾性最強。
2、 不定式
考生常常會忽略不定式的邏輯主語是否是句子的主語,所以也有干擾性。不過在GMAT�,似乎沒有看到過逗號以後使用不定式仍然是正確答案的先例(平行對稱結構除外)。
3、 介詞賓語結構
介詞賓語結構不如不定式,如果不是固定搭配最好不要用。
二、反向考法之
既然一個考點可以正向考,如果不反向也考一考就沒有難度了。反向的考法是,當前一個分句本來沒有對後一個分句的賓語造成任何作用,題目卻不斷地引誘你去這樣做。例如:
He went into the classroom and sit on the chair.(邏輯上很合理,只有進了教室才可以坐在椅子上)
ETS的干擾選項:He went into the classroom, sitting on the chair.(邏輯上就很荒謬了,在進教室這個動作發生的時候,他一直坐在椅子上)
He scored 100 in the 1st test and scored 99 in the 2nd test.(邏輯上很合理)
ETS的干擾選項:He scored 100 in the 1st test, scoring 99 in the 2nd test.(邏輯上很荒謬,第一次考了100導致第二次考99)
來一個實際中的例子,新東方補充教材新版本204題:
Nuclear fusion is the force that powers the Sun, the stars, and hydrogen bombs, merging the nuclei of atoms and not splitting them apart, as in nuclear reactors.
(A) merging the nuclei of atoms and not splitting them apart, as in nuclear reactors
(B) merging the nuclei of atoms instead of splitting them apart, like nuclear reactors
(C) merging the nuclei of atoms rather than splitting them apart, as nuclear reactors do
(D) and merges the nuclei of atoms but does not split them apart, as is done in unclear reactors
(E) and merges the nuclei of atoms, unlike atomic reactors that split them apart
很明顯,is這個動作和merge這個動作不可能是同時發生的,也不可能是前一個句子的整體導致後面動作的發生,所以使用merge就錯了。大家可以注意到,ABC三個選項都在引誘你使用伴隨狀語,這就是ETS的險惡用心。所以答案必須在DE中篩選。


轉貼cd
头像
8妹
中級會員
中級會員
 
帖子: 299
注册: 2004-10-30 09:33

帖子micht » 2004-12-27 11:19

感謝版主..我來仔細研究研究...
图片图片图片
头像
micht
白金會員
白金會員
 
帖子: 3276
注册: 2004-09-27 12:13

帖子opel » 2004-12-27 11:31

剛剛才問了這個考點
我懂了!!
12-31 http://www.formosamba.com/phpBB3/viewtopic.php?t=1758
這一題 選項(A)就是反向考法

謝謝分享!!
opel
初級會員
初級會員
 
帖子: 66
注册: 2004-12-15 22:18

帖子agk99 » 2004-12-27 14:27

所以我們在以下兩個情況下要使用伴隨狀語
1、 前一個分句的整體對後面某一個物件的作用
2、 兩個同時發生的動作


講的真好,這恐怕就是OG259會用 bringing而不用and brought的最主要考量
有因果關係,伴隨狀語,沒有,就恢復一般用法
agk99
超級版主
超級版主
 
帖子: 3109
注册: 2004-08-24 22:12
地址: Shenzhen, China

帖子agk99 » 2004-12-30 20:46

總之這篇講的真好,很多題目靠這就能解決
再頂
agk99
超級版主
超級版主
 
帖子: 3109
注册: 2004-08-24 22:12
地址: Shenzhen, China

帖子bugubugu » 2005-01-01 01:46

By the way...
你給你最後例句答案是E嗎?

Nuclear fusion is the force that powers the Sun, the stars, and hydrogen bombs, merging the nuclei of atoms and not splitting them apart, as in nuclear reactors.
(A) merging the nuclei of atoms and not splitting them apart, as in nuclear reactors
(B) merging the nuclei of atoms instead of splitting them apart, like nuclear reactors
(C) merging the nuclei of atoms rather than splitting them apart, as nuclear reactors do
(D) and merges the nuclei of atoms but does not split them apart, as is done in unclear reactors
(E) and merges the nuclei of atoms, unlike atomic reactors that split them apart
bugubugu
高級會員
高級會員
 
帖子: 341
注册: 2004-08-25 16:05

帖子8妹 » 2005-01-03 13:56

i97是E
头像
8妹
中級會員
中級會員
 
帖子: 299
注册: 2004-10-30 09:33

帖子Ethan » 2005-01-03 16:09

To trish8m:
Excellent!
給你拍拍手大聲叫好!
(Y) (Y) (Y) (Y) (Y)
你的讀書partner找的如何?
Ethan
高級會員
高級會員
 
帖子: 454
注册: 2004-11-02 17:01

帖子8妹 » 2005-01-03 18:16

Ethan \$m[1]:To trish8m:
Excellent!
給你拍拍手大聲叫好!屑屑,沒想到大家這麼喜歡這篇 i73
(Y) (Y) (Y) (Y) (Y)
你的讀書partner找的如何?可能正如你說的,因為沒有高手加入吧.....都己經一月了,我再過兩個禮拜就要考了,也沒有心力找partner,我等趕快cram,希望別再考第三次囉 i76
头像
8妹
中級會員
中級會員
 
帖子: 299
注册: 2004-10-30 09:33

帖子davidlee0222 » 2005-01-03 18:38

ㄟ...尷尬
跟小弟研究歐雞許久的解釋完全不同說
可是小弟照歐雞的規則可以解釋所有題目說...
可能要跟trish8m大大先打聲招呼
小弟可能要做一些補充
各位參考看看小弟整理的有沒有錯

She is sitting on the tree and reading a book. (一般語法)
She is sitting on the tree, reading a book.(GMAT語法)
基本上這兩種語法都在歐雞裡不斷出現
兩種都會對
其實應該還有第三種
She is sitting on the tree so as to read a book.
就小弟整理歐雞詳解三遍的認知裡並沒有一般語法跟AT語法的差別
至少歐雞詳解裡沒這些名詞
反而是這三種句型代表的意義完全不一樣

這裡有三種面向的概念要介紹給大家
搞通這三種後以小弟經驗到目前為止可解釋所有題形
歐機對這類題型應該也就這三種面向
分別是:"狀態"概念、"句中輕重結構"概念,以及"時間&因果"概念

首先要先建立AT規則的"狀態"概念
AT中"狀態"絕大多數都是附屬地位
形容詞副詞名詞還有這裡的分詞構句都是指"狀態"

順帶題一下"狀態"與"動作"的差別
動詞就是"動作"
這個應該有研究過歐雞詳解的大大們都有體會
AT規則中"名詞改動詞"或"動詞改名詞"會錯的原因
小弟記得歐雞裡很多題都有詳解
"動作"不等於"狀態"
且在簡潔原則中
動作>狀態
動作較為precise、direct精確直接
永遠如此

在嚴謹的AT規則裡
還有另一個概念要介紹給大家
就是-同一個句子裡結構有輕重差別
主要結構當然是最重的
而"補述結構"是相對主要結構來說屬於次要地位
看起來好像沒差
但是若在不同選項要我們作替換
在AT裡算distort meaning改變意義

第三是時間&因果
時間上有"同時"跟"先後"
而因果一定要先後
但有先後不一定是因果
另一個必須注意的是
不知為何上文對岸的會把分詞構句的狀態跟"邏輯"或因果扯在一起
各位高手翻遍歐雞所有題目跟詳解
應該找不到任何分詞可以表達"因果"的概念
要注意分詞本身並沒有跟因果邏輯相關的任何意義
會有跟因果邏輯產生關聯的是因果連接詞
because, due to, so that, so as to (thus是副詞)

四種例句意義都不一樣
完全不能替換
第一句是指"完全同時"
也就是同時做了兩個動作
意義翻中文是"他坐在樹上且同時在讀一本書"

第二句是分詞片語補述
是在補述一個狀態
請注意是"補述"
句子在主要結構部份就已經結束
意義翻中文只有前半
她坐在樹上(在讀書)
後面括號補述可有可無,不影響主軸意義
句意主軸是講"她坐在樹上"

第三句是一樣做兩個動作
但是有時間先後跟因果關係
如果是
He had scored 100 and he was the best student.
雖然時間有先後
但是並沒有因果
沒有任何訊息顯示他是因為得100分而成為最好的學生

一定有大大反應出要問小弟另一個例句
就是對岸的列舉的第三個例句
He scored 100, making him the best student
小弟整理了半年從不知蛇麼叫正向或反向考法
至少歐雞裡沒這名詞
應該是對岸人發明的
但依據AT規則一樣是完整解釋
把鬥號後面不要看
主要意義並沒有變
主軸意義在講"他得100分"
有沒有後面那句話並不重要

請注意中文思考習慣跟語言邏輯跟英文是不一樣的
套在AT的規則裡
解答會告訴您本句主要句意在講"他得了100分(使他成為最好的學生)"
把括號內容去掉
主要結構跟意義都是完整的
但跟He scored 100 and that made him the best student
that指那個100(不是整句話)
"他得了100分並且使他成為最好的學生"
句意完全不同
而跟He scored 100 and he was the best student
"他得了一百分也成為第一名"又不同
同時發生兩件事
但無因果關係

歐雞裡有一題是"抬頭看到一支猴子吊在樹上"
那隻猴子hanging還是sleeping忘了
沒記錯就是用分詞構句補述狀態
各位大大可以試試看把分辭部分補述拿掉
主軸意義是一樣的
都是在講那隻猴子掛在樹上。

有一個特例
也是猴子在樹上那題
2動作即使有先後
若用and連接
AT語法及美式口語都會把時態一致表示
那提就是人會先抬頭
然後才看到猴子掛在樹上
動作有先後
但是答案裡時態勢一致的

上面的新東方204題小弟怎麼看怎麼就不趕認同對岸的解釋
依照句意NF核融合是一種力量
可以使太陽、星星及H炸彈有能量
並且使A子的何進行融合,
不像那種會把它們撕裂的A反應子那樣

主要結構是NF是一種力量
that帶出兩平衡子句
powers與merges兩動詞用and連接平衡

實在是太神奇了
不知為何對岸的這樣也解釋的通...
davidlee0222
白金會員
白金會員
 
帖子: 3017
注册: 2004-12-14 19:54

帖子 » 2005-01-03 20:13

大衛王 ,可不可以留這層樓給我, 我想參予討論, 請容我慢慢打 , 一邊打一邊補
:-$

davidlee0222 \$m[1]:

在嚴謹的AT規則裡
還有另一個概念要介紹給大家
就是-同一個句子裡結構有輕重差別
主要結構當然是最重的
而"補述結構"是相對主要結構來說屬於次要地位
看起來好像沒差
但是若在不同選項要我們作替換
在AT裡算distort meaning改變意義

第三是時間&因果
時間上有"同時"跟"先後"
而因果一定要先後
但有先後不一定是因果
另一個必須注意的是
不知為何上文對岸的會把分詞構句的狀態跟"邏輯"或因果扯在一起
各位高手翻遍歐雞所有題目跟詳解
應該找不到任何分詞可以表達"因果"的概念 ^o) (大概是表示事情發生的先後次序關係)



四種例句意義都不一樣 完全不能替換 :D 大同意

第一句是指"完全同時" . ..........不同意"完全同時",不一定同時
也就是同時做了兩個動作
意義翻中文是"他坐在樹上且同時在讀一本書"




He scored 100, making him the best student

主要意義並沒有變
主軸意義在講"他得100分"
有沒有後面那句話並不重要....這麼說太武斷,要看文章前後文而論
請注意中文思考習慣跟語言邏輯跟英文是不一樣的
套在AT的規則裡
解答會告訴您本句主要句意在講"他得了100分(使他成為最好的學生)"
把括號內容去掉
主要結構跟意義都是完整的
但跟He scored 100 and that made him the best student
that指那個100(不是整句話)
"他得了100分並且使他成為最好的學生"
句意完全不同
而跟He scored 100 and he was the best student
"他得了一百分也成為第一名"又不同...有問題同時發生兩件事
但無因果關係

{補} 少了 4 .為何要用分詞狀態來修飾 !

歐雞裡有一題是"抬頭看到一支猴子吊在樹上"
那隻猴子hanging還是sleeping忘了
沒記錯就是用分詞構句補述狀態
各位大大可以試試看把分辭部分補述拿掉
主軸意義是一樣的
都是在講那隻猴子掛在樹上。

有一個特例
也是猴子在樹上那題
2動作即使有先後
若用and連接
AT語法及美式口語都會把時態一致表示
那提就是人會先抬頭
然後才看到猴子掛在樹上
動作有先後
但是答案裡時態勢一致的

上面的新東方204題小弟怎麼看怎麼就不趕認同對岸的解釋
依照句意NF核融合是一種力量
可以使太陽、星星及H炸彈有能量
並且使A子的何進行融合,
不像那種會把它們撕裂的A反應子那樣

主要結構是NF是一種力量
that帶出兩平衡子句
powers與merges兩動詞用and連接平衡

實在是太神奇了
不知為何對岸的這樣也解釋的通... 對岸常常有很有趣的解釋法 (H)
[/quote]
白金會員
白金會員
 
帖子: 2290
注册: 2004-08-24 19:24

帖子agk99 » 2005-01-03 20:48

第二句是分詞片語補述
是在補述一個狀態
請注意是"補述"
句子在主要結構部份就已經結束
意義翻中文只有前半
她坐在樹上(在讀書)
後面括號補述可有可無,不影響主軸意義
句意主軸是講"她坐在樹上"

第三句是一樣做兩個動作
但是有時間先後跟因果關係
如果是
He had scored 100 and he was the best student.
雖然時間有先後
但是並沒有因果
沒有任何訊息顯示他是因為得100分而成為最好的學生


據david的解釋,可以得到以下的結論

He had scored 100, making he the best student(大衛說法,強調後半段是補述狀況)
He had scored 100 and he was the best student(大衛說法,強調有先後並無因果)

那這樣說的話,那就請你看看OG259

259. Five fledgling sea eagles left their nests in western Scotland this summer, bringing to 34 the number of wild birds successfully raised since transplants from Norway began in 1975.

(A) bringing
(B) and brings
(C) and it brings
(D) and it brought
(E) and brought


套用你的觀念,選A是分詞片語補述,選E是時間先後,兩者文法皆對
那麼可不可以請你再說明一下,這題用"時間先後"來理解,有何不當,為什麼要選分詞才行呢?
agk99
超級版主
超級版主
 
帖子: 3109
注册: 2004-08-24 22:12
地址: Shenzhen, China

帖子agk99 » 2005-01-03 20:54

歐雞裡有一題是"抬頭看到一支猴子吊在樹上"
那隻猴子hanging還是sleeping忘了
沒記錯就是用分詞構句補述狀態
各位大大可以試試看把分辭部分補述拿掉
主軸意義是一樣的
都是在講那隻猴子掛在樹上。


大衛兄指的該是這一題

113. Visitors to the park have often looked up into the leafy canopy and saw monkeys sleeping on the branches, whose arms and legs hang like socks on a clothesline.

(A) saw monkeys sleeping on the branches, whose arms and legs hang
(B) saw monkeys sleeping on the branches, whose arms and legs were hanging
(C) saw monkeys sleeping on the branches, with arms and legs hanging
(D) seen monkeys sleeping on the branches, with arms and legs hanging
(E) seen monkeys sleeping on the branches, whose arms and legs have hung


這一題我和你看法不同,本題即便是以一般文法規則,都能選得出是D,但這裡的hanging結構主要是with造成的吧,與單純的
he had scored 100, making he the best student in his class.
不能相提並論吧
agk99
超級版主
超級版主
 
帖子: 3109
注册: 2004-08-24 22:12
地址: Shenzhen, China

帖子davidlee0222 » 2005-01-04 23:49

感謝各位大大對小弟的指教
更感謝AGK大大貼出小弟提到的113提以及找出259提
使小弟對分詞有重大發現

先跟各位抱歉
113提不是因為分辭
但卻是用and連接而時間卻有先後的特例
題目做太多了反而搞混

在此為各位的疑問一一解釋

首先先釐清時間跟因果的概念
小弟查遍AmericanHeritage文法跟Kaplan的AT文法
都沒有提到分辭可做因果連接來用
分辭並沒有時間先後的概念
也沒有因果概念
用and連接依照規則也是沒有時間先後或因果關係
除了像113那提的特例

可是AGK大大找到的259提詳解卻說有因果關係
仔細研究了詳解發現
詳解講A用分辭表示"simultaneous完全同時"文意正確
依時間邏輯"完全同時"就不會是因果
有因果必有先後

用分辭只是出現補述狀態
造成因果是因為bringingt那個字
而因為分辭結構使bringing成為前一句話的附屬狀態
因此被brought這個字帶出因果

用and連接也是同時
但是兩動作為"discrete actions無關動作"

小弟在普渡大學的書寫研究中找到下面對分辭的解釋
If the participle or participial phrase comes in the middle of a sentence, it should be set off with commas only if the information is not essential to the meaning of the sentence.文中分辭有2鬥號分隔表示不必要訊息,可拿掉不影響結構

Sid, watching an old movie, drifted in and out of sleep.
The church, destroyed by a fire, was never rebuilt.

Note that if the participial phrase is essential to the meaning of the sentence, no commas should be used:若無鬥號分隔則表必要資訊

The student earning the highest grade point average will receive a special award.
The guy wearing the chicken costume is my cousin.


If a participial phrase comes at the end of a sentence, a comma usually precedes the phrase if it modifies an earlier word in the sentence but not if the phrase directly follows the word it modifies.

The local residents often saw Ken wandering through the streets.
(The phrase modifies Ken, not residents.)
Tom nervously watched the woman, alarmed by her silence.
(The phrase modifies Tom, not woman.)
davidlee0222
白金會員
白金會員
 
帖子: 3017
注册: 2004-12-14 19:54

帖子micht » 2005-01-05 07:20

感謝david分享心得

沒想過是否 Ving phrase會有因果關係的概念

不過我想是否有無因果關係那要看那 動詞本身的意思?

.............., causing...............

.............., making.................

............., leading..............

............., bringing..........

這幾個動詞 會導致前後有 cause effect relationship

david應該也是這麼覺得吧
图片图片图片
头像
micht
白金會員
白金會員
 
帖子: 3276
注册: 2004-09-27 12:13

下一页

回到 GMAT Sentence Correction 考區

在线用户

正在浏览此版面的用户:没有注册用户 和 7 位游客